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退還全部房款,‘你等于白落一套房子’。優越的位置,完善的設施,壯美的建筑,使金運大廈成為中外客商投資、商住的黃金寶地。地面鋪砌花崗石、高級地磚,高級吊頂……5A級智能化管理”。這一美麗的承諾至今已經10年了,但業主們現在進駐的還是徒有其表的爛尾樓。
□經濟視點報記者 王海圣 楊 霄 實習生 王延鋒
7月27日下午4時許,一群人走出鄭州市金運大廈,隨即散開。
這群人全部是金運大廈的業主。按照計劃,他們或幾人一組或單獨行動,分頭向有關部門呈送舉報材料。
舉報材料上,業主們摁下了近百個指印。
這群業主購買并入住金運大廈10年,但卻掉進了一個陷阱——房子遲遲不能完工,虛假合同纏身,辦不來房產證。
“我們相信了他們的宣傳”
金運大廈位于鄭州市“二七商圈”,距鄭州市標志性建筑——二七紀念塔不足百米,屬黃金地段中的“黃金地段”,可謂占盡地利。
《經濟視點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金運大廈的開發商——河南金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運公司)是由河南省食品公司與香港一家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
“當時簽訂的合同是港方出資330萬美元,為大股東;河南省食品公司以地皮入股,為小股東。港方派出董事長,河南省食品公司派出總經理。”河南省食品公司紀檢書記陶新卓介紹說。
金運大廈立項于1992年,于1993年開始建設,1995年始售樓花,1996年“建成”。其中1~6層為商場,總面積約1.66萬平方米;7~29層為寫字樓,總面積約3. 4萬平方米,共398套,售價從每平方米4000元~5200元不等。
當時,金運大廈的宣傳頗具誘惑力。業主提供的一份《金運大廈宣傳書》顯示,金運大廈廣場由合資企業河南金運房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優越的位置,完善的設施,壯美的建筑,使金運大廈成為中外客商投資、商住的黃金寶地。地面鋪砌花崗石、高級地磚,高級吊頂……5A級智能化管理”。
在售房方面,金運公司宣傳了兩種購房方式。其一是屬于寫字間的“雙回報”方式,分別是“8年回報”、“5年回報”,即購房者購房滿8年或5年后,金運公司將返還所有購房房款,購房者“等于白落一套房子”。其二是 “以租代購”,即出資人先付部分房款得到產權,由金運公司代為租賃經營抵扣其余房款,直到扣完為止。
《經濟視點報》記者經調查了解到,從1995年至今,金運大廈1~6層的商場共售出了56套,面積2210平方米,7~29層的寫字樓共售出了162套(大戶型、超大戶型),面積約3.03萬平方米。其中出價最高的業主為楊夕鳳,價格是每平方米5200元。
“我們相信了他們的宣傳。這個大樓在當年是與裕達國貿齊名的,即便是沒有‘雙回報’,在這里置業也是有發展前景的。但這里現在還是個爛尾樓!”業主王耿華說。
金運大廈占盡地利,積10年之久卻未能完工,業主拿不到房產證,許多人因此走上維權之路,“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情況是商場與寫字樓業主共有110余戶到法院起訴。”王耿華說。
"這就是一座爛尾樓"
“這就是一座爛尾樓!我們是相信法律的,我們沒有拉繩攔路。”王耿華的言語之中透出了義憤,也表示出了理性。
但積怨終于在2005年6月2日爆發了。
當日,鄭州市二七區消防大隊在金運大廈檢查時發現,隨意抽查的第17、19層,竟然沒有安裝自動噴淋系統,干粉滅火器的有效期截止到2005年1月,樓梯間的消防栓內既沒有消防水帶也沒有消防感應開關,里邊堆放的竟是一塑料袋垃圾和一雙破皮鞋!而且樓道缺少照明設施,一片漆黑,一些沒有門的寫字間竟然成了廁所,所謂的5A級智能化寫字樓除了電梯還行以外,其余還都是“沒皮沒臉”的水泥框架,存在重大消防隱患。
二七區消防大隊立即要求金運大廈樓上所有住戶限期全體搬遷。
要求全體搬遷的命令無異于捅了“馬蜂窩”。王耿華的說法是,“這里還居住著差不多60戶業主,都在正常辦公。如果搬遷了,損失誰來賠償?大家伙兒一下子急了!”
