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雙方未能如期提供股權款到賬證明,新股東已遭遇過渡期難題
8月15日,是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深航)股權轉讓交易的一個重要時點——根據轉讓合同,第二筆股權轉讓款最遲應在這一天交付;而后,交易雙方才能辦理股權過戶手續。
深航股權出讓方是廣東發展銀行旗下的廣控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控集團),受讓方則是兩家民營企業——深圳市匯潤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匯潤)和總部位于哈爾濱的億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億陽)。今年5月23日,前者將所持深航65%的股權在深圳產權交易中心拍賣,成交價27.2億元,被業界驚呼為“天價”。(參見《財經》2005年第12期“深航股權拍賣——模糊的航線”)。
拍賣至今,將近三月,外界始終關注這筆交易,尤其是股權款的到位情況。按照轉讓合同,股權款將分三期支付:首期30%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后五天內交付;二期50%在8月15日前交付,之后辦理股權過戶和工商變更;余額20%在過戶后45天內支付。因系國有股權轉讓,交易雙方在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時,應該向工商部門提交由深圳產權交易中心出具的鑒證書。
8月15日當天,《財經》從深圳產權交易中心獲悉,他們尚未收到有關款項到賬的證明。此前一天,廣控集團總裁鄒小平告訴《財經》,首筆股權款已在合同規定期限內支付,但第二筆款尚未到位。
如果第二筆股權款不能如期支付,意味著兩種可能的結果,“其一,解除合同,受讓方支付股權款10%的違約金;其二,給予一定寬限,但在寬限期內受讓方要支付滯納金。”鄒小平說。
對于兩家股權購買者而言,拍賣至今的三個月,委實是不輕松的三個月。匯潤和億陽于7月初向深航派駐“觀察組”,在公司內辟有專門的辦公室,匯潤董事長趙祥親自坐鎮,但他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深圳和北京之間奔波。
是什么緣由令這位68歲的老人往來奔波?是股權款的籌措遇阻,還是另有難題?接受《財經》采訪的匯潤人士一再強調:股權款早已籌備,絕無問題。但《財經》從多種渠道獲悉,過戶前兩筆總計21.76億元股權款的籌措絕非易事;而自拍賣以來,匯潤、億陽還遭遇了另一棘手問題——由于大股東即將易手,各銀行對深航的貸款政策紛紛收縮,深航的運營資金趨緊。
面對這一局勢,此時的匯潤和億陽幾無退路。目前尚不知匯潤與億陽兩家在所獲65%股份中的安排。但如果拖延付款,罰金顯非小數;而如果不能確保股權過戶后公司的平穩運營,兩家公司又怎敢輕易支付股權轉讓款?
兩難之下,匯潤和億陽何去何從?
新股東之謎
深航拍賣落錘之后,外界猜疑紛起;這既是出于對兩家民企進入者資金實力的質疑,也源于兩家公司在拍賣前后的刻意低調和曲折背景。
自去年廣控集團有意出讓所持深航65%股權之后,股權爭奪戰即在幾方之間激烈展開,先后殺入的包括北京當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當代集團)、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753,下稱國航)、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公司,以及一些外資機構,其中未見匯潤和億陽的影子。
上述買家幾經廣控集團詢價,起初均想協議收購,但由于爭奪激烈,在政府協調下,最后采取拍賣方式。就在拍賣前不久,其余買家才聽聞匯潤和億陽的進入。
億陽集團,注冊地在哈爾濱,運營中樞則設在北京,在京城擁有以其名稱命名的億陽大廈,旗下擁有上市公司億陽信通(上海交易所代碼:600289)。
