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勾曉峰 蘇海萍
編者按:不同于國有銀行改革那樣引人注目,中國農信社的改革是一直處在低調狀態。但作為維系中國8億人口金融生活的機構,農信社的改革從一開始就注定背負著“三農”的包袱。不久前,記者跟隨有關單位前往江蘇、吉林、重慶等地進行采訪,切實感受了農信社同農民經濟生活的密切關系,也親身體會到了國家對農信社改革的斷腕決心,以及改革過程
的艱巨。
作為國內農村金融體系的支柱,農村信用社系統的改革取得階段性的成功,不但一定程度加強了農村金融脆弱的根基,也對其他農村金融部門的改革起到了示例作用。
財務狀況的好轉
在近期的“中國農村金融改革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表示,經過兩年改革,農信社的資產質量和財務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為進一步實現財務上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而在此之前,銀監會副主席李偉也在公開場合對農信社改革方向的成果表示肯定,他明確表示,農信社的改革方案,各方面的設計總體上是科學的,也是可操作的。
兩位金融界的高官短期內均對農信社的改革作出正面表態,是有著強有力的數據支持的: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國農村信用社平均資本充足率達5.9%,考慮到專項票據置換因素,農信社不良貸款比率下降到17.5%,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93億元,較去年同期猛增636%。
據統計,截至2005年6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達30640億元,已經成為了國內第四大存款機構。然而,這個國內金融界的龐然大物,在2003年改革之前,實際資不抵債數額已達到了3300億元,資本充足率為負的8%。十年連續虧損而且絲毫沒有停止跡象。2002年年底,全國農信社虧損總額為58億元,歷史掛虧1300億元。
較財務狀況更為嚴重的是農信社系統的治理混亂。據了解,由于歷史原因,農信社的主管部門在50年內換了四、五次,多年積累的問題造成農信社產權不明晰、法人治理結構混亂等突出問題。當時全國約30000家農信社均為獨立法人,擁有自主吸納存款和放貸的權力,外界缺乏一個有力的監督機制;而在農信社內部,股本中的股金約占20%,而農信社長期經營所形成的集體積累約占80%,實際產權歸屬上的模糊造成農信社體制上的所有人缺位,致使多數農信社在經營中存在問題,有一段時期,農信社成為國內金融系統大案要案頻發的領域。
2003年,國務院啟動了以“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為要求的新一輪農信社改革,并承諾將向滿足改革要求的農信社支付總額高達1600多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扶持。
經過第一批江蘇、吉林等八省市的試點,2004年,國務院決定將改革的范圍擴大到另外21個省市,至此,除西藏和海南外,全國大陸地區的全部29個省市均啟動了農信社的改革方案。
一農支三農
在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過程中,無論是負責改革方向的金融監管當局還是具體主導改革的各省市政府,均反復強調農信社立足農業的特性。但實際過程中,面對資金匱乏的農村金融市場,農信社的能力往往是捉襟見肘。
由于城鄉發展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村金融抑制現象很為嚴重。據農業部統計資料,2004年中國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15%,但農業在整個金融機構占用的貸款余額不足6%,農業發展嚴重受到了資金短缺的制約。
目前在專門針對農村農業地區的全國性金融機構中,雖然有政策性的農業發展銀行、商業性的農業銀行和地方性的農村信用社三家,但實際上,經營方向逐漸轉向工商業的農業銀行,以及資金和經營都日漸單一的農業發展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的份額均在逐年縮小。
近幾年來,隨著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入,為減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除中國農業銀行外,其他的三大國有銀行均大量裁撤在農村地區的網點。以四川省某市為例,1997年,該市農村貸款類金融機構有四家,其農村金融網點共有306個;而到了2005年6月,服務于農村的金融機構其網點僅有102個。減幅達67%。大量金融網點的裁撤減少了農村地區原本就不多的資金來源。
在這種情況下,農信社事實上成為了農村金融市場的支柱,獨自擔負起了支持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的任務,被稱為“一農支三農”。
