產業轉移:美貿易逆差的根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12:00 招商周刊 | |||||||||
楊正位 國際投資無法改變國際貿易流向 根據現有的原產地規則統計方法,美對華貿易逆差不斷增長。據中國海關統計,從1993年起美方首次出現逆差,且逆差額由當年的63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803億美元。同期美方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投資與貿易的聯系更加緊密,國際產業轉移使公司內貿易和產品內貿易迅速增加,產業轉移引發貿易逆差轉移。因此,分析美對華逆差問題,應從國際投資對貿易的影響入手。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直接投資,海外銷售和跨國公司子公司出口迅猛增長。近20多年來,國際直接投資增加是此次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世界直接投資存量,從1980年的5600億美元猛增到2003年的8.2萬億美元,增長了14倍,年均增長率高達23%。由于跨國公司全球化生產經營,海外子公司當地銷售增加,遠遠大于世界出口額。與此同時,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34%提高到1999年的58%,2002年、2003年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2%左右。 由于跨國公司的海外銷售改變了貿易流向,打破了過去的原產地規則的界限,從而也改變了貿易逆差的內涵和經濟意義,以國界劃分的貿易逆差或順差不能反映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真實經濟與貿易平衡情況。一國即使擁有巨大逆差,也可能擁有巨大利益。 貿易逆差不是衡量競爭力的尺度 美國是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占比在1980年曾高達38.5%,后來有所下降,2000年降到21.6%,近年又開始回升,2004年年底,美國對外投資存量高達2.3萬億美元。美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斷擴張,實行跨國經營的企業占全美企業總數的比重,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20%提高到2000年后的60%以上。與此同時,美國又是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最多的國家之一。到2004年,流入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高達1.66萬億美元,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的18.8%,2004年其流入量高達1070億美元。 由于有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和流出,單純根據原產地規則統計出的美國貿易逆差,不再是衡量美國全球銷售和企業競爭力的合適尺度。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美國貿易逆差出現新特點,與信息化、全球化緊密關聯。這一時期信息產業大發展并全球布局,出現所謂的WINTEL生產方式,就是由美國大公司控制高端生產,如微處理器、應用軟件和關鍵網絡設備,而把邊緣產品按照比較優勢分散到勞工成本低的世界各地制造,然后返銷美國,由美國大公司加以組裝,銷往美國本土和世界各地。這種產業鏈的內部分工和全球布局,注定要使美國進口產品大量增加。許多其他產業,如汽車、運動鞋、玩具等也具有設計營銷在美國、加工制造在國外的類似特點。全球化還使美國大公司把觸角伸展到世界各地,但其子公司的生產并沒有計算在美國的出口之內。據統計,1998年美國子公司在國外的生產高達2.4萬億美元,而在美國本土,企業的出口只有9330億美元,不足國外子公司銷售額的40%。從跨國公司角度看,由產業內和產品內國際分工而產生的貿易逆差能夠發揮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不僅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率,也使東道國受益,是一種雙贏。所以一些美國學者也承認,在全球化時代,貿易逆差已不再是一個衡量美國全球銷售額和企業競爭力的合適尺度。 剔除公司內貿易和跨國公司貿易 在全球化條件下,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越來越重要。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估計,目前公司內貿易大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1/3;根據OECD統計,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有近一半是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美國跨國公司母子公司之間的產品轉移占了美國總進出口額的1/3以上。從理論上講,產品周期理論的最后階段,跨國經營形成大量的公司內貿易和產品內貿易,在原產地規則統計體系中容易造成貿易逆差。按照傳統的原產地統計,一國的外貿順差可能來自外國子公司對本國的大量出口,外貿逆差可能來自海外子公司的返銷。可見,美國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和產品內分工,一方面賺取大量利潤流回美國,增加了國民財富,因為美國對外投資或把產品放到發展中國家加工,然后返銷到美國,加工國只收取了一些微薄的加工費,而美國的批發商和零售商則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子公司的返銷形成逆差,讓東道國“背黑鍋”。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加工裝配貿易,一旦出口到美國,也被統計為美方進口。顯然,原產地規則計算的貿易逆差已無法真實反映美國的國際分工地位,無法準確衡量其利益得失。 美國的逆差對象轉到中國 美國是個逆差大國,過去20—30年與東亞的貿易逆差總額基本沒有改變過。