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曾曝光浙江臺州椒江大橋、河南鄭州黃河大橋等4個路橋收費站超期收費等情況。雖然五部委正在清理公路不合理收費,但目前4個收費站仍舊照收。(6月21日《京華時報》) 媒體曝了光,部委在清理,但4個收費站錢照收,底氣何來?
首先是違反成本太低。遍觀媒體報道,我們沒有看到高速公路的相關負責人因公路“三亂”現(xiàn)象被問責。誰造成了違法成本過低的局面?顯然,一些地方部門難辭其咎,收費公路就被稱為一些地方的提款機、印鈔機。
然后是一些地方為亂收費保駕護航。變違法為“合法”,或者大打政策的擦邊球,是一些部門牟取利益的拿手好戲。
《中國青年報》的調(diào)查顯示,83.1%的人希望降低高速路的收費,保持其公益性。但寄希望于高速路保持公益性或者主動停止收費,無疑是與虎謀皮,一些地方部門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主體,他們會甘心放棄嘴中的肥肉嗎?
毋庸諱言,“三亂”收費路,就是赤裸裸的腐敗路。遏制“三亂”,必須上升到反腐敗的高度,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曉東認為,除了建立常態(tài)審計制度外,還應建立問責機制。筆者認為,除此之外,還應當將治理“三亂”納入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之中,一旦發(fā)現(xiàn)陽奉陰違或者治理不力,應該啟動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