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福卡經濟預測研究所 來源:中國經營報
今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有望達到80%。在目前,中國的任何問題都不宜放在封閉的國內范圍思考,而要放到世界坐標系內考察。所以我國經濟依賴外貿的現狀在短期內難以調整,能調整的只是變化方式而已。
我國外貿的快速發展可以用一窩蜂、人來瘋形容,似乎一夜之間從一個封閉的古老國家變成為深度開放的現代國家。與中國外貿的突飛猛進相比較,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則是分階段的穩步推進。跨國公司首先在東南亞國家萌芽,到了上世紀80年代,跨國企業開始以合資的形式試水中國,然后變合資為獨資,仿佛扭秧歌,進兩步,退一步。逐漸摸索中國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熟悉在中國經營的潛規則,現在中國外貿的半數以上是由外資企業完成的。但是目前的跨國公司卻是“在中國制造”,在“在中國創造”卻很少。多數是兩頭在外、國內加工的經營模式,這是現階段中國跨國企業的經營特征,這一階段也將會隨時間流逝而進入新階段。
隨著貿易戰的升級,圍繞貿易的外交談判也熱火朝天,但明顯可以看出,外交談判終究是象征性的,其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相反,由于貿易發展規律的階段性演化,隨著貿易量的減少,在外貿領域尋找替身是關鍵的,也是實質性的。這是我國外貿面臨的第一個替代,即在外貿領域內尋找替身,以支撐外貿增長。可以推測,貨物貿易雖有減少,但發展服務貿易卻大有可為。上海近幾年服務貿易發展在全國領先,全年增幅超過國際貨物貿易增幅10.01個百分點;其中進口123.5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67%,超出同期申城貨物進口增幅14.28個百分點;出口121.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67%,高出同期貨物出口增幅4.97個百分點。展望未來,上海服務貿易主要將集中在運輸、咨詢、旅游、專利權使用和特許服務等行業。另外,以服務帶動貨物貿易(如通關、貨代等方面的革新),以完善的服務措施加快貨物進出便利性,從而促進貿易增長。
從中長期看,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必將回落,因為中國的GDP增長難以支撐每年30%的外貿增長率。同時,中國的能源、資源、環境也無法長期支撐高出口。所以在中長期,中國經濟仍然要從出口轉內銷形成以內需為主的發展模式,這是現階段我國外貿面臨的另一個替代。面對這種轉型,國內的消費能力提高是其前提。變出口為國內消費,二十多年來消費率持續下降能否變為上升顯得至關重要。由出口轉為內需,還要面對一系列的新課題:由于發展模式的轉變,這一過程不可避免地面對埋怨、失意與部分企業破產;外貿變成內貿還會造成結構性失業;內需長期不旺,如何接盤也是一個重大課題;國內市場面對巨量商品消化問題,這對國內物流、批發零售、結算等又是一個課題;另外,這些年推動外貿增長的外資弱化,國內民資如何接盤也是一個課題。
中國外貿面臨兩大替代,具體的替代方式和替代途徑會因時因勢而異,但關鍵是認清外貿形勢面臨的替代拐點,最危險的是因沒準備“里外不是人”:對內——因產品價格低廉造成企業、勞動力所獲得的收入低微;對外——遭遇圍追堵截而四面楚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