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不成反被利用 跨國公司有隙可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0日 11:21 中國工業報 | |||||||||
嘉賓: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路 風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張承耀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文宗瑜
一個國家引進外資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在引進外資的實踐中,是利用外資還是被外資利用了? 路風:一般來講目的有兩個:彌補經濟發展的資本不足;獲得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和管理知識。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講還有第三個目的,即通過吸引企業在本地落戶而創造稅收和就業,繁榮當地的經濟。 就中國而言,資本不足早已不是經濟發展的瓶頸,所以一般都把引進技術和管理作為引進外資的主要理由。 張承耀: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有一個口號叫“利用外資”。當時的背景是中國剛接觸外面的世界,與人家直接競爭沒有把握,因此采取“兩頭在外”的基本國策。所謂“兩頭在外”,主要是指資金、技術、管理從外面引進,在中國生產出產品后,銷售到國外。這樣,一方面可以規避上下游的國際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學習人家先進的管理經驗。 張承耀:在引進外資過程中,引進技術與學習先進管理經驗的“如意算盤”并沒有很好地兌現,卻顯示出對中國的種種不利:人家先是高價將機器、設備、技術賣給中國,再高價將原材料、人工賣給中國,最后再低價買走成品,然后到國際上賣高價。其結果,造成國內生產部分沒有利潤甚至虧損,而這些我們的企業是控制不住的。十分明顯,外資盯住的是中國的市場。中國入世使得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國內市場終于對外資開放了。 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利用外資”演變成“被外資利用”的例子很多,其原因也很復雜。西北軸承公司與德國FAG公司的合資結果落得個“被外資利用”的可悲下場就是典型的個案。 我們口口聲聲說要“利用外資”,實際上是“被外資利用”。因為,所謂的“利用外資”就是一個不科學的概念。市場經濟要平等互利,我們必須徹底轉變觀念,政府的價值取向與企業價值取向不要混雜在一起。我們沒有獨立的企業,就不可能實現良好的合資。學費交了是否能夠增長智慧,現在還難以下結論。 中外企業合資外衣包裹下的目的是什么? 文宗瑜:要正確的看待與評價合資,必須搞清楚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用意與目的。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跨國公司紛紛進行“生產銷售混合型”模式向“技術與銷售主導型”模式的轉型,通過把生產環節剝離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與落后國家,跨國公司集中從事研發與銷售,以壟斷技術主導全球市場。而中國改革開放用各種優惠吸引外資的政策等,導致了許多跨國公司選擇把轉型后的生產基地落戶到中國。 路風:對于企業的合資目的,一般來講是能力互補。即通過合資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所短缺的能力。合資的本質是一種由雙方或多方利益主體基于當時當地的利益需要而組成的戰略聯盟,所以合資企業從來不會是一種穩定的組織。一旦合資中的任何一方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合資的利益基礎就動搖了。誰聽說過合資企業成為百年老店的?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合資各方能夠確保從合資中獲得最大利益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答案是:學習的有效性和學習速度。也就是說,如果合資中的一方能夠先于對方掌握自己原來所缺的能力,就會在合資中處于優勢和主動的地位。 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目的是什么呢?再簡單不過:賺錢。向中國企業輸出或轉移技術是其目的嗎?當然不是,而且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盡力防止這種事情發生,雖然有時為了進入市場而不得不做些讓步。賺錢需要市場,而且要想賺越來越多的錢就必須控制市場,但進入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市場不是一件容易事。當中國政府規定不得獨資時,合資是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惟一途徑。 隨著中國政府對WTO承諾的實現,外資可以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開辦獨資企業。但是,無論是否存在政府的限制,外國企業往往都是首先通過合資進入中國市場,因為它們需要熟悉中國的市場和政治環境,而且需要掌握銷售渠道等等。目前,跨國公司越來越多地采用并購中國企業的方式來達到進入并控制中國市場的目的。道理是一樣的:從無到有設立獨資企業成本很高,不僅高在設施的投資成本上,更昂貴的是發展出包括運營、管理和營銷等等方面的能力。