當初參與競拍時,較之成立未久、籍籍無名的匯潤而言,有著17年創業歷史、總資產近20億元的億陽集團,一度是外界揣測中的收購主角。更有媒體透露,億陽和匯潤聯手入局,雙方出資比例將為7:3,明顯是由億陽占大頭。深航股權拍賣后不久,億陽總裁辦主任趙志剛亦曾向媒體宣稱,投資航空業一直是億陽的既有戰略安排。他指出,億陽集團下設電信、能源、交通和投資四大板塊,號稱“四輪驅動”,而航空業 ,正是交通板塊下的重頭。
然而,彼時至今,億陽再未就收購深航股權作任何表態,而是甘心退居幕后,改由匯潤出面應對公眾。幕后實情究系如何,外界至今不得而知。
匯潤一位高層向《財經》透露:“其實早在兩三年前,我們就有收購深航股權的意向。原本希望協議買下深航,但礙于《公司法》規定的原股東優先購買的原則,所以惟一能采取的途徑就是拍賣競標。
這位高層表示,匯潤是專為競拍而成立的項目公司。資料顯示,匯潤今年3月17日在深圳注冊,注冊資本1000萬元,系投資性公司,由李澤源、趙麗、秦畹江和宋祖玉四個自然人股東組成;其中李澤源出資890萬元,以第一大股東身份出任執行董事。
但在一個月后的4月25日,李澤源的名字從公司消失,取代者是趙祥,同時出任公司總經理。正是在4月間,廣控集團以拍賣形式出讓深航股權成為定局。
趙祥曾任遼寧錦西煉油廠廠長,1982年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之后出任錦州市市長,1989年出任遼寧葫蘆島市市長,上世紀90年代后期退休后,南下深圳創業。
上述匯潤高層透露,趙祥將出任未來深航的董事長,并可能兼任總經理,“這是深航的福氣,一個企業關鍵在于好的領導人。”
他還反復強調,在深圳注冊匯潤作為股權收購項目公司的初衷,是因為“我們在深圳具有很廣泛的人脈”。
此前,曾有媒體質疑匯潤是代名義上退出的當代集團出面競標。但這位高層向《財經》表示,“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彼此間完全沒有關系。”
事實上,在深航股權轉讓中,匯潤的作用非同一般。可管窺一斑的是,盡管匯潤和億陽是競買伙伴,但他們的游戲規則是所有的對外口徑都出自匯潤;確切地說,只能出自匯潤董事長趙祥一人。
理性還是情緒
無論匯潤背景如何,它和億陽最終以27.2億高價購得深航65%的股權,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一價格在部分業內專家眼里簡直是“有失理性的、情緒化的天價”。
國航人士向《財經》表示,在參與競拍前,國航對深航65%股權的最高估價不過是21億元左右。深航去年的凈利潤約為2.2億元,若比照國內上市航空公司平均15倍的市盈率計算,其總市值不過33億元左右,其65%的股權市值也就在21億元左右,這已是比照上市公司的最高估價了。
這位人士稱,如果參照國內航空公司的經營和競爭情況,深航65%股權的正常估值約為12億元左右。因此,當初在和廣控集團進行協議轉讓談判時,國航開出的價位一度在12億—15億元之間。
他透露,拍賣當天,起拍價便是18億元。“按我們當時在現場的估計,理智的叫價應該在17億元左右,但開場一下子就拉到了18億元以上。”之后短短二十幾分鐘時間里,雙方各舉牌40多次,總共舉牌93次,“對方出價似乎不經思考,這簡直有失理性了。”
華南航空市場一直為國航所熱望。這家基地位于北京的航空公司近年運力趨緊,若有來自華南的戰略策應,無疑將大大增強整體競爭力。“但拍賣價格大大超出我們的預計,我們只有選擇退出。現在看來,退出是理智的。”上述國航人士說。
然而在另一頭,競拍得手的匯潤則滿懷信心。公司高層對《財經》表示,“我們現在越來越覺得買深航是值得的。”他稱,近期人民幣宣布升值,意味著深航的采購成本將大大降低——國內航空公司的所有飛機、航材幾乎都是進口的,且他相信未來人民幣還會進一步升值。
他舉例說,今年4月,深航與空中客車公司簽訂了購買五架空客A320飛機的合同,交易以美元結算。人民幣升值后,上述購機成本將顯著降低,“明年深航的財務報表肯定好看。”
此外,國家對航油的壟斷經營即將放開,國內航空公司將有望到國際市場自由買賣航油。深航31%的運營成本來自航油,這位高層樂觀地估算:如果未來航油市場放開,這一成本將會降至20%以下。
