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等待全球高油價的震撼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5日 16:02 《財經文摘》

  等待全球高油價的震撼

  高油價可能是供需失衡的早期跡象,只能由更高的價格來調節。一場更廣泛的石油沖擊必定在等待我們

  原油不僅名義價格創下新高,而且其實際水價位正逼近1979年的最高紀錄。但人們普
遍認為,最新的這次“能源沖擊”的意義不大。

  高油價的原因

  我們有必要問,除了中國需求、煉油產能臨時短缺和偶然的颶風之外,是否還有其它因素能使油價飆升?有三個主要方面在讓人們對油價前景產生新的擔憂,即大環境、原油供應以及油價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油價超過每桶60美元的獨特背景,對地緣政治和氣候變化問題有著重要意義。長遠來看,持續高企的油價,實際上可能有助于減少對原油的依賴。但擺在我們面前更直接的經濟問題是能源需求。2003年以來,能源需求的增長速度一直是前10年的2.5倍左右。眾所周知,額外需求大多來自中國和印度。

  高油價的壓力

  問題是人們越來越擔心石油供應。石油每天銷量為8300萬至8400萬桶,而短期內可實現的產能不超過幾十萬桶。但緊張的供需狀況本身并不少見。新的擔憂,與大眾的一些觀點相反,可概括為“石油峰值”。

  一些人認為,全球石油產量可能在2008年前達到峰值,還有人認為,會在2010至2020年達到峰值,但多數人都同意未來10年左右會達到峰值。人們對全球常規能源儲備耗盡的擔憂似乎愈發強烈,這有幾個原因,包括地質資料搜集和分析技術的進步、新探明的儲量日益稀少,以及擔心許多來自老的巨型油田的石油,經過長期過度開采,其產量正日益下降。石油耗盡的風險雖不存在,但中期內通過提高產量,滿足預計需求增長的可能性則遭到嚴重質疑。油價上升可能并不預示著 (常規) 供應的大幅增加。

  迄今,高油價沒有真正對世界經濟造成壓力。但我們沒有理由沾沾自喜。過去兩年,油價翻倍至60美元,美國為此增加的開支約占GDP的2.7%。在其它石油凈進口國中,負擔僅次于美國的是非洲,占GDP的2.3%,接近320億美元?紤]到八國集團峰會為18個非洲國家制定的債務減免方案,也只能為這些國家每年節省約15億美元。油價翻倍已占歐洲、日本、亞洲和拉美GDP的1.7%至2%。

  這種油價變化的總體凈影響,已被其它因素所抵消。但如果中期油價維持在高位,情形會怎樣呢?例如,其它條件不變,如果油價(從去年這個時候的45美元)固定在今天60美元以上的水平,一年后產生的影響將導致韓國、臺灣、土耳其和南非GDP下降1%到2%,中國、歐洲大部、日本和美國GDP下降1%。對已很緊張的經常賬狀況,其結果將讓美國赤字占GDP的比例再多出1%。歐洲、日本和中國的情況則沒那么嚴重,它們都有順差優勢,日本和中國的順差還相當大。到2007年,石油消費國向產油國的轉移凈額估計約為1.5萬億美元,占世界GDP的近3.5%。不論從經濟還是政治角度看,這都將帶來一個日益復雜的周期問題。

  石油沖擊即將到來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石油峰值”概念變得更令人擔憂。高油價可能并不只是周期現象,即并非由這三年全球經濟復蘇產生的需求高峰造成。即使明年美國或中國的經濟減速導致油價周期性下降,也不會否定油價中期將結構性走高的觀點。相反,高油價可能是供需失衡的早期跡象,只能由更高的價格來調節(衰退或全球經濟減速時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一場更廣泛的石油沖擊必定在等待我們,而且傳統石油生產還必須穩定。生產水平遲早會下降,但可能還得在一段時間以后。與此同時,我們可能不得不接受更昂貴的能源,在當前的經濟動力減弱時(這是必然的),還得警惕它給經濟所造成的副作用。

  作者:喬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 (瑞銀證券(UBS)高級經濟顧問)

  出處:英國《金融時報》2005年8月17日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油價相關網頁共約4,59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