并購現成的中國企業,不僅可以立刻獲得從生產到銷售的現成資產和能力,而且可以消滅競爭對手(包括品牌),從而達到控制市場的目的。 張承耀:就西軸來說,主要的表現為外方控股。在合資企業中,德方控股51%,中方49%。德方以現金和技術投入,中方以原鐵路軸承公司的設備、土地、廠房、設備等投入。實際上,德方最初投資額只有300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還包括100萬歐元的技術投資。中方6000多萬元資產整體進入新公司,一半資產作為投資進入新公司,另一半資產則由合資公司購入。除了資產的處置外,人員、銷售、商標等都對德方有利。 張承耀:1996年西軸作為軸承行業企業第一股、寧夏第二股股票上市,二次配股、擴大生產規模、銷售收入遞增、賬面利潤遞增使企業好像穿上高速旋轉、虛假繁榮的“紅舞鞋”,最后由于流通不暢、資金積壓、利息負擔沉重,不得不另覓蹊徑。當時,哪家企業拼命爭取股票上市不主要是為了“圈錢”呢? 路風: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合資的主要目的是引進技術和管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也是圍繞這個目的。但在合資各方的利益、目標都存在矛盾的條件下,要保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堅持一些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必須明確自己要合資的目標是什么。以為外資進來就一定帶來技術是錯誤的,所以不明確自己要合資的具體目標就難以達到合資的目的,以“市場換技術”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才可以。 中國存在許多在并不需要合資的情況下而合資的情況,結果都不好。即使在需要合資的條件下,也要認清外資進來最多是帶來了學習的機會,而利用這種機會學到技術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中國轎車工業合資了20年,而進行了合資的中國企業仍然無力開發新產品就證明了這一點。由此產生了第二個原則---在合資中必須保持自主性,就是要保持對技術學習及其過程的控制權。保證這種控制的關鍵是決不放棄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當然也就要求企業不能整體合資,這樣才能保持技術學習的主體。 第三個原則是中國政府應該支持和保護中國企業的技術學習,通過種種手段增加中國企業的談判力量。 合資是否可以使中國企業形成技術能力? 張承耀:合資沒有達到引進技術的目的,我們企業的核心技術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國家也沒有得到更多收益。因此,這是一場用企業的資產、職工、產品、市場換取官員政績的交易。 文宗瑜: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主要定位兩點:合資公司是跨國公司控制的一個生產與加工基地;充分利用中國的土地稅收優惠及工人工資低的優勢而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因此,跨國公司沒有為中國的合資企業輸出技術的動機。 路風:國際主流學術界的大量研究表明,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移是困難的,而且成本高昂。原因在于,有效引進技術的關鍵并非是否存在技術知識的外部來源,而是技術接受方必須具有能夠消化吸收外來技術知識的能力,以及對技術學習付出足夠的努力來發展這種能力。很多人沒有搞清楚的是,堅持自主研發是吸收和學習外國技術最有效的途徑---這已經為日本和韓國的經驗所證明。 二戰后,通過引進和學習外國技術而實現經濟起飛的國家以日本、韓國為代表,而這兩個國家都是在嚴格限制外資進入的條件下引進外國技術的,原因就在于它們都意識到必須防止外資來控制本國企業的技術學習過程。 技術能力是組織內生的,技術能力只能在企業進行研發和生產的過程中生成,并以企業為組織載體。這個事實說明一個基本道理:外國企業的技術能力不是中國的技術能力,也不會因為外國企業在中國設廠甚至設研發機構就變成中國的技術能力。一個國家的技術能力只能儲存在本國企業之中,所以本土企業才是本土技術和管理能力的載體,才是中國進行技術學習的組織平臺。 為什么中國企業違反了市場競爭規律還要去合資? 路風:看西北軸承的合資,就會發現這個案例存在兩個缺陷:第一,放棄了對技術學習的控制權。從報道上看,為了合資,西北軸承讓出了控股權和品牌。不僅如此,在外方資金遲遲不到位的情況下,中方仍然退讓,甚至在德方違反合資協議而對合資企業的任職和用工數量單方面采取行動時也忍氣吞聲。結果是毋庸置疑的,就是西北軸承失去了自己一塊優良的業務,以及在這個業務領域中的資產和能力。 第二個缺陷就是西北軸承的合資承擔了地方政府的“政治任務”。也就是說,政府短期政績的利益壓倒企業長期發展的利益,迫使企業不能按照市場競爭的原則決策。 十幾年來,通過引進外資以實現GDP增長成了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人的政績指標。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許多地方的政府領導人不惜犧牲企業的利益。這樣做當然會對經濟發展留下長期的損害,但政府領導人只要在短期內取得政績就可以升官,留下的爛攤子是別人的事。更嚴重的是,在中央政府放松對行業的管理之后,地方政府爭相引進外資成為一場互相競爭的運動,賤賣中國企業也成了引進外資的捷徑。以當官的邏輯去取代經營企業的邏輯,最后當然是企業吃虧。 張承耀:從西軸合資的過程來看,西軸及當地政府出現了委曲求全的現象。即:既然對方控股,就一切對對方有利,德方資金始終不能到位;錄用合資公司員工時,中方不得參與;未被合資公司聘用人員全部給予了安置;合資公司錄用人員不簽訂勞動合同兩次罷工,中方協助德方做工作、與德方簽訂了勞動合同等等。