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秋綺
2005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貿易的配額體制宣告結束,實現了紡織品貿易一體化,這將使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之首的我國紡織品貿易迎來更為自由、公平的外部環境。然而,今年以來,美歐已經幾次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采取設限,美國甚至在短短的10天內就連續采取了兩次行動,給中國帶來上10萬工人的失業。取消紡織品配額本是中國紡織品企業發展的機
遇,但是,國際社會被放大的恐懼,使中國陷入了一個充滿敵意的貿易環境中,本文就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紡織品出口在“后配額時代”的貿易環境及策略選擇進行了探討。
一、關于 “后配額時代”
紡織品配額是一些發達國家(美國、歐盟、加拿大、土耳其)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制定的限制別國紡織品進口的貿易壁壘,它有悖于世貿組織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原則,也損害了廣大進口國消費者的利益。經過長期的談判協商,烏拉圭回合的《紡織品與服裝協定》規定了自由貿易的回歸期限,經十年過渡期,至2004年12月31日配額將全部取消,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國際紡織品貿易進入“后配額時代”,這標志著紡織品貿易進入自由貿易的新時代。
二、“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品出口的貿易環境
對于中國紡織行業來說,2005年可謂非同尋常。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與服裝貿易協會(ATC)”的規定,全球于2005年1月1日取消紡織品及服裝配額限制,實現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全球紡織品配額的取消使中國紡織業面向一個擴大的世界市場,一個新的發展良機。但國外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空前關注,令2005年后的中國紡織品出口的貿易環境將更加嚴峻,貿易政策更加復雜和嚴格。
1. 配額的取消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紡織品貿易,擴大出口
紡織品及服裝配額的全面取消,有利于發揮我國紡織品業在自由貿易條件下發
揮成本和質量方面的比較優勢,擴大市場,尤其是歐美等原設限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份額,帶來新的貿易機會。事實上,2005年一季度,中國紡織品出口224億美元,增長19.1%,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84億美元,增長24.8%;服裝出口140億美元,增長15.9%。從紡織品出口市場來看,對美國出口35億美元,增長70.5%;對歐盟出口39億美元,增長48.3%。根據有專家測算,2008年,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總額估計可達1000億—1200億美元,在美國紡織品市場所占份額將從11%增至18%,在歐盟紡織品市場所占份額將從10%增至12%,約占全球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額的30%,可以由此新增600萬個就業機會,國內生產總值可因此增長近2%。
2. 配額取消后我國紡織品出口將面臨更激烈的竟爭
配額取消后,我國將失去現有雙邊配額對我已占有的市場份額的保障作用,面
臨全球紡織品出口國的激烈競爭。我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在國際市場中主要面臨兩類競爭:一類是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紡織企業,它們擁有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與我國產品在質量上展開競爭,由于我國紡織業總體科技水平比較落后,在此類競爭中不具有優勢;另一類是與我國生產力水平相當、具有勞動力相同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東盟和南亞諸國、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區各國,以及正在形成的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內各國,它們主要憑借勞動力成本優勢或地理優勢以及紡織品和服裝進口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關系,與我國產品在價格和數量上展開競爭。因此,配額取消后,我國紡織品出口將面臨著這些國家的競爭壓力。
3. 配額取消后利用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隨意設限
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是指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紡織品特殊限制措施)》,即242條款,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如認為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激增對其國(地區)內產業造成影響,可對中國實施為期1年的配額限制。
早在2002年9月,美國紡織品生產商協會(ATMI)就向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當年1月1日才取消配額限制的從中國進口的針織布、手套、胸罩、睡衣和行李箱五種產品重新進行設限。同年10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應美國貿易代表的要求,展開了新一輪“323條款”調查,準備針對可能“激增”的紡織品進口采取措施。調查結束后,美國政府于2003年5月21日公布了對原產于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的申訴程序。此前美國已經在2002年年初,將《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16條補充寫入其1974年貿易法,稱“421條款”,從而為美國重新實行對華紡織品和服裝產品設限鋪墊了道路。在這個基礎上,2003年11月17日美國決定對我國針織布、袍服、胸衣三種紡織品出口設限,涉案金額約4億美元
