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瞭望東方周刊:萬人爭讀的假書是如何出爐的(3)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1日 10:12 瞭望東方周刊

  國有資產流入書商口袋

  “一邊是圖書市場琳瑯滿目,一邊是讀者總感覺找不到好書,偽書假書時有出現。這種市場不對稱情況必須通過加快推進出版體制改革予以解決。”全國“兩會”期間,民進中央副主席嚴雋琪委員公開呼吁。

  由于偽書多是暢銷書的跟風之作,往往有良好的市場銷量,跟投下大量人力物力的正規出版物相比,在市場反應方面,“性價比”無疑也更好。這就形成了書商、出版社、書店皆大歡喜的局面。

  “一些出版社的編輯部并不主動研發和策劃符合讀者口味的、社會價值高的圖書,而是依賴書商的市場敏感。發行人員的素質普遍低,一般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回款快、完成指標順利的書就被大肆推介,而一些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精良圖書卻被拒之門外。”李湃說。

  一位出版界人士說到為何出版界參與做偽書時坦言,“現在圖書市場不好,成本太高,出版社和編輯就樂于做一些容易見效益的書。而且現在做原創圖書吃力不討好,捧出來的作者不講信譽,出了一本書立馬跳到其他出版社或者坐地起價。”

  李湃認為,出版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也是目前書市缺乏規范的一個瓶頸。

  據了解,2003年出版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為34.25%,其中初級通過率為26.87%,中級通過率為36.06%,約通過3200人,通過率略低于2002年。

  “2004年上半年出版資格考試通過率也不能讓人滿意。從中可以看出出版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面對偽書市場的猖獗,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同流合污。”李湃說。

  “出版社還不能實行真正的領導負責制,因為處于事業單位向企業單位的艱難過渡中,存在很多細節問題。”被采訪的出版社人員認為轉制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從不適應市場到一味追求市場的兩難。

  某著名出版社的一位編輯認為,出版社的資源、利潤分流到書商手里,實質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一些出版社設立社外編輯部,給該部門一定數量的書號,要求他們回饋出版社多少萬的利潤,其余的一概裝進書商的腰包里。編、印、發的流程完全掌控在外,三審三校的發稿要求被拋在九霄云外。于是市場上就會出現一些編輯質量低下、內容大同小異的跟風書。看到哪本書賣得火就上哪個項目。”

  “打假”之艱與法律漏洞

  楊鵬博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們得到反饋,在王府井書店已經有150余種偽書下架了。但是在福建等地,這樣的偽書仍然熱銷不斷。“這100多種公布的偽書還只是我們通過有限的調查發現的。”

  “公認的事實和法定事實是有差距的,沒曝光的還多著呢。”李湃說。

  據了解,現行出版方面的法規沒有針對“偽書”的制約懲治條文,站出來打偽的人雖然較以前多了很多;但從現行法律而言,“偽書”不是非法出版物,商家未必響應打“偽書”。

  “即使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這本書的作者‘余世維博士’是個并不存在的河南人,這本書的序言是一個并不存在的哈佛教授托馬斯寫的,但這些不能談,因為與侵犯知識產權無關。”姜汝祥說。

  “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對付假書,假書怎么鑒定,由哪個部門鑒定,是工商、著作權機構,但什么樣的人才有權利申請鑒定。現在個人不行,鑒定過程困難重重,行業內部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認定:法律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曾經歷過艱難“打假”過程的李湃認為有關法律必須盡快完善。

  “很多書沒有作者身份證明和著作權證明。如果發生侵權行為,還不能以法律起訴。因為無法認定這是偽書,而且原告主體缺失。”

  李湃說,“用更積極的態度打擊偽書的真正目的是要真正占領市場。就算偽書下架了,不好好做真書,還是有書賣不好。”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假書新聞 全部偽書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