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郭現象:民資熱攪科技園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5日 14:12 經濟視點報 | |||||||||
在回郭鎮,煙囪的絕跡標志著一個新的產業時代的興起。 對于“藏富于民”的回郭鎮來說,資金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 □經濟視點報記者 桑 燕
已經建好的幾棟廠房后面,收拾完畢正待施工的空地上,一個嶄新的廠區正在誕生。 9月9日上午,跨進位于回郭鎮的河南省(鞏義)民營科技園區(以下簡稱科技園區),《經濟視點報》記者幾經篩選,跨進了河南中德塑鋼型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德公司)的大門。 “明年5月就能投產。”中德公司董事長李曉軍笑呵呵地說。和科技園區所有企業一樣,中德公司籌建的資金沒有任何信貸的背景。 科技園產值驚人 驅車行使在回郭鎮段的新310國道上是一種享受——整個科技園區透著勃勃生機。 寬闊的路面兩旁是一家家相連的廠區,高樓林立、草木相映,一排排整齊的廠房和花木扶疏的綠化,使每個占地幾十畝甚至幾百畝的廠區顯得清新精致。而透過疾馳的車窗,一個個書寫著公司名稱字樣的大門從眼前掠過,不時有正在建筑或正在擴建的廠區映入眼簾。 “這里是回郭鎮的門面,是回郭鎮民營經濟發展的代表。”談起科技園區,回郭鎮人總有一種自豪感躍然臉上。 這種自豪感的洋溢有著堅實的產業基礎。 據介紹,目前科技園區內的企業達116家,包含鋁加工、電線電纜、塑料建材、服裝、家具等120多種產品,園區共吸納了1.2萬名勞動力。 這其中,鋁加工業占據園區產值的80%,是名副其實的園區的支柱產業,因而科技園區又被當地人稱為“鋁工業園”。 有關部門統計顯示,2004年河南四大民營科技園區(分別為魏都民營科技園區、長垣民營科技園區、西峽民營科技園區和鞏義民營科技園區)共實現工業總產值99億元。讓人驚嘆的是,因為實現工業產值52億元,利稅5億元,位于回郭鎮的鞏義民營科技園區占到了上述四大民營科技園區工業總產值的52.5%。 這個數字讓很多人無法與一個內陸小鎮聯系在一起。一位前來參觀的四川企業家不由得驚嘆:“這里已看不到一個‘小鎮’的身影,它已經具有了一個城市的影像。” 對此,回郭鎮人好像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到過科技園區的人都驚奇:一個鄉鎮怎么會有這么多、這么大的規模企業呢?可是,這有啥稀罕的呢!” “閑不住”的民間資本 在回郭鎮,提起民營經濟,總少不了明泰、順源、鑫隆、萬達的名字。 “明星企業”、“工業四強”是回郭鎮人對它們的評價。 這其中,河南明泰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泰公司)被公認為是回郭鎮科技園眾多企業中的第一位。在回郭鎮一份統計資料上顯示,2004年明泰公司銷售額達20億元。 而更多的人卻認為,河南順源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源公司)是回郭鎮最有潛力的企業。有人拿出數據證實——“順源公司的空調箔年產量占全國市場的1/3”。 “順源公司是最有可能超過明泰公司而成為第一的企業。”一些回郭鎮人說。 無論爭議如何,兩家企業的強大不容置疑。但相同的一點是,兩家都是鋁加工企業,它們聯合起來甚至可以主導全國鋁加工的價格走向。 而這又說明了一點——回郭鎮鋁加工產業的崛起。 目前,回郭鎮上規模的鋁加工企業已達7家,年鋁加工能力達40萬噸。 審視回郭鎮的科技園區可以發現,幾乎全部是新興產業,過去回郭鎮借以起步的傳統產業基本已被淘汰,而新興產業顯然更需要巨大資金的投入,門檻極高。 讓人奇怪的是,在回郭鎮的科技園區,建廠之初,沒有一家企業擁有信貸背景,那么,回郭鎮科技園區是如何起步的呢? 據回郭鎮政府的有關人士介紹,向前追溯,應該說是得益于回郭鎮原來許多家庭辦企業打下的堅實基礎,當地群眾手中有著絕對豐厚的資金,一個經常上演的鏡頭是——誰家看準了一個項目,打聲招呼,一夜之間就能募集到數千萬元的資金。 回郭鎮科技園區之所以能夠興建,和居民手中沒有太多的銀行存款有著極大的關系。 一些老人對《經濟視點報》記者說,百十年來的熏陶,使回郭鎮人培養了高超的理財本領,大部分家庭存款不會超過10萬元,以作應急之用,其余的部分投放出去,因為“流動的錢才是有價值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回郭鎮充沛的游資成就了回郭鎮的今天。 絕跡的工業煙囪 回郭鎮科技園區的建設,明顯經過了雕琢,有著“匠”的痕跡。原因是,整個園區的上方,天氣晴好之時,一色的藍天白云,看不到一根豎立的工業煙囪。 與之相一致的是,在回郭鎮的21個行政村中,同樣很少到見工業煙囪的影子。行走于正在建設中的的街道上,依然能看到頭頂湛藍的天空。 “這是因為回郭鎮拒絕污染企業進入,不管經濟效益多好。”鎮政府的同志介紹說。 一個經由鎮政府起草,規定和遵守了多年的經商“準則”是:不準上任何會給回郭鎮帶來污染的項目,發現污染現象,必須立即停止和賠償數額巨大的環境損失。 一些企業家介紹說,回郭鎮政府之所以如此堅決,是因為曾經有過刻骨之痛。 事情發生在1995年5月,當時,因為一家企業生產氨水,回郭鎮李邵村村民在抗辯無力的情況下,選擇了千人集體臥軌抗議,震動全國。 自此,回郭鎮引以為戒,封殺了所有可能帶來污染的企業。 一個后來被廣為傳播的事例是,1999年,一個外地企業家輾轉趕到回郭鎮考察,他發現這里經濟要素活躍,政府“愛企如子”,于是決定投資建廠,但經鎮領導詢問發現,該企業家要建的廠會造成污染,回郭鎮領導當即一口回絕。 “土地寧可荒著,也不能被污染了。”回郭鎮鎮長李小虎說。 而在一些企業家眼里,這標志著回郭鎮已設立了一道進入門檻。如此,對當地企業的升級換代、招商引資和培養居民的可持續發展觀念,都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可能有企業會說回郭鎮人是傻瓜,因為這么做明顯等于堵死了一條發展途徑,但我們認為這是值得的,因為好的環境絕對能吸引來好的企業。”鎮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為了回郭鎮發展得越來越好,不能再做鼠目寸光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