今年1-4月,中國紡織品全部出口是31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遠低于同期中國整個出口的增幅。在這個階段,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增長了70%,對歐增長45%。2005年5月,美國在一周之內先后兩次宣布對我國主要紡織品實施特別保護措施。此外,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土耳其、歐盟等國也相繼完成對中國出口產品實施特別保障條款的國內立法,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公開宣稱要對我國紡織品貿易實施特保措施。
美歐對我紡織品設限的依據是中國加入WTO報告書里的242條款,但援引242條款應該是有條件的,即要證明中國紡織品確實在美歐存在市場擾亂、存在威脅阻礙貿易有序發展的情況,二者之間應有因果關系。美歐不僅沒向中方提供詳盡數據,而且在這些問題上與中方的看法和分析都有很大差距。美歐僅憑三四個月的數據,就草率對中國紡織品設限,這是完全沒道理也是不科學的。
可見,配額取消后歐美等國會利用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對我國紡織品出口隨意
設限。
4. 配額取消后其他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將成為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主要障礙
配額取消后,發達國家在不能使用配額這種傳統方式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情
況下,除了主要利用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設限外,還大量使用其他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新出現的非關稅壁壘,如、“社會責任標準(SA8000)”。SA8000是全球首個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它關注的是產品的生產者,比如工人的最低工資、工作時間等。目前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等國家內部的政治家、有關媒體、社會組織不斷向政府施壓,要求紡織品服裝出口商在生產過程中不得雇傭童工,要求對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福利進行檢驗。這對于我國不少中小紡織品服裝企業是一個比較嚴格的要求。而且近來,這一標準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跨國公司訂單的附加條件中,因此,“社會責任標準(SA8000)”被認為是我國出口企業綠色壁壘、技術壁壘之外的第三類關卡。
顯然,其他的非關稅壁壘對于我國紡織品的貿易發展不但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而且正在呈現不斷加強的趨勢。
三、“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應對策略
根據對“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品出口的貿易環境的分析,筆者認為主要應采取以下的應對策略:
1. 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服裝和深加工產品仍是國際紡織品貿易的主體,中國紡織企業應繼續把發展紡
織品服裝和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作為擴大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主攻方向。從世界范圍看,紡織品服裝產品的面料、設計、生產和營銷等各環節都出現了新發展態勢。對高檔成衣的旺盛需求刺激著面料制作方面高科技含量的不斷增加。中國紡織品企業要迎合世界潮流,不斷增加產品設計、研發等軟性技術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創立自主品牌。逐漸轉變為以技術為后盾,以產品為依托,以質量竟爭取勝的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新格局。
2. 調整紡織品出口戰略,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
我國應調整紡織品服裝的出口戰略,要由以出口貿易為主轉向貿易與投資并重,
力爭在區域集團內部投資設廠,實現就地生產,就地經營銷售,這樣,利用原產地原則,歐美設置什么樣的貿易障礙都可輕松跨越。
另外,除直接到國外設廠,還可以在國外注冊自己的品牌,讓外國人幫助尋找客戶,推銷自己的產品,這樣可有效回避企業在出口方面的諸多不合理限制,爭取更大區域貿易集團的市場份額。
3.政府完善出口預警機制,企業提高對預警信息的敏感性
建立完善的出口預警機制,不但有肋于減少或防止貿易縻擦,而且能夠在貿易縻擦發生時為企業調整經營策略提供指導。另一方面,企業對政府部門發布的出口預警信息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由于行業協會是非政府組織,能更好地觸及政府硬政策涉及不到的方面,因此,
應更加充分地發揮行業協會的軟作用。在非政策因素影響情況下,行業協會在溝通信息,組織企業應變等方面應發揮更充分的作用。
總之,配額取消是新的貿易時代的開始,它所帶來的全球貿易格局和利益分配的變化是大勢所趨,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應該把握機遇,跨越障礙,克服困難,紡織品服裝出口的發展前景將更加燦爛!
作者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商務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