但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美國對亞洲其他國家的逆差轉變為對中國的逆差,這主要是由于全球化條件下跨國公司加速戰略調整,加大對中國的投資。中國外資企業絕大部分進口來自亞洲地區,然后出口到歐美。這樣,就出現了美國對“四小龍”等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的逆差比重下降,而對中國逆差比重上升的現象。1997年—2004年美國從東亞的進口總量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從36.9%下降到34.2%左右,且2000年—2004年十分穩定,維持在34%的水平。同期,從中國進口的份額由7.2%提高到13.4%,增加了6.2個百分點,“四小龍”、“五小虎”的份額下降了3.7個百分點,日本的份額下降了5.1個百分點。 從中國自身來看,正好出現了對東亞逆差增加和對美國順差增加的局面。2004年與1997年相比,中國對東亞的日本、韓國、東盟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逆差從163.2億美元增加到1266億美元,增長了6.8倍;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的順差從164.9億美元增加到802.7億美元,增長了3.9倍。如果把歐盟也考慮在內,中國對歐美的順差增加了962億美元,比中國對東亞的逆差增加額只少140億美元。這充分體現了美國對東亞國家的逆差轉化成為對中國的逆差。 中國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的影響 當今世界,跨國公司成為不少發展中國家出口的主導力量。外資企業或加工貿易在中國出口中的比重高達55%左右,超過了一半,在中美貿易中也占很大比重,其中不少是美資企業的出口或為美國企業貼牌的加工貿易出口。正如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所言,“10多年來造成中國出口顯著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西方跨國公司有意采取的外購戰略。”1994年—2004年,中國出口額增長了3.9倍,但其中65%都是外資企業貢獻的。特別是在出口增長快的機電產品、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外資企業比重很高。2004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外資企業占87.3%,出口增量中占97%。 同時,中方貿易順差主要來自加工貿易,2003年、2004年加工貿易順差分別達790億美元和1063億美元,是全部順差總額的3倍以上。出口也主要來自外資企業,中國并不掌握核心技術和營銷渠道,通過貿易獲得的實際利益有限。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往往是日本制造最核心的技術,韓國、中國臺灣地區負責加工包裝,最后把用人工最多的一道程序在中國完成,然后貼上“中國制造”的標簽出口美國。 中美雙邊的貿易也是如此,外資企業和加工貿易扮演了重要角色。2001年—2004年,外資企業對美出口的平均增速高達30%,從2001年的299億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823億美元;占中國對美出口的比重也迅速上升,從55.3%提高到65.8%。與此同時,外資企業的順差從183億美元提高到589億美元,占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的比重從65%提高到73.4%。2004年,加工貿易出口占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67%,加工貿易高新技術產品占對美總出口的比例更是高達89.7%。加工貿易對美順差高達727億美元,占對美總順差的91%。 而且,這些對美國的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美國跨國公司子公司的貿易。因為改革開放以來,美國是中國第二大投資來源地,累計設立美資企業4.5萬個約2萬多個仍在運營,美國實際對中國投資480億美元,占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8.5%,成為僅次于中國香港的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地。由于在中國的美資企業返銷美國總體上比一般外資企業對美國出口更多,以美資企業返銷占中國外資企業出口8.5%以上計算,估計2004年在華美資企業對美的出口在100億美元左右。 美對華高新技術產品出現逆差 國際產業轉移也改變了各國貿易結構,這在高技術產品貿易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世界上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高、順差大的國家,往往不是技術實力強的國家。美國技術水平世界第一,但高技術產品出口卻轉為逆差。2001年美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還有44億美元順差,由于產業轉移及技術出口管制等影響,2002年出現166億美元的逆差,2003年、2004年其逆差又分別擴大到268億美元和369億美元。中國技術水平不高,2004年卻首次出現高技術產品順差41億美元,預計順差額還會繼續擴大。 從兩國貿易的產品結構來看,中國的高技術產品也躍升為主要出口品種,并出現大量順差,這反映出當前國際分工中產品內分工的現實。據美國商務部統計,199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最多的五種商品依次是:玩具、游戲和運動器械、鞋類、通訊設備、計算機和自動數據處理機;美國對中國出口最多的依次是航天和航空設備、肥料、通訊設備、計算機和計算機設備、半導體類。可見,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前兩類產品都是勞動密集型的,而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前兩類產品都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的。