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嘉琛
8月2日,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主動向新西蘭政府通報稱,該公司一個工廠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7月31日檢出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桿菌。恒天然在第一時間公布了相關產品流向的國家和進口商名單,其中包括多美滋、娃哈哈等4家中國企業。8月4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向國內消費者發出警示,宣布暫停進口所有新西蘭奶粉,并要求涉事進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的產品。
食品安全尤其是乳制品安全攸關性命,國家質檢總局積極應對肉毒桿菌風波,涉事進口商第一時間排查和召回問題產品,無疑是對消費者負責的一個表現。不過,在這起風波中,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蛋白粉受污染的問題并不是由新西蘭監管部門抽檢發現,而是恒天然公司在自檢中發現問題并最終向外界“自曝家丑”的。
事實上,這已不是恒天然公司第一次“自曝家丑”。2008年,作為三鹿集團重要股東的恒天然公司,率先發現了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問題,正是他們主動將相關情況通報給了新西蘭政府。最終,恒天然因三鹿集團破產而蒙受巨大的財務損失,但其公司負責人卻表示“從來沒有后悔主動將三鹿事件曝光”。產品安全比財務損失更重要,這一理念在此次肉毒桿菌風波中也再一次得到了體現。
恒天然公司近些年問題不斷,但屢次選擇“自曝家丑”,與其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有關。有一些中國企業,出現問題后害怕企業形象遭受影響,往往會選擇低調處理甚至瞞報問題。但像恒天然這樣的國外企業,卻是另一種危機應對思路:一方面,他們有嚴格的自檢程序,甚至能發現監管部門沒發現的問題;另一方面,一旦出現問題,他們會及時公開信息,并配合職能部門降低消費者的損失。
但更重要的是,國外嚴苛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讓恒天然這樣的公司不得不“自曝家丑”。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乳制品生產國之一,新西蘭在幾十年前就已制定一系列嚴苛的乳制品行業法案,從牧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都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予以約束。在這種成熟而嚴格的監管體系下,如果企業不能及時處理食品安全問題,最終不僅會在市場競爭中失去消費者,而且還將遭遇監管部門的重罰。
當然,我們無意為恒天然公司背書,之所以肯定他們“自曝家丑”的做法,是希望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也能倒逼企業“自曝家丑”。作為問題蛋白粉的生產者,恒天然有責任承擔這起風波引起的任何后果,并如實回應消費者和職能部門的任何質疑。比如,他們自稱在今年3月就已檢測到食品安全風險的苗頭,為何沒有及時發出預警信息?為何一直拖到7月31日確定污染源為肉毒桿菌之后才公布情況?這些核心問題,都不容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