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 撰文 于焱
TCL已經開始出現式微的現象。”一位分析人士這樣評價TCL集團(000100)2004年的業績。2004年,TCL集團營收402.82億元,凈利潤4400萬元,凈利潤率只有千分之一多,股東回報率是-51.86%,列在2005中國科技百強榜單第38位。而在此前三年的中國科技百強榜中,它的排名分別是第2名、第13名。
盡管作為TCL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李東生培養出了萬明堅、楊偉強這樣的營銷大將,同時還帶領TCL集團率先實現了國際化整合,然而從TCL集團的排名逐漸下滑這一現象中,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傳統業務虧損與高管震蕩已經成為李東生的兩塊“心病”。
高管震蕩
2004年12月19日,TCL通訊(2618.HK)董事會宣布,萬明堅因健康原因辭去TCL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TCL-阿爾卡特移動電話公司董事CEO、TCL通訊科技控股公司CEO及TCL集團通訊事業本部總裁等職務,此時距萬明堅當初的上任才三年的時間。
2002年3月5日,萬明堅取代高孝先擔任TCL通訊總經理。這位被稱為“手機狂人”的悍將不負眾望,2003年時TCL手機銷量達980萬部,銷售額突破100億元。TCL手機業務的崛起,甚至帶動了國產手機品牌的整體上升。然而這種風光并沒有持續太久,隨著2004年洋手機的反攻,國產手機集體遭遇巨大沖擊,TCL移動通信很快走上了下坡路。
對于職業經理人來說,業績是衡量他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不過有知情人士還透露,其實萬明堅的辭職不僅僅是因為業績問題,跟萬個人的風格也有關。萬明堅常口出狂言,行為“出位”,盡管他把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并且極具市場穿透力,但確實與TCL的企業文化格格不入。
萬明堅在位時,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但這條路遠比想像中的復雜和艱苦,導致新產品的推出速度跟不上市場的需求,“有個產品最長延期了一年多才開發出來。”對手機業務的問題,集團曾明確提出變革要求。在看到改觀不大的情況下,李東生下了決心。
在萬明堅正式離開TCL集團后不久,TCL移動再一次面臨劫難。萬明堅手下的舊部,包括原TCL國際控股公司總經理謝安健、萬明堅的助理高斌、TCL移動市場策略部部長劉文權等在內的20多位TCL的高層集體跳槽到長虹旗下的國虹通訊。一位資深的電信分析師表示,中高層集體跳槽的消息對于TCL移動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事實證明的確如此,TCL通訊公布的2004年年報顯示,當年虧損高達2.24億元。
接替萬明堅的53歲老將袁信成是李東生創業時的左膀右臂,曾率領TCL營銷團隊為TCL彩電躋身國內前三甲立下戰功!霸懦稍诠芾砗褪袌鼋ㄔO上有豐富的經驗,我們的選擇是慎重的。”不知道李東生所說的慎重指的是保證業績增長還是穩定軍心。
多元化的新枝
2004年7月底,一場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向TCL集團(000100)襲來。在不足六個交易日里,TCL集團市值蒸發了17億元,特別是7月26日和27日兩天股價連續跌停,并創出5.45元這一整體上市以來的新低。伴隨著股價的暴跌,有關TCL集團的各種猜測到處流傳。
此時,TCL集團正值分拆手機業務海外上市的前夕。一位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據此將TCL集團的股價暴跌完全“歸罪”于TCL集團上市后的分拆,或者歸罪于與湯姆遜、阿爾卡特的跨國合作失敗,均不太公平。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出于對未來盈利能力的懷疑,中小投資者才會在此次“股價風暴”中,紛紛選擇拋售TCL集團的股票。
2004年9月,TCL通訊(2618.HK)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開盤價為0.96港元,低于分析師此前的普遍預期。分析人士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于TCL與阿爾卡特公司合資企業的業績及該公司盈利前景不樂觀。在2004年上半年,阿爾卡特在合資企業中的手機業務凈虧損3480萬歐元;同時據相關統計,2004年上半年TCL的手機銷量較2003年同期下滑了近7%,而且這一下滑的勢頭在不斷加大。
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曾經輝煌一時的手機業務已經不再是TCL集團的拳頭業務,而在TCL電腦還無法起到支柱作用時,李東生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
2005年7月13日,TCL集團在廣東南海為其小家電公司成立一周年及新的智能工業園奠基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儀式。正式成立于一年前的TCL小家電在一年時間內開發上市了電磁爐、電風扇等5大系列147個型號的產品。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TCL已經銷售小家電200萬臺,銷售額超過2億元,小家電公司也初步實現盈利。
顯然,在手機業務虧損,高管流失的情況下,小家電是李東生祭出的又一個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