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石油供與求:癲狂與迷亂(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4日 15:45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有動靜,但遠非革命 2004年12月11日,中國成品油零售大限來臨,跨國石油巨頭挺進中國成品油市場的勢頭又開始涌動。
英國石油、殼牌、埃克森美孚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的合資加油站項目,在經過三年的漫長等待之后,終于在這一年最終落地。法國道達爾公司也正式與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簡“中化”)結盟,決定以200個加油站來試探華北等北方市場。 在蘇州等江蘇幾個中心城市,2004年秋天,黃紅色調的帶有中石化和殼牌雙標志的加油站,已經正式開始啟用。而在廣東,綠色的英國石油標志早已經不再新鮮了。 但民營加油站遠沒有這么樂觀。2004年11月,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正式成立,民營的力量首次以整體形象登上了舞臺,也頗贏得了一些喝彩,但要真正與國家石油公司角力,實力仍相去甚遠。1998年整個石油石化行業的大重組之后,地方煉油廠和獨立的成品油批發分銷渠道在政策高壓和兩大石油公司的軟硬兼施之下,已經基本喪失了生存空間。 從2004年1月1日起,國營貿易的成品油進口配額已經取消,但貿易權的壁壘仍然高企,對于非國家石油公司的市場參與者而言,通道仍然過于狹窄。 在這個基礎上的成品油零售市場,對于民營資本而言,也注定是一場相差懸殊的對話,以及一次緣木求魚式的開放。 一位民營加油站的經營者半開玩笑地對《財經》說:“我們是永遠的弱勢群體,政策上競爭不過幾大石油公司,資金上又無法與外國公司抗衡。” 在中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被窒息到如此地步,全中國七萬多座加油站,幾乎牢牢控制在中石化和中石油手中;不管是以直接手段還是合資、特許、資源控制等間接手段。不僅業外勢力無緣置喙,就連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和中化這兩家國家石油公司,也被嚴重地邊緣化了。 一種說法是,一旦兩大石油公司喪失終端控制權,讓外資掌握,將危及中國的能源安全。 但這種說法面臨著無法克服的困難,那就是,你拿什么來證明中石油、中石化天生就比中海油、中化以及民營資本更加“愛國”或者退一步說更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為什么掌握在后者手中,就會不可避免地危及國家安全? 2000年之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先后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當時的說法,是為了把國家石油公司變成真正國際化的企業。但幾年之后,潛臺詞卻變成了對海外投資者強調利潤承諾,對國內消費者卻強調國家屬性。 經驗表明,當上市成為一種新的與政府以及全社會博弈的工具時,我們就必須超越這個層面,來考慮建設一個新的石油市場結構。 要消除內在的沖突,政府應該致力于國家石油公司的股權多元化,重新理解其使命。設立國家石油公司的目的,長期來看,應該是為了保持對國內資源及市場的控制,而不是片面地獲取高額利潤,因為這些利潤都是有代價的。 2003年,中石油的利潤接近700億元人民幣,以2004年的油價來估計,幾大石油公司的利潤當更為可觀。但又有誰計算過,中國整體經濟為此承受了多大的重負? 封閉、分割和部門化的“石油利益”,在中航油事件中也有表現:已經上市的三大航空集團無權自行采購和進口航空燃油,要知道,這個成本幾乎占了航空公司總的運營成本的四分之一。 惟一被國家民航總局認可的渠道,是中航油的母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當貿易公司的存在只是簡單地基于一種政策投機的時候,難道惟一的出路,就是市場投機? 不應把石油衍生貿易過分“道德化”,自上世紀80年代問世以來,它實際上只是市場工具而已。在航空燃油領域,美國西南航空就通過套期保值機制受益匪淺。問題只是,我們是通過怎樣的機制人為放大了這一風險,并且最后收獲了中航油(新加坡)“丑聞”? 推進國家公司的改革,不應因石油供需緊張半途而廢,更不應簡單地通過固化內部壟斷來抵御可能的外部沖擊。 把市場的還給市場,即使不是全部,哪怕短期之內難免痛苦和不安——2005年的進退,注定仍將灼痛我們的神經。 石油時代的終結? 每當石油危機到來的時候,我們總會樂觀地預測,或許石油時代的終結就會到來。 普通人可能很難想像現代社會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尤其是在20世紀下半葉,全球超過四成的能源供應,都來自這種主要成分為碳和氫的“黑色液體”。 此時,距離人類對石油的工業化開發,才剛剛過去了不到150年的時間。我們對其越依賴,就越惶恐,這是天性。但是究竟什么可以減輕我們對石油的依賴呢,這是一個難題。 太陽能、風能以及潮汐能的開發,雖然在局部地區已經商業化,但由于成本以及受各種自然條件的限制,短期之內或許會在發電領域有所成長,但在30年內,恐怕都難以成為主流。 核能呢?自從上世紀50年代之后,人們一度對其產生幻想,不過,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災難性核泄漏事故之后,全世界都認識到,它比石油更令人惶恐。雖然在中國,核能發電仍處在大發展時期,但在全球范圍內,衰退的勢頭已經難以阻止。 另外一種可以幻想的終極能源,是核聚變發電,就是在地球上模擬太陽的燃燒機制。它的燃料直接取材自海水,它沒有放射性污染,它不需要龐大的防護層,一旦這一能源得以開發,按照全球目前的能源消費水平,滿足數十萬年的需求都相當輕松。 如果說它還有什么缺點的話,也許就是目前還無法預測它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實現。美國能源部曾經希望,在2010年前后獲得突破,但現在來看,很可能要推遲到2030年,甚至2050年前后,才能看到曙光。 至于所謂的“氫能”經濟,很遺憾的是,氫能并非一種初級能源,而是二次能源,它需要解決的問題,幾乎和它能夠解決的問題一樣多。 但幸運的是,人類目前至少還有1萬億桶左右的石油儲量,可以支持這場漫長的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