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銀行
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東亞國家的未來更取決于地方和省級政府的能力和績效。
在過去20年,地方政府承擔起更多的核心職責,包括籌集和使用公共資金,提供關鍵的服務和基礎設施等。分權化也釋放出地方的積極性和能量,探索為人民提供服務的新方式
。由于還有很大潛力可以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以正確的方式實現分權化至關重要。
世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霍米·卡拉思認為,改革正在幾乎每一個國家迅速開展。對地方一級政府問責的需求趨于上升,人們越來越多地期待地方和省級政府官員和機構改善教育、衛(wèi)生和其他公共服務。現在的關鍵是要確保政府兌現對人民和對經濟的承諾。
中國、柬埔寨、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六個國家所采取的政府分權化方式存在差異。他們選擇的體制各不相同,但又具有一些共同之處,在有些國家,譬如印尼,分權化進展迅速或者說像“大爆炸”,而在其他案例中,譬如越南和柬埔寨,這一進程則要緩慢得多。
東亞分權化盡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根本性問題依然存在。在整個東亞地區(qū),地方政府缺乏履行新職責所需要的資源和權力,而且缺乏改善績效的積極性。
經濟學家羅蘭·懷特認為,大多數國家都陷入了一種“體制空檔”——舊的自上而下的服務提供機制已經瓦解,而新的分權化體制剛剛出現還比較薄弱。各國要想使新的分權化體制發(fā)揮效力,就需要將強有力的政治領導、精明的戰(zhàn)略重點和實際的技術努力結合起來。
實行分權化的國家需要采取適合本國特定環(huán)境的政策和戰(zhàn)略,同時政策制定者可以關注三個主要方面:
改善政府間體制的組織結構。地方政府現在已承擔了大量的職責,但是連接中央、省和地方政府的體制存在的基本弱點限制了他們履行這些職責的能力。譬如,在菲律賓和印尼,各級地方政府職能的重疊和沖突削弱了對執(zhí)行結果的問責機制。要解決這個問題,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措施確保實現職能與職責的平衡,并明確有關各級政府的職能和資金的規(guī)定。
加強地方和政府間財政和財務體系建設。這一領域取得的最大進展是增加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轉移支付占了地方政府收入的大部分。但是,這些資金并不總是公平分配的,地方政府沒有多少籌資渠道,而且對所籌資金的控制極其有限。要修正這種情況,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幾項措施,包括確保地方政府具有提高收入水平和控制支出的激勵機制。這樣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單位抓住每年流失的財產稅收的40%。
建立能使地方政府發(fā)揮作用的運行和問責制度。地方政府的運行和財務管理制度往往存在缺陷,很少對其審計,中央對地方的人員編制、預算及工資的控制削弱了將權力移交給地方管理的改革措施。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完善監(jiān)測和監(jiān)督體系,包括聽取公民團體的意見和接受上級的監(jiān)督,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的問責制。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認為,按照財政支出比例衡量,中國是世界上分權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根據目前的財政收入分配,地方財政支出分配是過度和不具有可持續(xù)性的。各個地方政府在服務提供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地區(qū)差異,這種情況對于貧困地區(qū)的服務結果負面影響最大。如果能夠采取改革措施,對一些地方支出責任進行重新分配,提高地方稅收的自主權,更平等地分配財政資源,將會十分有利于中國的分權化。其他地區(qū)和國際經驗為改善中國的分權化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此文選自世界銀行提供的最新報告《東亞地區(qū)分權化——發(fā)揮地方政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