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
馬紅漫專欄
近期受天然氣漲價傳聞影響,部分地區居民開始排隊囤氣。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專門公開辟謠。然而,主管部門的安撫之聲尚余音繞梁,長春市民用天然氣便開始提價,漲幅高達40%。天然氣消費具有剛性,民眾及各生產部門對其價格敏感度較高,是為行政主導終端售價模式由來已久的重要原因。然而,發改委穩定總體物價水平與地方漲價訴求之間的偏差表明,天然氣價格亟待通過市場化改革予以厘清。當然,對于改革發軔之初資源品價格波動給民生利益帶來的沖擊,行政部門有義務出手呵護。
目前中國天然氣價格是由出廠價、管輸費和城市管網費三部分組成,除個別試點城市外,前兩個環節價格受中央政府統一調控,終端售價則由地方調節。行政部門以一己之力難以實時切中市場脈搏,在穩物價的管控思路下天然氣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此前基于天然氣進口成本與運輸成本走高等原因,國家發改委曾在2010年先后調整管道運輸價格與出廠價,但事實表明這一調價未能到位。以西氣東輸二線進口中亞天然氣為例,2012年前三季度平均不含稅到岸價格為2.48元/立方米,但國內天然氣出廠價僅為1.1元/立方米,每立方米虧損超過1元。應當指出的是,天然氣扭曲的價格機制表面上壓低了社會產品出廠價格,但卻在實際上抑制了廠商的供給意愿,慫恿了高耗能產業的肆意擴張,從而導致諸多不經濟現象。數據顯示,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平均為30%左右,而中國這一數據僅為4%左右?梢,正是價格失序緩滯了天然氣對傳統煤炭資源的替代步伐。近期肆虐的霧霾高污染天氣正在發出警示,以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速最終會得不償失,只有發展綠色經濟才具有長久生命力。恰因此,天然氣價格改革已然如箭在弦上,行政身影須盡早從定價環節淡出,讓位給市場力量自發調節。
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氣價格改革關乎國計民生,理當獲得民意的充分理解與支持。針對坊間將價改與漲價等同的誤解、輿論對市場機制能否全方位覆蓋的質疑,決策部門有必要未雨綢繆地做好相關工作布局。
回顧此前資源價格調整,“逢聽必漲”現象司空見慣,加劇了民眾對能源價格改革的抵觸心理,以至于天然氣價改消息會立刻引發居民集體囤氣行為。而公開能源品供給成本、內部運轉機制等信息并廣泛接受民意反饋,或許可以消弭這種恐慌情緒。其實,天然氣供給鏈條的價格傳導機制極為不暢,在進口氣源和長輸管道在虧損或微利的同時,大部分城市天然氣經營公司卻坐享厚利。例如北京市天然氣集團2012年盈利高達21.3億元,同比增長13.3%;上市公司深圳燃氣同期凈利潤為5.28億元,同比增長30.37%。那么天然氣漲價因素是否能通過供給部門內部予以消化,而非簡單轉嫁給終端用戶?是否能通過內部管理挖潛減少既有虧損幅度?這些關乎是否需要漲價、漲價合理幅度應該是多少的核心信息應當公之于眾,只有在信息對稱的語境下,各種質疑之聲才可能獲得滿意解答。其間,即便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因天然氣價改而受到波及,相關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也容易落實到位。
顯然,能源價格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漲價,而是要抑制壟斷、行政過度干預等非市場化因素蔓延,通過競爭破解價格定位難題。就此而言,天然氣價格改革走向成功的一大前提就是要營造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氛圍。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天然氣等資源品供給市場已實現生產廠商眾多且與管道公司分業經營,供給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但目前中國天然氣上游勘探與生產壟斷氣息濃厚,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承擔,三大巨頭共占到全國產量的95%以上,特別是中石油一家的產量就占70%以上,而天然氣中游的長輸管網也主要由這三大巨頭經營。未來只有全面降低準入門檻,實現各路資本公平競爭,才可能倒逼供給方強化內控、成本透明、讓利于民。
在信息對稱、競爭充分的語境下,天然氣價格改革才可能更加順暢和徹底。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