正是由于農信社對農村金融的支柱性作用,所以在農信社改革的過程中,“立足三農”成為了政府和監管當局對改革的首要要求。
山西省省委書記張寶順在山西省農村信用聯社成立大會上就強調,農信社改革和發展必須要做到支農方向不動搖。他指出,農村信用社不同于其他商業金融機構,無論股權結構和管理模式如何變革,其根本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吉林省農信社省聯社理事長高繼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農村信用社將服務“三農”作為主要方向,不但符合國家對農村信用社的要求,也同樣是農信社的機會。以吉林為例,2004年全省“三農”貸款僅占全省貸款的5.1%,卻支持了50%的農業人口和19%的GDP總量。這說明農村金融市場的潛力巨大,相對于城市金融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立足“三農”正是農信社揚長避短的發展途徑。
記者在吉林、山西、江蘇等地的農村地區了解到,對于普通農戶來說,由于人均收入低、家庭資金積累普遍不多,大多數農戶都無法按照商業銀行的條件進行抵押貸款,所以以信用為基礎的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更復合農戶的資金要求。
但也有意見對農信社“一農支三農”的局面提出質疑。湖南大學地方金融研究所所長湯燙認為,農信社要把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分開,不宜"一刀切"地強調一切為"三農"讓路,農信社應千方百計發展自己,發展了自己才能談得上支持"三農"。
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博士徐忠則表示,支持農信社改革和支持"三農"不是一回事,怎么支持"三農",這不是金融機構的義務,而是政府財政的責任。天津農村合作銀行董事長齊逢昌也認為,支農與否是國家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事,嚴格說信用社沒有多大關系,但是,農民是弱勢群體,有道義扶持他們、服務他們,農信社擔負著支農任務,而且自己還要搞生存,這需要三兩年休養生息的環境。
微妙的省級聯社模式
在此輪農信社改革中,另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將農信社交由省政府管理,銀監會則僅負責一般性的市場監管。雖然在改革之初,銀監會并沒有對具體的管理模式做出規定,但目前,多數省份都采取了由省政府主導的組建省聯社管理的模式。
李偉認為,將農信社交給地方政府管理,可以變一個積極性為多個積極性。與農信社五十多年來任何一次變革相比,這次改革不再是中央部門的單一發動,而是充分調動了地方政府、農信社、農民以及各方投資人的積極性。地方政府越來越認識到,只有把農信社搞好了,才能有力地支持"三農"和縣域經濟的發展,才能更有效地維護農村經濟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最受益的還是自己。
事實也的確如此,由于將其納入了自己管理的范圍,省政府在改革中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從省聯社的組建,到地、縣級聯社的重組,行政力量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例如在上海,上海市政府甚至出資10億元現金,并劃撥價值45億的土地,擴充上海市農信社的資本金,以達到成立農業商業銀行的要求。
但同時,將農信社交由省政府主管也同樣引起了一些爭議,省政府與農信社的漸行漸近讓人們擔心,農信社會不會成為省政府的“第二財政”。因為,省聯社的高官都由省政府來任命,而且,多是由省政府的官員來兼任,這勢必使農信社完全陷入省政府的管控之中。
全國政協委員何林祥認為,要推動農信社這場歷史性的變革,加強國家調控和省級政府的責任是完全必要的,但從改革的長遠建設出發,必須借鑒國際慣例強化對農信社的行業自律管理,這是政府部門不能替代的。
另外,省聯社同基層信用社的關系也引起了專家的注意,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何廣文就指出,省聯社組建之后,農信社無疑多出了一個“婆婆”,各省市一致選擇省級聯社的管理模式,是地方政府出于控制金融資源的目的,這容易導致"政府病"的產生;此外,作為一種示范效應,率先改革的地區會影響到后來者,基層社法人地位被取消以后基層聯社的主要權力均歸了省聯社,這將帶來對經營管理者的激勵減退的損失。
在支農的長遠收益與控制當地金融資源所能獲取的短期利益之間做出選擇,這對地方政府是一個考驗,也同時是中央金融監管部門所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否則,不但沒有支持“三農”之功,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