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發電企業,華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降低,無疑具有標本意義。由于煤價上漲導致企業增收不增利甚至出現虧損,中國電力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
本報記者 蔣菡
8月10日,華能國際(600011)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和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上半
年累計完成發電量718.43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47.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8.6億元,同比增長44.63%。但是,由于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61.93%,公司毛利率同比降低8.81個百分點,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35.98%,每股收益為0.13元,同比下降了38.1%。該公司中期業績預計,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在30%至40%之間。
作為中國最大的發電企業,華能集團(下稱華能)旗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降低,無疑具有標本意義。而由于煤價上漲導致企業增收不增利甚至出現虧損,在目前的中國電力行業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我們現在是在華外資發電企業‘獨生子’。”在8月10日舉行的中國電力論壇上,法國電力公司有關人士這樣向記者表示。據了解,幾年前曾經轟轟烈烈進入中國發電市場投資的外國企業基本都已經撤離,主要原因依然是盈利下降。而在1997年,外資占國內電力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曾高達14.5%。
這些跡象都表明,這個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
參股煤礦
由于近年飽受煤價高企之苦,國內發電企業紛紛參股煤礦以穩定煤炭供應,緩解成本壓力,華能則第一次把觸角伸向國外。
7月28日,經過近一年的秘密運作,華能這家中國最大的發電企業正式宣布,斥資2942.3萬澳元購買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蒙托煤礦(Monto Coal)25.5%的股權。不過這筆交易能否最終達成,還將取決于很多前提條件。
據悉,目前華能的裝機容量為4098萬千瓦,每年消耗煤炭8000萬噸~9000萬噸,這些煤炭主要來自國內各大煤礦。
而高盛集團今年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華能、大唐、華電、中電投四大電力集團的成本結構中,華能的煤炭成本處于最高水平,約為65%。
為了降低煤炭成本,華能去年分別與神華、中煤、龍煤、山西焦煤等八大煤炭企業簽訂中長期購煤協議,并著手投資國內煤礦,以期獲得穩定而持續的煤炭供應。隨后,華能又將目光轉向國外,最終在澳大利亞首獲突破。
緊隨華能之后,華電集團與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印尼國家煤炭公司和印尼INDIKA國際能源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合資建設、運行印尼南蘇門答臘省4×600MW坑口電站。該項目采用煤電一體化開發的方式建設,由華電集團控股55%。
參股海外煤礦似乎正成為中國電力企業的新潮流。不過,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總經理解居臣指出,從國外運輸煤炭不具有價格優勢,不能成為主流,煤炭采購還是應立足于國內。
天相投資顧問公司分析師劉潔則認為,從國內電力市場長期來看發展空間有限,加上競爭者不斷進入,競價上網實施,近期除了煤價微降外,電力企業的外圍環境都在惡化。像華能、華電這樣通過海外并購,在國外開展煤電業務,既是國際化的需要,也是為規避未來風險而進行的戰略布局。
參建鐵路
“我們不是缺煤,而是經常苦于有煤運不出去。”一位電力業人士表示,巨大的煤炭運力缺口使得電力企業希望介入鐵路營運,很多電廠與煤礦有長期供貨合同,自建鐵路就可以保障電廠生產。
據悉,目前,中國“西煤東運”主要集中于兩條通道:大秦線(山西省大同至河北省秦皇島港)、朔黃線(山西省神池至河北省黃驊港)。其中大秦線設計運能為1億噸,現已經擴充到1.5億噸,而朔黃線2004年的運量僅為6000多萬噸。京滬、京廣、隴海線運能更是長期緊張。目前,西部煤炭的外運能力仍存在約1億噸以上的缺口。
據了解,在國務院特批下,朔黃鐵路是以神華集團為主投資興建的,在保證神華集團發電用煤的前提下,每年還能帶給神華集團數以億計的純利潤。
因此,對眾多發電企業來說,投資鐵路的巨大利潤也是個不小的誘惑。事實上,電力巨頭們已經開始了參建鐵路的嘗試。
8月10日,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董焰向媒體證實,7月中旬,由其負責的“新西煤東運大通道調研組”經過近一年的調研認為,繼“大秦線”、“朔黃線”之后,應該修建西煤東運的“第三通道”。
據了解,“第三通道”將西起內蒙古集寧,在河北唐山跨京山鐵路后分為兩路,至河北唐山地區的曹妃甸港和灤南站。這條新建鐵路將由神華集團、大唐國際、華能集團等電力巨頭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共同持股,鐵道部參與建設。據悉,該方案已上報發改委,如一切順利,將在2010年前動工。
暴利終結
2002年開始,我國煤炭價格持續攀升,2004年標煤價達600元/噸,是2003年的140%。但是電價、熱價沒有隨成本聯動,致使火電、熱電企業利潤空間大大縮小。
亞洲開發銀行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說,2004年火電廠虧損面達到40%,如煤價持續上漲,今年預計虧損面可達70%~80%。
中國熱電專業委員會顧問王振銘則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數字:中國90%的熱電企業都在虧損。一般小型熱電廠去年少的虧損幾百萬元,多的虧損幾千萬元,有的企業已經停產。在山東、河南等一些地方不得不重新燃起了小鍋爐,退回了熱電分產的老路。
更有電力改革專家、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劉紀鵬稱,五大電力集團中已經有兩家出現了虧損。
而無論是參股煤礦,還是參建鐵路,都能看到發電企業為了扭轉盈利困境而做出的努力。
為緩解近年來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家則實行了煤電聯動政策,于2005年5月1日起上調上網電價,火電機組上網電價平均上調1.8~2.0分/千瓦時。
但是,某證券公司分析人士稱,“杯水車薪的電價上調幅度(約在10%左右),哪能敵得過煤價的上漲啊?上半年燃煤采購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幅度可是高達42.99%!”
聯合證券有關人士則指出,由于5月份開始實施煤電價格聯動,再加上煤炭市場價格平穩運行,并有小幅下跌的預期,由此預計三季度火電行業將出現短期反彈。
不過,該人士同時指出,由于2006年下半年開始電力供需將進入平衡,競價上網將也將隨之全面展開,一部分火電公司上網電價下降將不可避免,因此,反彈的時間至多維持到明年年中,之后將呈緩慢下降趨勢,一直持續到2007年。
“電力體制改革加速,加之電力供需逐步平衡的大背景,將使發電企業的競爭加劇,整個行業的暴利時代一去不返。”國泰君安資深分析人士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