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平
借殼預演
回想成都報業競爭的激烈程度令國內同行暗自心驚:在《蜀報》和《商務早報》被主管部門叫停以前,成都市場七家從定位、風格、內容到讀者群、版式相差無幾的報紙,為了
在報業市場中多切一塊蛋糕而進行著殘酷的拼殺。然而,在1995年以前,《成都晚報》乘著“晚報熱”的東風和市場先入優勢發家致富,壟斷了成都報業龐大的市場。
1995年2月,原來內部發行的小報與成都市科委的《科學生活報》合并,更名為《成都科技商報》公開發行,獲得了寶貴的殼資源。一年以后,取消了帶有行業性質的“科技”兩字,正式改名為《成都商報》。至此,其負責人何華章完成了民間資本進入內部發行小報--獲取公開發行刊號資源--更名進軍綜合類都市報的蛻變過程。這次《成都商報》借“殼”面世的操作手法和后來“借殼上市”的思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說何華章后來操刀資本運營是前期投資辦報思路的延續。
小試牛刀
在《成都商報》還沒有獲得正式刊號的初期階段,主辦單位沒有任何的投入,主要由何華章籌集大部分資金。后來,正在成都建大型主題公園及房地產開發的深圳蛇口泰山集團等幾家企業向報社注入了120萬元。當《成都商報》公開發行以后,市場上已經有了《成都晚報》和《華西都市報》兩張綜合類都市報,《成都商報》要站穩腳跟,原有的投入顯然是杯水車薪。四川不少企業、個人手里握著大量的資金準備進入媒體,卻苦于沒有暢通的渠道,只能扼腕嘆息。于是,《成都商報》將不屬新聞的服務類版面承包給團體或個人,根據不同的條件,一年收取20~30萬元不等的管理費,這樣既實現了《成都商報》的擴張意圖,又滿足了業外資本的投資欲望。一年后,這些版塊的運作已基本成熟,《成都商報》不花一分錢完成了從4版到8版的跨越。就在此時,國家開始清理整頓報刊市場,出讓刊號或版面的行為被列入“禁區”,《成都商報》很自然地將4個專版的經營權收回,并留下了相應的版面和人才。
在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以后,《成都商報》正式叫板《華西都市報》和《成都晚報》兩大巨頭,跳躍式的成長為成都報業的主力軍。
試水資本市場
從當時成都報業賴以支撐的廣告市場來看,有三四家都市報就可以達到飽和,報業市場的競爭進入極限后,比拼的便是后續資金和實力。此時,何華章開始跳出傳統報業競爭的思路,認為從報紙的上下游產品來看,紙張供應、商務印刷、發行投遞、廣告發布,都是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而要實現媒介產業鏈的迅速擴張,參與資本市場運作不失為良好的選擇。
1999年7月28日,《上海證券報》披露,上市公司四川電器的國家股股東成都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將其持有的公司國家股3014.467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1.68%)中的20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7.65%)轉讓給成都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轉讓價格為每股2.68元。轉讓該部分股權后,公司總股本不變,成都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其股權性質為法人股。而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方則是《成都商報》,這實際上等于《成都商報》間接上市。
作為新聞媒體中的報社控股上市公司,《成都商報》創造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又一個第一!冻啥忌虉蟆吩谫Y本市場的操作思路和當年其借“殼”公開發行的思路如出一轍。
博瑞在運作高低壓開關方面顯然缺乏相關的市場經驗。四川電器2000年虧損1000多萬元,等于博瑞傳播在傳媒上賺的錢又貼給了四川電器,使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看上去并不是很吸引人,嚴重影響了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表現和投資者的信心。于是,博瑞投資痛下決心,堅決將原有的電器制造業務剝離出去,同時加大公司業務中《成都商報》的廣告和印務的投資。
全面擴張
這時,博瑞公司入主四川電器的真正目的已經不是借殼上市那么簡單,而是要將這個舊“殼”改造成新“殼”。
1999年以來,《成都商報》控股的博瑞投資積極地推動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產重組。博瑞傳播斥資2622萬元從控股股東博瑞投資公司手中受讓了《成都商報》發行投遞公司93%的股份。這一舉措使《成都商報》的發行投遞業務注入到了上市公司內部。
2000年8月博瑞傳播與四川廣播電視報社合作組建并控股四川博瑞廣播電視傳播有限公司(占51%的股份),共同經營《四川廣播電視報》20年的廣告、發行和印刷及其他一切與該報有關的業務。
2000年11月博瑞傳播董事會通過了利用融資資金提前啟動2000年度配股項目——收購成都博瑞廣告有限公司35%股權的決議。
2001年11月,博瑞傳播發布公告,擬以所持有的四川電器82.15%的股權與博瑞投資所持有的成都博瑞廣告有限公司39%的股權、成都博瑞印務有限公司85%的股權以及博瑞房產所持博瑞印務15%的股權進行置換。資產置換后,博瑞傳播將持有博瑞廣告80%的股權和博瑞印務100%的股權,隨后注銷博瑞印務的獨立法人資格。
經歷了一系列的資產重組后,博瑞傳播基本剝離了缺乏盈利能力的電器制造類資產,擺脫了原有主業對公司成長的負面影響。傳媒資產比重由過去的40%左右提高到了90%以上,媒體主營業務更為突出,所擁有的資產組合基本上形成了紙質媒體產業的完整價值鏈,為自身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向媒體產業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