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2005中國科技100強評選 > 正文
 

尋找世界百強的中國元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6日 17:28 《數字商業時代》

  6月14日,《商業周刊》從近500家IT公司中評出“2005年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

  冠捷科技卻因營收大幅增長75%而名列第36位,同時名列增長最快的10家公司中第八名。

  另外,中興通訊、中國移動(香港)、中國電信均登上榜單。

  除了為數不多的內地企業外,還有不少中國臺灣企業也名列其中。“代工之王”鴻海甚至登上“亞軍”寶座。

  在百強公司中除了少數突然崛起的新興企業外,大多還是那些熟悉的跨國巨頭。

  不過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跨國巨頭們得到多少“中國元素”的助力。

  撰文 高煒

  沒有人會意識到,一家總部設在漢城、以電子產品為主的韓國企業——三星電子,其1/4多的人員和銷售額均來自它的鄰國——中國。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2004年韓國三星集團下屬的三星電子在中國內地的2.3萬名員工達成了160億美元銷售額,這在三星電子去年552億美元的總營收中占據了相當的份額。而2005年三星電子在華銷售的目標更是定在了讓人咋舌的250億美元。

  三星這家韓國巨頭在去年美國《商業周刊》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的評選中名列第一,今年位置稍有下降,名列第五。目前,三星幾乎已經壟斷了內存芯片市場,而且液晶顯示器、手機與數字電視也是它的拳頭產品。

  三星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業績,“中國元素”功不可沒。截至2004年底,三星在國內實現累計投資40億美元。今年年初,三星將其在韓國水原的筆記本生產線全部轉移到蘇州,加上原有的上下游網絡以及三星集團的其他分公司,三星已經在中國布下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6月中旬,三星集團全球共110名高層領導在中國召開了三星中國地區戰略會議。就是在這一會議上,三星制定了250億美元的銷售目標,并決定三星在中國地區的事業將擴大以“集約經營”為基礎的品牌戰略,并制定了“中國事業5大核心戰略”,從而鞏固目前在中國的成功基礎,力爭把中國從生產基地轉變為戰略市場。

  像三星這樣,借助“中國元素”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成功的跨國企業并不鮮見。

  成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

  IBM的前任CEO郭士納曾說:“IBM懷著對中國的承諾,為中國建立一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信息技術公司。它設在中國,為中國人服務,有朝一日也為全世界服務。IBM中國公司必將會成為‘中國的IBM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

  與IBM的態度類似,很多跨國企業都致力于融入中國經濟,以期獲取更大的利益。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庸岳表示,LG電子要成為成功的中國企業,而不是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外國企業。目前LG移動電話是全球移動通信網絡及終端設備的翹楚,綜合排名名列全球第四。LG是全球第一家將CDMA技術用于商業用途的公司,目前在CDMA領域位居第一。3G方面,LG已經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技術,目前在歐洲3G市場排名第一。在中國的移動通信領域,LG已經取得了CDMA市場第二的位置,并啟動GSM和3G領域的全新攻勢。

  Autodesk首席執行官卡羅•巴茨女士也曾說:“要保持在今后20年仍是全球成功的企業,爭取在中國的成功是其必要條件。”

  2004年,Autodesk的利潤幾乎翻番,達到2.22億美元;銷售額增長30%,超過12億美元,同時以121.2%的高投資回報率,位列全球百強IT企業股東投資回報的第五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Autodesk的增長動力?五年前,已經在建筑業和工程設計軟件領域站穩腳跟的Autodesk,開始向制造業、基礎設施和數字娛樂業等領域穩步拓展其業務。在剛結束的上個財年,中國內地的市場業績增幅超過50%,名列Autodesk全球各地區業務增長的排行之首。中國元素對于Autodesk乃至更多的國際技術領先企業的全球增長戰略,有著不可估量的加法貢獻。

  百強企業的制造基地

  中國內地因為各方面資源豐富且廉價,成為了全球高科技企業的制造基地,讓他們以更富于競爭力的價格征戰市場。中國臺灣企業在此次全球科技百強中,表現耀眼,其中“中國制造”助力良多。

  華碩5月下旬日宣稱,該公司在中國興建的第二座生產基地已于日前在上海動土。投資金額約為7000萬美元。將成為華碩支持中國內地市場的強大后盾。

  而根據IDC發布的數據,宏基在今年第一季度已成為了全球第四大筆記本電腦廠商,占據9%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2%。第二季度宏基筆記本電腦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1%,此外PC的出貨量也同比增長62.2%。7月25日,宏基正式宣布中國內地市場新的組織架構和通路策略,“四大營運中心、二大全國總代理”模式浮出水面。

  大陸分公司由17家刪減成11家,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運營中心和區域營運發展中心將成為宏基大陸業務新的發動機,其中北京營運中心仍是宏基的營運總部,不過宏基設在北京的PC組裝工廠將轉型,未來宏基PC的組裝將轉移到配件供應發達的蘇州、昆山等地,力求降低成本。

  2005年全球IT百強企業的第二名由中國臺灣企業鴻海奪得,它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

  自1991年至今,鴻海年均營業收入保持超過60%的復合成長率,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連接器、電腦準系統生產廠商,并連續七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發布的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排行榜。鴻海自1996年起投資興建、2000年初納入統一聯網保稅運作的深圳龍華科技工業園,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準系統制造和系統組裝生產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電腦游戲機、服務器、主機板、網絡配件、光通訊組件、液晶顯示器、精密模具的綜合生產基地。

