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懼對存續期大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4日 15:27 《中國企業家》 | |||||||||
本身效率受到質疑的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為投行,很可能只是找到一個茍活的理由 文/本刊記者 葛 清 對于專門跟不良資產打交道的中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剛剛過去的2004年也許是一個真正“麻煩”的年份。這一年,國家審計署共組織18個特派辦對4家資產管理公司及
2005年1月5日,全國審計工作會議披露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些資產管理公司財務管理松弛,虛報、挪用回收資金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采取虛報冒領、截留收入、虛列費用等手段,套取資金用于發放高額工資及獎金補貼等。初步統計,已發現案件線索38件、涉案金額67億元。很可能是基于這次審計結果,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將面臨成立5年以來最嚴厲的一次整頓。 “麻煩”還不止于這些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關于資產管理公司向外資機構“賤賣”不良資產,使得后者可以很輕易地通過再次轉手,牟取高額利潤的指責便不時傳出。有業內人士甚至將之指斥為“崽賣爺田不心疼”的行為。 從1999年成立伊始,接過了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就扮演了“壞銀行”的角色與之相對應,四大國有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得到改善,成為“好銀行”。不過,這種與生俱來的“壞”完全是政策因素所致,與現在它們面臨的窘境似乎有很大不同。 外資機構“空手套白狼”? 2004年之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一直充當著不良資產批發商的角色。以管理不良資產規模最大的信達為例,1999年它接收了建行、國家開發銀行的首批不良資產,涉及6萬戶、10多萬筆;2004年收購中行和建行的2787億元可疑類貸款,涉及23萬筆、18萬戶。為在規定時間內處置完不良資產,資產管理公司對大部分的壞賬難以實施追索,主要采取打包批發的形式出售。 其實,外資參與不良資產處置的問題雖被廣為關注,但實際上其參與程度并不高。普華永道提供的資料表明(見附表),自2001年12月到2004年11月的3年間,包括已經完成收購和簽約待準的交易,外國投資者共從中國收購了面值60.16億美元(合498億人民幣)的不良資產。其中,直接從建行和中行收購不良資產面值為23.13億美元,從4家資產管理公司收購37.03億美元。外資從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的不良資產僅占資產管理公司已處理的不良資產的4.54%。 幾年下來,外國投資者仍然在抱怨法律和金融系統透明性不夠,認為這客觀上限制了外資機構對中國不良資產的投資。國家外匯管理局2004年年末發文,旨在推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外資處置不良資產的進程,保障交易各方的利益。但是與政策導向相反,外界對于交易價格質疑的聲音卻越來越大。 數據表明,在新興的不良資產市場,平均回報率大都在25%以上。外資在中國不良資產市場上,大部分投資年收益率超過25%。據悉,未來3年內約有外資100-150億美元(可望占20%-30%的市場份額)準備投入到中國不良資產市場,他們預期的年均收益率為21%-30%,回收期為2-3年。而2-3年累計的收益率往往要求在60%-100%之間。看來,人們對外資在中國不良資產處置中獲得成倍收益的指摘并非空穴來風。 此外,由于不良資產買賣需要經過財政部、央行等相關機構的審核,交易正式完成時間遠遠滯后于協議,且交易大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因此,外資機構用于收購不良資產的資金占用的時間很短,甚至在正式交易未完成之前,外資就已經通過拆包轉賣獲得凈現金流。這樣的情況下,外資基本實現了“空手套白狼”,資金收益率高得驚人。 另外,飽受詬病的一點是,很多外資機構并未按照政府處理不良資產的初衷去追索貸款或追加投資,而是轉手拆散或重新組合后倒賣給下一下投資者,以倒手的方式從中賺取差價,扮演了“零售商”的角色。至于不良資產在處置過程中是否被實施了有效的整合、是否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整個社會的福利,則難以被顧及到。據悉,摩根士丹利從華融買到的資產幾乎全部在一兩年內又賣給了資產所在地的中國投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與欠款人有密切關系,至今連一個所謂的追加投資項目都沒有。可以想像,消除不良資產帶來的金融風險,遠遠不是把它從統計數據欄核減那么簡單。 針對“賤賣”的指責,信達公司的黃志凌、王海軍認為,一般來講,在不良資產處置初期,外界對風險評估會明顯偏高。而外資的蜂擁而入將加劇市場的競爭,并且隨著外匯制度的變革,投資透明度的提高,資產管理公司的風險會相應降低。外界亦普遍認為,二次剝離的不良貸款質量將優于1995年之前形成的第一批不良資產,因而現金回收率的提高是很有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