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首都藍天計劃:治霧霾需解燃煤之疾

2013年03月25日 05:1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要發展,還是要藍天?

   其實二者并不是天然的矛盾體。“首都藍天行動計劃”力爭用十年時間,使首都大氣污染排放總量再下降三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對霧霾的兩大成因之一——燃煤消耗(另一大原因是汽車尾氣排放)的調查過程中發現,相關部門對此早已有所行動。尤其是供熱燃煤消耗,有望在未來兩年大幅度削減。

   首都藍天,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對于經歷了多次霧霾天氣的首都市民而言,“首都藍天計劃”無疑讓人萬分憧憬。

   今年“兩會”期間,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聞發布會中透露,目前北京正在聯合環保部、科技部,著手制定實施“首都藍天行動計劃”,力爭用十年時間,使北京的大氣污染排放總量再下降三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該計劃向北京市科委證實,得到的回復是目前并沒有報道計劃,而北京市環保局則對于該計劃表示并不知情。

   不過,從北京市的環境治理上來看,有專家表示,治理污染,燃煤肯定是其中重要一部分。記者在調查了解北京的燃煤情況時發現,其在能源結構調整中已經開始展開大動作。

  供熱年耗煤約500萬噸

  近年來,隨著鋼鐵、水泥等重污染企業相繼搬出北京城區之后,供熱用煤排放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

   據了解,2010年,北京市燃煤消費總量達到2635萬噸,北京市政市容委供熱辦主任王愛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近幾年北京市供熱耗煤約是500萬噸/年。”

   2012年5月,北京發布的《加快壓減燃煤促進空氣質量改善的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在原“十二五”規劃燃煤總量削減到2000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到1500萬噸,相當于五年累計削減燃煤總量1135萬噸。到2020年,全市燃煤總量再削減500萬噸,進一步降至1000萬噸以內。

   這意味著,北京市的供熱燃煤也需要同步下降。據2011年12月印發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供熱發展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顯示,2015年,供熱用能需求中,煤炭需求為283萬噸標準煤(不含電廠發電用煤)。另外,記者從北京市熱力辦了解到,北京市2010年和2011年供熱面積分別為6.8億平方米和7.0億平方米,燃煤鍋爐房供熱比例分別為31%、28%,下降明顯。王愛民告訴記者:“根據北京市規劃,到2015年底,我們的供熱面積達到8.5億平方米,燃煤的比例還將進一步下降。”

   據了解,北京市的小鍋爐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之前基本上都改造完成了,奧運之后北京市主要著手改造區域內的大型鍋爐房。目前市區還有一定的燃煤供熱,按照改造規劃,到“十二五”末基本上就全部改造完成。

   王愛民表示:“到‘十二五’末,城區大型燃煤集中供熱鍋爐房都基本改成燒燃氣,未來北京供熱將以燃氣和熱電聯產為主,比例接近80%。”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實際上,北京近幾年在供熱能源調整方面步伐明顯加快,遠遠超過之前的規劃要求。

  天然氣逐步替代燃煤/

   北京市熱力集團是全北京1700多家供熱單位中較具規模的一家,截至2012年12月底,其供熱面積達到2.069億平方米。熱力集團宣傳部部長張傳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原計劃2012年底前,熱力集團只剩下1個燃煤鍋爐房,去年下半年該公司又接收了4個燃煤鍋爐房。今年熱力集團將把所有鍋爐房全部變成清潔能源,2013年底,熱力集團所屬的鍋爐房將全部實現無煤化。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北京市在供熱能源的調整上,主要是依靠天然氣代替燃煤。“城市供熱中以天然氣作為能源的比例還是很高的,因此天然氣的供應是一個關鍵問題。”王愛民告訴記者,“‘十二五’末天然氣供暖占有比例將超過50%,此外,還有一些熱電聯產發電廠也需要以天然氣作為能源。”

   今年1月,北京市燃氣集團對外發布消息,2012年北京市天然氣用量達到84.1億立方米,比2011年的68.59億立方米,增加15.51億立方米,增長幅度為22.6%,創歷史最高。

   由于冬季供暖期比較集中,對于天然氣的需求量也將出現一定時期的高峰,如何保障高峰期的供暖效果將變得較為重要。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今年的供暖高峰期間,就曾出現過短暫的天然氣短缺現象。

   記者從熱力辦了解到,現在進行煤改氣的一些鍋爐房,有條件的將考慮采用燃氣、燃油雙燃料系統;不具備雙燃料條件的,在改造時可視具體情況將部分燃煤設施暫時保留下來,作為應急備用,以實現燃煤供熱平穩地向燃氣供熱過渡。

   上述知情人士稱,一些大的燃煤鍋爐依舊保留,這算是一種備用措施,在應急狀態下能夠發揮一些重要作用。

  熱電聯產方式的爭議/

   北京具有一個相對龐大的熱力管網,記者在熱力辦看到一張類似于北京地鐵線路圖的熱力管網分布圖,北京城區內的幾大熱電廠幾乎全部涵蓋其中。為何在熱力管網中出現了眾多發電廠,這就不得不提“熱電聯產”了。

   熱電聯產是指發電廠既生產電能,又利用汽輪發電機作過功的蒸汽對用戶供熱的生產方式。由于存在熱能的再利用,熱電聯產的能源利用效率明顯高于單一的發電廠或者鍋爐房。張傳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從能源的梯次利用上來講,熱電聯產是最佳的方案。”

   熱電聯產在國際上受到普遍重視,被認為是為數不多的能在短期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術。實際上,我國在相關節能的法律文件中多次提及鼓勵發展熱電聯產,倡導發展熱電聯產的總體方向較為明確。

