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齊中熙)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600種主要消費品和300種主要生產資料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部分產品供過于求的矛盾整體呈現加劇趨勢,特別是鋼鐵、電解鋁等產品供過于求的矛盾比較嚴重,出現了價格下跌、庫存和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的現象。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
產能過剩、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是導致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上半年,我國鋼鐵
生產呈高增長態勢:產粗鋼16486.37萬噸,增長28.25%;鋼材17311.89萬噸,增長25.91%,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突破3.3億噸。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由于總體產能增長過快,上半年粗鋼產量凈增加3631.6萬噸,為歷史同期的最大增量。4月份以來產大于需的矛盾開始顯現,5月份表現尤為突出,總體呈現供大于求。
電解鋁也面臨著同樣的壓力。資料顯示,我國電解鋁產量2002年達到444.7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鋁國;2003年生產能力達到800多萬噸,遠超當年500萬噸左右的消費能力。經過調控之后,2004年電解鋁產量仍高達667萬噸。
產品結構性矛盾是造成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的另一原因。羅冰生指出,分析上半年鋼鐵生產情況可見,雖然品種結構調整逐步加快,但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國內生產量大于國內市場需求量,即自給率大于100%的品種有線材、螺紋鋼、棒材、大型材、特厚板、厚板、熱軋窄帶鋼、冷軋窄帶鋼、無縫管、焊管等品種;國內生產量小于國內市場需求量的品種有電工鋼,國內生產的市場自給率只有63.5%、鍍層板61.8%、冷軋薄板卷67.8%。
國際市場鋼材價格下降也對國內市場造成壓力。國際市場鋼材綜合價格去年10月以來平穩回落,今年6月末降幅15.88%。
此外,羅冰生還說,我國多數鋼鐵企業鋼材銷售方式不利于市場的穩定,重點企業直供銷售的比重不到21%,通過流通環節中間商銷售的比重卻高達61%以上,中間商的行為對市場價格影響大。國家對鋼鐵業的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出臺后,由于對政策的積極意義缺乏了解,市場出現等待觀望情緒,中間商盲目拋售庫存,加上人為的炒作因素,助長了鋼材市場價格下跌。
羅冰生認為,上半年國內鋼材市場先升后跌,出現較大波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回調特點,下半年鋼鐵價格會有小幅波動但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其理由如下:
一是今年6月底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總體處于高價位運行區間,由于鋼鐵生產成本上升的支撐,不可能出現前些年鋼材價格過低的情況;
二是今年以來,國際和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指數呈現同步運行、兩者差距不斷縮小的狀況,有利于緩解國際市場鋼材降價對國內市場的壓力;
三是從下一步的發展態勢看,我國國民經濟仍處在穩定較快發展時期,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不會出現需求大幅下落的情況,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是否波動,關鍵要看鋼鐵生產量和進口、出口的增長能否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