  廉價高科技人才基地與戰略市場

  與中國臺灣企業在內地單純吸收制造力量不同,很多跨國企業對中國元素的吸納是全方位的,除了制造優勢還有廉價的高科技人才。

  明基董事長李一耀曾對比全球各地高科技人才的薪水,在德國一名研發工程師的年收入大約是100萬元人民幣以上,在中國臺灣研發工程師的年薪大約是40萬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內地工程師年薪就低廉了很多。

  因此,跨國巨頭們在內地積極尋覓高科技人才,加強科研實力,甚至就近研發,用于中國市場。很多企業都在內地建立了本行業亞洲最發達的研發中心。例如,明基除了在蘇州擁有龐大的制造工廠外,還設立了軟件研發中心。除此之外,中國內地市場,也逐漸由簡單的消費市場過渡到跨國巨頭重要的全球戰略市場之一。

  思科在北京建立網絡技術實驗室,為國內網絡技術機構提供網絡解決方案的性能測試、ATM寬帶交換機的性能測試、千兆位路由光纖傳輸和虛擬局域網的性能評估測試。這是思科系統公司在全球的三個大型實驗室之一,也是它在亞洲最大的網絡實驗室。

  1999年1月14日,思科系統公司又投資數百萬美元加強其在中國的客戶支持體系,在北京建立技術支持中心。這個中心是思科系統公司全球四大技術支持中心之一,向思科系統公司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用戶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軟硬件維護及支持服務。2004年9月,思科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來華訪問時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3200萬美元于上海建立研發中心。目前,中國已經躋身思科全球前五大市場,在思科的全球戰略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同時,中國還是諾基亞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和研發基地之一,截止到2003年底,諾基亞在中國的投資總額為17億歐元。而諾基亞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諾基亞是中國移動通信行業最大的出口企業。在中國國內,諾基亞建有2個全球性研發中心,辦公機構遍布全國,員工逾4500人。

  2003年,諾基亞在中國的銷售額為20億歐元,出口額為17億歐元,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外商出口企業之首,過去四年累計出口額達80億歐元。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諾基亞進行全球機構重組,中國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不僅是諾基亞重要的生產和研發基地,還是諾基亞全球客戶及市場運營五大戰略市場之一。

  從1992年進入中國到1995年,微軟在中國主要發展了自己的市場和銷售渠道。而從1995年開始,微軟意識到中國的人才優勢,大力加強在中國的研發力度,相繼成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和微軟亞洲研究院這三大世界級的科研、產品開發與技術支持服務機構,微軟中國也成為微軟在美國總部以外功能最為完備的子公司。

  從2000年至今,微軟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微軟中國將以“與中國軟件產業共同進步與共同發展”為目標,加大對中國軟件產業的投資與合作。而微軟的MSN正式在國內“落地”,與YAHOO、Google等海外網絡企業共同角逐中國市場。

  “中國元素”為中國企業服務

  很多跨國企業已經與中國市場結合為緊密的一體,布設了完整的產業鏈,甚至在某些行業構筑了相當高的行業門檻或是壁壘。相對落后的中國企業如何打破這層“堅冰”?或許中興、冠捷等企業的成功經驗能夠給他們一些借鑒。

  在本刊連續五年的“中國科技百強企業”評選中,中興通訊(000063)一直名列前茅。這只股票創造了股價逆市飄紅,業績持續增長的佳績,使海內外大券商及基金對中興通訊寵愛有加,紛紛追捧。早在1997年,中興通訊剛在A股上市時,年營收入只有6.3億元,而今已至227億元,增長了近36倍;凈利潤也從剛上市時的1.3億元上升到9.9億元,增長7.6倍;凈資產收益率從上市至今沒有低于10%。

  中興通訊多年來堅持以銷售額的10%用于產品開發與技術更新。中興通訊強大的技術實力積累是靠人才隊伍來支撐的,以數千名研究生為主導的龐大研發隊伍,以及每年的研發費用高投入,這些在國內企業中都極為罕見。20000多名員工中有40%是技術人員,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高科技研發團隊之一。中興通訊在中國上海、中國北京、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設有11個全資研究所,這在中國企業中更是少有的。

  和大股東京東方A(000725)此次的業績下滑比起來,冠捷科技(0903.HK)的業績要漂亮得多。2004年,冠捷銷售額37.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5%,凈利潤1.0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5%。1999年10月冠捷同時在中國香港及新加坡上市,僅僅過了兩年,營收就高達462億元,名列美國《商業周刊》“2001年兩岸三地100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第65大。

  2002年第一季度,轉型成功的冠捷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顯示器制造商,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3%,僅次于韓國三星。2004年12月冠捷以3.5億美元收購荷蘭電子巨頭飛利浦的PC顯示器及部分純平電視業務,成為全球第一大PC顯示器制造商。因此此次冠捷科技名列全球百強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在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中,中國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還遠遠無法與歐美企業相比。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全球百強科技企業中凝聚著很多中國元素。在繼續保持世界制造工廠地位的同時,那些跨國巨頭們正在從中國獲取更多的低成本高技術人才,并逐漸把中國提升為全球重要的戰略市場。

  在此種情況下,我們希望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比國際企業更善于利用“中國元素”,在全球IT100強中,占據更多的位置。

  Autodesk首席執行官卡羅•巴茨女士說:“要在今后20年仍是全球成功的企業,爭取在中國的成功是必要條件。”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