   據了解,2011年北京全市供熱能源結構中,熱電聯產的供熱比例占到了25%,高于2010年23%的比例。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全北京市供熱面積和供熱方式規劃中,熱電聯產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至27.1%。據業內人士透露,北京市計劃在“十二五”時期建設完成的四大熱電中心也將并入北京市熱力管網之中。

   但是,熱電聯產需要鋪設較長的熱力管道,尤其是對于北京市而言,隨著熱電廠逐漸搬離主城區,通過熱電聯產的方式向主城區供熱,可能需要更多的管道建設投資,同時,由于供熱管道相對較長,在熱能輸送過程中,熱能的損耗可能也較多。

   張傳東告訴者:“熱電聯產是最佳的方式,但是也有人會說管網太長,輸送起來熱能損耗太大,反而浪費能源。”

   王愛民稱,供熱系統本身具有規模化、集約化的要求,越大、越成規模的供熱系統,無論是從效率上還是排放標準上都會更高,分散的系統肯定要低一些。但是,熱電聯產以熱定電,首先是我們沒有那么多的電廠,再就是城市的熱力管網也要結合實際,不可能建特別大的管網。規模化、集約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弄一個超大的東西,可能又會遇到新的問題,存在著合理和邊際效率的問題。

  能源之困

  “燃煤之疾”短期難解 天然氣替代受制于氣源不足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近年來,治理霧霾已經成為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的工作之一。據了解,3月22日,國家發改委曾召集相關環保部門人員和業界專家專門探討霧霾治理問題。

   從相關環保組織和專家對我國霧霾成分的分析來看,我國霧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形成,燃煤排放是其中的重要誘因之一。有專家稱,以二氧化硫為例,其最大的來源就是燃煤。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霧霾天氣在冬季和春季很容易發生,有專家說,將來霧霾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因為污染物的總量下不來。”

   我國是煤炭的主要生產國和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2011年,我國煤炭的消費量達到38億噸。今年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統計公報顯示,我國2012年煤炭消費量比上年增長2.5%。駱建華表示:“短期內我國對于煤的需求還是很大,煤耗一下子降不下來。”

   據了解,從2004年開始,國家出臺文件要求所有的火電廠安裝脫硫設備,截至目前,全國80%裝機容量的火電廠都已安裝了二氧化硫的處理設備。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在鋼鐵廠等其他領域要求安裝脫硫設施,但是,全部完成依然需要一個過程。

   除了從污染物排放上進行控制之外,對煤炭進行源頭上清潔化也是一個較好的辦法,這就是清潔煤技術,即集成氣化綜合循環(IGCC)。這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能夠大大降低煤炭燃燒所釋放的尾氣,但在我國,只有一些公司在做綠色發電的小范圍試點。

   其未能夠獲得市場青睞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據了解,使用IGCC進行火力發電,每千瓦所投入的成本是一般發電的兩倍甚至幾倍。

   今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稱,近一個時期以來,光伏、風電設備這些新興的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如果能夠將光伏、風電等有效利用,會否既解決了產能過剩問題,也可以解決當前燃煤對于大氣的污染問題。

   但是,實際調整起來具有較大困難,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主任郁聰告訴記者:“(在供電市場結構調整上)實際上有些是很困難的,比如說風電、光伏,生產電力的成本太高,怎么讓市場去接受?除非有大量的政府補貼。”

   駱建華則對記者介紹稱,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新興能源,屬于清潔型能源,但是這些能源在利用過程中,也有自身的限制條件,比如風能不穩定,只有在有風時才能發電,所以,它們占的比重依舊比較小。

   近年來,為了緩解燃煤排放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以北京為代表的大型城市,已經在加快推進城市的“煤改氣”工程,逐步實現城區的“無煤化”。

   我國天然氣的消費量也在逐漸增加。據了解,2012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4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9%。

   今年1月,中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預計,2013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6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9%,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將從2012年的5.4%上升為5.8%,但對外依存度也將由2012年的29%上升至32%。

   天然氣的大量使用,能否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呢?對此,駱建華表示:“煤改氣對國家能源結構的影響微乎其微。”駱建華之所以下此結論,是因為我國天然氣的儲存總量并不豐富,如果持續加大天然氣的進口總量,又會陷入過于依賴進口的能源安全危機之中。

   駱建華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天然氣代替燃煤,主要是供應量的問題,難以滿足全國范圍的廣泛推行。但是,如果只是供應北京等少數城市的天然氣,而其周圍的地區依舊使用燃煤的話,因為大氣是相互流通的,最終周圍地區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也會影響這些“無煤化”城市。

   我國想要達到大氣的環境容量依舊需要漫長的過程。“(從美國實施《清潔空氣法》開始算起)美國花了二十年達到了環境容量”,駱建華稱,“我們也至少要二十年的時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專家稱近年政府造城賣地拿走農民30萬億
  • 體育CBA總決賽II易建聯26+11 廣東2-0山東
  • 娛樂舊愛挺人工D奶 婚宴拒請吳宗憲(圖)
  • 財經消息稱下月起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上漲
  • 科技馬化騰:運營商應轉向數據業務微信不收費
  • 博客唐師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莊則棟(圖)
  • 讀書空前絕后: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
  • 教育鐵腕外教遭全班學生彈劾皆因不讓抄作業
  • 育兒無語凝噎:那些襁褓中被棄的嬰兒
  • 洪平凡: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仍不合拍
  • 葉檀:房價失控背后的結構調整真相
  • 張明:中國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周永亮:無錫尚德破產告訴我們什么
  • 倪金節:房價漲勢即將失控?
  • 姚樹潔:有利益無靈魂的房市極可怕
  • 王東京:企業豈能一關了之
  • 徐斌:中國城鎮化原動力是對外開放
  • 陶冬:塞國危機未解 聯儲承諾稍變
  • 梅新育:鐵道部改革應始終堅持發展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