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公報顯示,2004年全國636家乳品企業中,197家虧損,虧損面31%。之前三四年的價格大戰,已經讓這個行業的利潤率由2002年的6.8%下降到目前的5.4%。這不過是表面現象。利潤率下降,虧損面加大,卻正是“大浪淘沙”的絕好時機,摧枯拉朽的淘汰賽之后,勝出者自會壯大。
□ 本報特約作者
冀書鵬 姚文祥
規則之一:缺誰都行
據統計,2004年規模以上的636家乳品企業中虧損企業占31%,虧損企業總虧損額達到6.3億元,較2003年行業虧損面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較2001年增加了6個百分點。而更不幸的是,沒有進入統計的近1000家中小乳品企業大都處于虧損境地。
一邊是伊利、光明和蒙牛等乳業三巨頭頻傳捷報,一邊是行業性虧損哀鴻遍野,這種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市場格局為何出現乳業?這其實是由乳品企業的資產結構特征所決定的。
表1展現了乳業資產結構的一個突出特征:與其他制造業相比,乳業的營運資產規模大于固定資產規模。這一特征有兩個重要的經濟含義:一、營運資產規模大,提升績效的重頭戲就在于營運資產管理,因此乳品企業的凈利潤率隨銷售量的波動不會太大,盈虧平衡點較低;二、由于營運資產的投入隨生產的停止而終止,固定資產投入較小的特性,使得資本進入和退出乳品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容易形成地方品牌割據的市場格局。
資產結構的這一突出特征,催生了1990年代本土奶制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的局面。但另一方面,較低的進入門檻往往意味著無序的競爭。1980年以前,全國奶制品年產量不足10萬噸,到1996年產量已達270萬噸,2000年產量達到790萬噸,2004年底更達到2368萬噸。20年間35.7%的復合增長率,使中國奶制品行業由短缺走向了結構性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從而為后來的行業資源整合埋下了伏筆。
規則之二:做一頭跑得最快的大象
乳業所涉及的原料和產成品都屬于易腐物資,從材料采購到生產再到出貨,周轉速度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營運資產管理便成為奶制品企業提升績效的重頭戲。為了保證奶源的供應,乳品企業開始有計劃的籌謀原料基地。因為同樣的原因,他們試圖調整工業布局,以便就近獲得市場通路。
與此同時,“公司+農戶”和“輕資產運營”模式,開始在本土乳業大行其道,但細察這些模式,“輕資產”絕不意味著資本密度的降低,恰恰相反,縱向整合模式的推廣,標志著本土乳品企業由勞動密集開始轉向資本密集。
如表2所示,乳業的長期資本凈值是樣本行業中最高的。長期資本凈值的高低,關系到企業能否把握新的創新方向或投資機會。奶制品行業這么高的長期資本凈值儲備,顯然并非旨在維持當前業務地位,縱向一體化才是真正的動機。
分解乳品企業的凈產收益率,有助于了解速度經濟和資本密集在乳業中的重要性。凈資產收益率等于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的乘積。表3顯示,2004年乳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13.66%,排在一般制造業第二位,銷售凈利率位占倒數第四,資產周轉率居第二,權益乘數排名第二。而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分別代表運營效率和財務杠桿,這正是速度經濟和資本密集在乳業中生根的最佳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