如此委曲求全,就是由于寧夏政府的意見,要維護“招商大局”。 另外,西軸與德國FAG公司合資從行業上講是鐵道部的原因,鐵道部為了打破鐵路軸承市場只有一家瑞典合資企業的局面,只允許國內再組建一家合資企業,西軸如不與FAG合資,就可能喪失機遇。那么,為什么鐵道部只允許再設立一家而不是多家合資公司?假如沒有這種毫無道理的規定,西軸是否一定會走上“逼良為娼”之路? 外資企業合資的主要手段與戰略路線是什么? 路風:西北軸承的案例還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即為什么在一塊優良業務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資企業卻始終虧損,并由此而最后變成外國獨資企業?事實上,合資企業虧損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 虧損有種種原因,根據報道說西北軸承的虧損是外方的管理成本高昂。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為什么合資企業虧損的結局更多地是變成外國獨資企業?從邏輯上講,如果虧損反映了合資企業在經營上的缺陷,那為什么外國企業不但不撤資,反而把虧損的企業全盤接下? 由于在合資后虧損的企業往往是在合資前贏利的企業或業務,所以這里出現了一個奇特的合資道路模式:贏利的中國企業-合資-虧損-變成外國獨資企業。這樣一個路徑難道沒有反映出跨國公司控制中國市場的戰略嗎? 跨國公司通過轉移支付造成在當地國家企業假虧損是一個在三四十年前就被注意到的現象。簡單地講,合資企業的虧損并不意味著外國母公司會有損失,因為可以通過供應虛高價格的核心元件、收取技術轉讓費和提成等手段賺錢。事實證明,合資企業虧損之時往往也就是外國母公司提出增資擴股之日。由于中國企業往往無力相應增資,于是外資比例上升,直至整個企業變成外國獨資企業。面對這樣多的案例事實,有誰敢否認讓合資企業虧損不是外國企業的進入戰略? 張承耀:在西軸這個案例中,中方提出合資公司由西軸經營遭到德方拒絕,德方卻任意解聘中方人員,高薪招聘其他管理人員。再加上德方控股主體變化,使得合資公司連續虧損。“為了自治區招商引資大局,為了留住德國公司。”西軸將自己的49%股權出售給德方,換取2850萬元人民幣。就這樣,6000多萬元的資產賣了2000多萬元。 在這里,德方“空手套白狼”的把戲獲得成功。究其原因,無非兩個方面:一是外方太不“仁義”,但是,站在對方角度看并無不合理,其路線合資控股-虧損-獨資,非常精準。另一個方面是我們自己爭上市、爭引進資本、爭擔包袱。其結果,無非是讓出了企業,留下了引進外資的政績。 合資變局中有哪些深層內涵? 文宗瑜:從全國大多數合資公司的發展結果看,可以歸納為幾點結論: 1。在引進外資的合資中,中國企業基本上是被外資利用。原因在于,合資的合同條款不利于中方,導致了外資絕對主導合資企業。 2。合資根本無法達到引進技術的目的。中國的合資企業往往從事的是非核心部件的配套生產,無法學到技術。即使是從事核心部件生產,往往是外方技術人員及外方英、德、美、法及印、巴等國的雇員分布在核心技術崗位上。 3。國家及地方沒有得到稅收增長的利益。因為,合資公司在享受完“三免兩減”的稅收優惠后,以關聯結算如合資公司高價購買設備、低價向境外的公司供應產品等來控制合資公司不盈利或盈利很少。 當然,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招商引資還是帶來一定積極的效應,例如增加了就業崗位、增加了出口、增加了GDP總量等。但是沒有達到引進技術、爭奪其他國家(地區)市場的目的。因此,招商引資應該實現從全面引進到有選擇引進的轉型,而且盡快取消各種優惠政策,實行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的同等待遇。 張承耀:德方公司所用的水、電和氣都是由西軸提供的,上游產品全部是由西軸提供的,西軸讓出了經營多年的品牌,失去了占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西軸不僅白白送出一塊肥肉,而且得一直供養下去。企業為了“要有大局意識”,讓出了優勢產品,留下了包袱,使企業失去了絕好的發展機會。 路風:最后我們要問,寧夏通過西北軸承的合資得到了什么?得到技術了嗎? 當然沒有,因為連自己原有的產品都失去了。得到稅收了嗎?也沒有,因為合資企業是虧損的。即使后來變成獨資的企業能夠貢獻一些稅收,但不僅外資企業的稅率較低,而且西北軸承還因為失去一塊重要的業務而減少了稅收貢獻。得到就業了嗎?還是沒有,反而必須背上被外資裁員的包袱。很遺憾,西北軸承合資的結局對于寧夏來說是一個凈損失。 西北軸承合資的教訓是什么?就是在開放的條件下必須堅持自主。開放是必要的,引進也是必要的。但被一些人混淆的事實是,如果不堅持自主,那么由開放所帶來的潛在利益是無法實現的,而且還會喪失自己的核心利益。 自從冷戰結束以來,在西方政界、媒體和學術界的討論中,中國、印度、俄羅斯、東歐、南非等等國家和地區經常被稱為“新興市場”。一些中國人也鸚鵡學舌地自稱中國為新興市場。但這是一個以西方為中心的概念,反映的是這些國家的開放使西方的跨國公司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所以西方商學院近年來的一個討論熱點是跨國公司如何在“新興市場”中賺錢。 成為一個以西方為中心的“新興市場”并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要做的是成為一個百多年來無數中國志士仁人所夢寐以求的新興工業國。成為這樣一個新興工業國,而不是他人的魚肉,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就必須堅持自主。堅持了這個原則,合資、引進等等手段可以成為加快發展的工具。但放棄自主,開放就只能帶來凈損失。這就是西北軸承以及其他案例所證明的最大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