其實就消防問題,金運大廈多年來屢被勒令整改,后來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業主們認為,今年金運大廈沒能抗住,或許與火車站地區某小商品城失火有一定關系。
指望金運公司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事情了。6月19日,在幾名業主的召集下,金運大廈首批75名業主聚到一起,召開了首次“業主動員大會”。7月5日,他們再次召開了第二次動員大會,確定成立金運大廈業主委員會,并推選出了業主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這樣更有利于與開發商進行斗爭,我們準備自己想辦法把金運大廈盤活”。
許多業主坐到一起,金運大廈一些駭人聽聞的問題由此被完整收集。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金運公司在很多方面涉嫌欺詐。”自稱曾經對金運公司有過長時間深入調查的業主邵方蘇對《經濟視點報》記者說。
業主們經過調查發現,金運大廈的問題太多,比如虛假合同、一房多賣、房管局沒有備案、虛假宣傳、轉移房產等。
“開發商與業主簽訂的合同簡直就是不負責任,有的合同上寫1996年投入使用,有的寫1997年投入使用,有的是2001年投入使用。我是1998年9月初簽的合同,投入使用時間是1998年12月份。”王耿華說。
虛假合同和沒有在房管局備案,是金運大廈業主們格外頭痛的一個問題。
眾所周知,任何開發商銷售房產都需要使用正規的合同書,并在房管局備案。
但金運公司銷售的許多房產,大部分沒有備案,其中商場只備案了2戶,54戶未備案;寫字樓共售出162套,其中大半也未備案。
7月27日上午11時許,《經濟視點報》記者向鄭州市二七區房管局物業科求證了解到,金運大廈已經銷售的很多房產確實沒有在房管局備案,屬于欺詐行為。
“開發商在暗箱操作,我們業主根本就想不到。背著房管局,他們復制了領取的正規合同,手寫編號。這就等于金運公司領了10套合同,卻銷售了50套房子。”業主們說。
而不在房管局備案,為業主今后辦理房產證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經濟視點報》記者經調查了解到,10年間,金運大廈先后共有110余戶業主到各級法院起訴,而開發商自稱已沒有房產也沒有錢,無法賠償。
“他們在造假,從2002年起,金運大廈的房子就賣不動了,21~29層的房子還都沒有銷售。”業主說。
但是,奇怪的是,明明還沒有銷售的房子,后來竟然都有了新主人,其中單是22層就被一個人買走,而且有備案。就此問題,業主們曾當面質問過金運公司的高層,被告知“剩余的房子全部被河南省食品公司內部收購了”。
金運大廈的業主們認為,這是一個轉移資產的計謀,目的在于讓法院查扣不了房產。金運公司方面不承認是有意轉移房產,只承認是內部人員集資認購。
“從22層到29層,除漯河雙匯集團購買的26層之外,其他的房產我們都提出了質疑,何況集資購房為何要登記在個人名下?他們花了多少錢購買房產?對這些問題,金運公司的老板一個也解釋不清楚。”王耿華說。
就此,《經濟視點報》記者向河南省食品公司紀檢書記陶新卓復求證時了解到,河南省食品公司已經數月沒有開工資了,員工的景況都很窘迫,“工資都開不下來,怎么集資買樓?”
業主巴長明告訴記者,業主們曾要求金運公司公開賬目、接受業主詢問,遭到了金運公司的拒絕。業主們提出質疑,金運公司就是在“空手套白狼”,恐怕賬目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港方投資,大樓建設資金全部靠銀行貸款和業主的購房房款,金運公司的回復是“這個你們沒有知道的必要”。
“我們發現又上當了”
7月5日,金運大廈的業主們召開第二次動員大會,業主李煜升做了發言。
“10年了,廣大業主和商戶,為了爭得合法的權益做了大量的工作,有起訴法院要求退房賠償全部損失的,有保留房產單要求賠償損失的,有不得已自己墊資裝修入住和辦公的,還有一些收入低微的業主坐等命運安排的。我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我們換回了什么?”李煜升的發言使許多人聲淚俱下。
李煜升提出:“只有團結起來,成立金運大廈業主委員會,共同維權,這樣業主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重新啟動大廈。”
金運大廈的業主不想坐以待斃,他們決定找開發商討回公道,但這時候他們才發現,港方已經不知所蹤,能找的只有河南省食品公司,于是,河南省食品公司成了他們的目標。
但接下來得到的確切消息,使業主們瞠目結舌——金運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經注銷了。《經濟視點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已有相關部門就金運大廈的問題展開了調查,金運公司2002年已被注銷的情況已得到確認。
“他們公司都注銷了,卻一直還在收著我們的物業費、水電費。”業主說。
但尋找河南省食品公司的負責人,同樣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么找不到,要么找到了他們就說,‘你們想咋著咋著’。他們完全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是要錢沒錢,要房產沒房產。”王耿華說。
7月10日,金運大廈20名業主趕到河南省食品公司,將河南省食品公司老總劉承信與副總郝鳳奎堵在了辦公室。經過3天的艱苦談判,最終達成了8項條款:
第一,收據換發票的問題。當時金運公司售房全部開具的是收據,沒有人拿到發票,經業主要求,河南省食品公司寫了個條子,承諾3天內換發票。
第二,金運公司欠大廈兩名業主50萬元的工程款,當時抵押成了房款,需要補發票和收據,河南省食品公司同意補發。
第三,有些業主準備裝修,但金運公司不給供電,必須馬上供電。
第四,解決了3個業主的“雙回報”問題,分別是白敏、張紅霞、楊夕鳳,他們原先買了上百萬元的房子,由于開發商沒有現金,各賠償一套與原購房面積相等的房子。
第五,解決了一家商場“以租代購”的問題。按金運公司要求該業主買了一套60萬元的房子,當時交了30萬元,另外30萬元以幾年的租金充抵房款。這么多年過去了,房子一直沒有交工,而這完全是開發商造成的。經協議,河南省食品公司給他開了一張60萬元的收據。
第六,讓河南省食品公司簽字同意成立金運大廈業主委員會,并且蓋了公章。
第七,洛陽中院查封了一些樓層,其實有些開發商已經買過了,要求開發商遞交案外異議書,就是這個房子是開發商銷售過的,不能隨意拍賣。河南省食品公司同意遞交案外異議書。
第八,要求開發商公布現有的情況和隱瞞的問題,提供業主委員會所要求的資料,河南省食品公司提供了一些東西,比如拖欠巨額工程款問題。
談判頗有成果,但業主們很快發現,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談判結束次日,我們就發現又上當了!比如收據換發票,承諾的是3天之內換,但第二天河南省食品公司的老總就再也聯系不上了,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手機關機,在他家門連守幾天也沒有任何動靜。”業主們說。
謎底待解
思前想后,業主們越來越堅信:金運公司存在重大問題。
最大的質疑就是懷疑建筑款項去向不明。金運大廈業主調查了解到,在資金來源上,開發商的售房款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靠土地在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貸款1700萬元,從中國工商銀行洛陽分行貸款1000萬元,再加上洛陽春都集團和漯河雙匯集團的投資不低于3000萬元,這樣開發商籌集的資金總額接近2億元。
7月29日上午,《經濟視點報》記者專程趕到河南省食品公司采訪。
陶新卓介紹說,按所簽合同,港方的投入是330萬美元,實際到位185萬美元,他們又買了個電梯,加起來不到250萬美元;河南省食品公司除去地皮之外前后投入了3000多萬元人民幣。如此,加上在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貸款的1700萬元,從中國工商銀行洛陽分行貸款的1000萬元,賣樓花銷售的1億元,保守估計應該有差不多1.8億元人民幣。
“開發商報的建設費用是1.78億元,但根據有些知情人士說最多花了1.3億元,這個差價是怎么回事?誰能解釋清楚?”陶新卓也是一肚子疑問。
事實上,金運公司有著另外一筆數額巨大的欠賬。
7月12日,金運大廈的業主們想方設法留下了一張有著金運公司常務副總郝鳳奎親筆書寫并簽名的賬單。該賬單顯示,目前金運公司共欠工程款2060萬元,欠職工工款260萬元,欠河南省食品公司845萬元,欠洛陽春都集團500萬元,另有其他各種欠款達數千萬元。
“我們核算過,1億多元完全可以把金運大廈蓋好,那么,開發商弄來的那么多錢去哪兒了?為什么不把我們的房子蓋好?欠別人的錢為什么不還?”業主們質疑。
建設金運大廈到底花了多少錢?開發商籌集到的錢和所欠的錢到底有多少?就此,河南省食品公司辦公室李主任說:“這個事情只有極個別人能說清楚,并且只有到了一定的場合才能說清楚。比如進入了司法程序。”而要想找到具體負責人,也只能是在進入司法程序之后。
這期間,依照金運大廈業主提供的號碼撥打金運公司有關負責人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或關機。
事實上,隨著業主態度的日益強硬,金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已經很少再露面。據李主任說,現在的金運公司老總是第二任,“前一任總經理已經因為經濟問題被抓了。”
除此之外,河南省食品公司相關人士不愿再多說什么,“留著法庭上說吧”。
金運大廈的業主們質疑的還有另外一個資金問題。
2001年間,鑒于沒有資金盤活大樓,金運公司在金運大廈的規劃綠地上蓋了73間門面房(即現在的光彩市場的部分攤位),決定慢慢收租蓋樓。
“開發商提供的賬面上顯示每年收租148萬元,而我們經過調查,73間門面房每年的租金遠不止這個數目。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是,開發商提供的票面收租是每間房每月1500元,我們了解到的卻是每間房每月收租4500元,其中有3000元的差距。這個錢又去了哪里?”王耿華問。
更讓金運大廈業主們氣憤的是,即便按照每年73間門面房的租金148萬元計算,2001年至今已經4年多時間,也該有590萬元。而這些錢也沒有用于金運大廈的后續建設,去向不明。
“我們也是受害者。金運大廈沒有蓋起來,河南省食品公司也被拖垮了,由于前后多次追加投資,樓卻不見效益,我們現在窮得開工資都緊張。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也希望盡快進入司法程序。”李主任說。
據介紹,為保護自身權益,金運大廈業主委員會已經聘請了律師——河南開達律師事務所的郭新治律師。郭律師說:“就目前掌握的資料看,不僅涉及民事糾紛,而且可能還涉及經濟犯罪。”
迄今10年之久,金運大廈的謎底應該到了大白天下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