他表示,深航目前是中國最好的航空資源之一。在民航領域對民企剛剛開放、對外資即將進一步開放的關鍵時刻,匯潤拿下這塊“最好的航空資產”,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27.2億元的代價在有些人眼里太高,是因為他們對深航、對中國的政策分析得不夠深。”
但是,市場人士對匯潤的說法并不皆以為然。一位航空專家表示,人民幣升值看似可以減少航空公司的成本,但事實上,按照市場通行的做法,購買飛機和航材的合同在簽訂之初,賣方已把中國經濟的增長因素、匯率變動因素都考慮了進去,并通過多種金融衍生工具固化了成本,因此采購成本不太可能隨匯率的波動而變化。此外,人民幣升值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并無定論,過分樂觀的估計是不現實的。
針對航油成本問題,這位專家表示, 國際油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即便國內航空公司得以進入國際航油市場直接交易,但就深航而言,其用油量整體偏小,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上難有作為。
規劃或者暢想
購買深航究竟值不值得,可謂各花入各眼;但既然拍賣落錘,匯潤和億陽就必須如期籌措巨額股權轉讓款。
在接受《財經》采訪時,匯潤和廣控集團的人士都表示,第一筆股權轉讓款8.16億元已按合同如期支付,但據《財經》了解,深圳產權交易中心至今未能收到有關支付憑證。對此,鄒小平的解釋是,轉讓方要求在受讓方支付80%的股權轉讓金后,才到產權交易中心做鑒證及過戶手續,所以在股權過戶前,沒有必要向產權交易中心出具支付憑證。
盡管如此,匯潤和億陽在股權過戶前必須拿出總計21.76億元的真金白銀是不爭的事實。“有些商業機密可能永遠也不會公開。”匯潤高層如是解釋。
《財經》從其他渠道獲悉,匯潤、億陽曾向銀行貸款,并從保險公司籌措部分資金,用于支付巨額股權款。對此,匯潤方面予以堅決否認。有關人士表示,股權款來自公司各股東的自有資金和民間自籌資金。
籌措股權款之外,匯潤、億陽還將面對另一迫在眉睫的問題。《財經》獲悉,深航股權拍賣次日,便有銀行向深航催還到期貸款。多家銀行對深航的貸款政策均有變化,有的不愿繼續放貸,有的提出要以深航資產做抵押擔保等。他們的理由是深航股權既已易手,管理層也將發生變動,銀行對深航的未來經營產生了不信任。
據以往深航與銀團的貸款協議,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等三銀行聯合向深航發放90億元授信額度,深航貸款無須提供資產抵押。而今,銀行提出抵押貸款,勢必觸及深航資金來源。
據《財經》了解,幾家銀行對深航的信貸政策變化,曾直接影響到深航在今年7月對購機款的支付。2003年11月,深航曾與波音公司簽訂五架波音737飛機的購機合同,6月首架飛機已經交付,依照合同,7月下旬應交付兩架,8月上旬交付最后兩架。
此前,深航已在合同簽署后不久支付了訂金,并計劃在飛機交付時支付“進駐款”,并在交付后再支付剩余的“尾款”。而在深航股權拍賣后,由于部分銀行停止對深航的放貸,后者一度遭遇資金困境,直到8月中旬,另外四家飛機才得以最終交付。
匯潤有關人士證實,董事長趙祥近期頻頻奔波深圳與北京之間,就是在和銀行反復溝通,希望打消銀行的顧慮。顯然,深航準股東們與銀行的協調并非易事。
《財經》在采訪中亦曾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初的深航股權競買各方在回首三個月前的拍賣時,都愈發堅定其時的抉擇:匯潤一位副總經理由衷感慨,拿下深航股權是“越想越對”;國航一位人士則表示,近來油價連番上漲,當初的退出真是“正確無比”。
孰是孰非有待驗證。可以肯定的是,匯潤和億陽毅然拿下深航,顯然對未來有過美好的計劃。趙祥曾向深圳當地媒體表示,“今后將拿出200億元購買飛機,力爭把深航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型航空公司”。
如今,不解決股權過戶及已經暴露出來的公司平穩過渡的考驗,深航新股東們對未來的規劃都屬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