到2004年,進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從中國進口最多的五種商品依次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嬰兒推車、玩具和運動器械,電信設備及部件,鞋類,家具及室內用品;美國對中國出口最多的依次是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大豆及油類作物、航天和航空設備、棉花及織物、計量檢測器具。可見,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的初級產品增加,從中國進口的高科技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電信設備增加。2004年美國對中國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電信設備、電力機械的逆差分別達23億美元、112億美元和22億美元,而這些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核心技術卻不在中國。美方的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科技及服務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200億美元;中國的數據還顯示,2004年中國對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達402億美元,占對美出口產品的1/3,美國逆差高達256億美元,占美對華總逆差的1/3。 中國海關的統計也顯示,中國在對美高技術產品貿易上有大量順差。2004年中國對美高新技術產品順差達256億美元,而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總順差才41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對世界其余地區的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是逆差215億美元。分商品品種看,200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前五名產品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服裝及衣著附件、鞋類、家具及其零件、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機,這五類產品占中國出口總額的33.5%;200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前五名產品是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大豆、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飛機、棉花,這五類產品占中國進口總額的28.8%。其中,中國對美國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零件的順差就達213億美元。 可見,兩國產品內貿易是優勢互補的分工合作,即使在高技術領域,中國出口日益上升且出現大量順差,但中美之間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水平上的競爭關系,而是優勢互補的關系,是雙盈而不是零和。這種互補性在相當長時間內還將繼續存在,決定了兩國逆差的長期性。 四點結論 國際產業轉移成為美對華逆差的決定性因素。現有的以原產地規則為主的統計方法,無法反映投資與貿易關系的現實。如果改變統計方法,將跨國公司的海外凈銷售和出口予以扣除,美國的逆差就可能大大縮小或出現貿易順差:扣除美國跨國公司在華銷售,美對華逆差將降到只有60億美元左右中方統計;扣除跨國公司關聯貿易,美國的貿易逆差將下降2/3,對華逆差將下降30%;扣除中國的加工貿易或外資企業的順差,中國對美國順差將分別減少91%、73%。美對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逆差轉為對華逆差、對華高技術產品逆差,都是國際產業轉移的結果。 美國在擁有巨額逆差的同時,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經濟活動的本身是為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逆差只是經濟活動的表象,它并沒有給美國帶來根本危害,無論是美國的進口、出口還是對外投資,美國都獲得了巨大利益,否則,美國早就斷然采取措施減少其6000多億美元的逆差了。美國在中國投資也獲得了巨大利益,據中國美國商會2003年調查,75%的企業認為在華盈利極佳或有盈利,71%的企業認為其在華利潤率高于全球平均利潤率或與之持平。 美國逆差的大小不是其經濟是否健康的標志。不少學者根據國際對比分析得出結論,逆差與順差并不是衡量經濟健康的標志。20世紀90年代,美國累計大量逆差,卻維持了10年繁榮;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年均順差上千億美元,但其經濟長期不振,年均增長速度不到1%,其中有幾年經濟還是下滑的。 美國為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互補性決定了美對華逆差將是一個長期問題。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今天,中美經貿互補、互惠的特點更加明顯。中美經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已成為現實。在考慮中美經貿關系時,任何時候也不可能離開這樣一個基本視角: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互補性是兩國參與國際分工的基石,中美很可能在新世紀里互為最大經貿伙伴之一。今后,兩國參與全球化和產品內分工的程度會繼續加深,美國貿易逆差和中國順差的擴大有可能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作者單位:商務部政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