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業如何走出惡性競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9日 11:05 人民網-華南新聞 | |||||||||
本報記者 勵漪 完全市場化的運作,使保暖內衣行業從一開始就缺乏足夠的政府調控和行業規范,隨之而來的,是盲目上馬后的惡性競爭 保暖內衣市場要健康持續發展,競爭不可避免,但應是遵循商業規范、市場規律和行 9月10日,國內保暖內衣行業20家品牌企業負責人共聚滬上,在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和上海內衣行業協會的主持下,召開了一場主題為“合作與競爭”的“中國保暖內衣發展論壇”。 之所以舉行這個論壇,用上海內衣行業協會理事長蘇壽南的話說,“近幾年的‘保暖內衣大戰’呈無序狀態,我們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創造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有利于各個企業的發展,特別有利于品牌企業的做大做強,也使廣大消費者能夠得到貨真價實、稱心滿意的保暖內衣”。 婷美集團董事長周楓對此深有同感:“保暖內衣行業連年不斷的廣告戰、價格戰、口水戰,相互傾軋、損人害己;快速致富、個性膨脹、心態浮躁,沒有大局觀的惡性競爭,品牌美譽度下降,逐漸失去消費者的信賴。尤其是過去一年的無序競爭,賠本賺吆喝,造成這一行業無利可圖的‘雞肋’狀況,甚至使得保暖內衣面臨被商場驅逐的境地。保暖內衣行業究竟該如何發展?值得認真反思。” 不容樂觀,“墻”內人憂心忡忡 “從整體上看,今年保暖內衣的產量比去年會有所下降,但不會低于2500萬套。”賽洋國際集團董事長吳一鳴認為,“保暖內衣行業整體狀況并不樂觀。” 吳一鳴分析,保暖內衣行業目前仍處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態勢,行業內有4股勢力在分庭抗爭:核心品牌企業保持相對穩定;一些加盟型企業謀求做大;代理網絡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由商而工;業外資金大舉殺入,其中以浙江義烏企業勢頭最為強勁。“‘圍墻’外的人還以為保暖內衣暴利依舊,仍在不斷進入。實際上,依照現在的價格,我們企業的毛利只有20%—30%,比襪子還低。” 保暖內衣行業中,“三槍”大概是惟一的“國家隊”,其他企業基本都是民營的,“貸款相當困難,加上現在幾乎無錢可賺,搞創新、搞差異化競爭對我們來說是難以為繼。同質化競爭往往難以走出競相壓價、惡意競爭的怪圈。”吳一鳴憂心忡忡。 八年歷程,行業面臨“生死劫” 如果從產業角度分析,保暖內衣屬于分支的分支:紡織—服裝—內衣—保暖內衣,地位似乎無足輕重。但是,它的發展速度在中國傳統的紡織服裝領域卻可以用“異軍突起”來形容。 作為一支新軍,保暖內衣行業歷經8年磨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市場。生產保暖內衣的企業,從寥寥數家發展到目前近500家,銷量從一開始的數十萬套到如今的3000多萬套,產品則從最初用絮棉、塑料薄膜做內膽的“小棉襖”型內衣,發展到現在的品種繁多,有“科技派”、“活力派”、“舒適派”、“名士派”之分。可以說,中國獨創的保暖內衣已經形成龐大的產業集群,在整個內衣市場格局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今,這個幾乎沒有國家投入、沒有銀行貸款的新興行業,已累計向國家上繳稅收數億元。 完全市場化的運作,使這個行業從一開始就缺乏足夠的政府調控和行業規范。先行者獲取暴利的誘惑,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使越來越多的后來者“義無返顧”地加入了角逐的行列。隨之而來的,是盲目上馬之后的惡性競爭。每到秋天,這個原本象征收獲的季節,就成了保暖內衣行業慘烈廝殺的戰場。 去年秋季,保暖內衣業惟一的“馳名商標”“南極人”在北京宣布,要做“保暖內衣業的格蘭仕”,并以50%的降幅拉開了一場“洗牌”戰役。當年,保暖內衣銷量遭到“腰斬”的命運,有人驚呼,暴利時代徹底終結,保暖內衣行業面臨“生死劫”。 健康發展,合作競爭成共識 “保暖內衣行業要做大做強,兼并、重組是惟一的出路。”南極人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祥坦陳,“企業間互相傷害就是對整個行業的傷害,最終也是對自己的傷害。南極人愿意與任何一家企業合作,歡迎兼并、重組。” 上海三槍集團總經理王衛民認為,對競爭的理解要跳出狹義的范疇,保暖內衣市場要健康持續發展,競爭不可避免,但應是遵循商業規范、遵循市場規律、遵循行業公約的有序競爭。從市場而言,企業之間是競爭對手,而從促進市場繁榮的共同目標而言,企業又是合作伙伴。“最好的競爭,應該是合作。通過我們品牌企業的自律和品牌之間的精誠團結,一定能夠構筑和諧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光靠企業自律還不夠,政府要加強調控,行業協會要加強協調。”吳一鳴建議,“在國內市場相對飽和的情況下,保暖內衣行業完全可以眼光向外,開拓國際市場。” 參與此次論壇的企業家草簽了《中國保暖內衣產業合作與競爭、和諧發展聯合聲明》。上海內衣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國琪表示,保暖內衣行業在經歷了“八年抗戰”之后,正逐步回歸理性與良性的發展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