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產奶粉因安全問題引發信任危機,到如今以“百分百純凈”為宣傳口號的新西蘭乳制品也曝出含肉毒桿菌,人們不禁問,乳業到底怎么了?乳業為什么這么脆弱?昨晚,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接受京華時報記者專訪,詳解其中問題。
京華時報[微博]記者張然
不要因此覺得奶業特別不安全
京華時報:這次新西蘭最大的乳品商乳粉檢出肉毒桿菌,人們不禁問,乳業到底怎么了?整個乳業為什么這么脆弱?
陳渝:乳業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個產業鏈相對比其他的農產品要長,各種關鍵環節比較多,相對來說出問題的幾率比較大一些是事實。但是不要因此覺得奶業特別不安全。因為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事件曝光、引發關注和快速處理,實際上也可以看到整個國際社會對乳業的高度關注,可以看到各方對乳品的監督、監管在加強。
京華時報:但是老百姓的感覺是:怎么又出事了?牛奶還敢喝嗎?
陳渝:有的專家說連奶都不能喝,就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我不會說得那么絕對。但是乳品的安全性確實并不比其他食品低。經歷過慘痛的教訓,這么多人關注,各國都在加強管理、檢測,不管哪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問題,立刻會引起各方警覺。實際上這個行業出現大量的系統性的大規模事件的概率相對低,這個行業要想隱藏黑幕、潛規則已經很難了。我只能這么說,這個事情的暴露:第一,國外的奶不是百分之百放心的。第二,說明各方都在關注,各方都在管理,不會說喝了幾年致癌了都沒人管。
我舉個例子,飛機也出事故,每次這種事故都會引發極大的關注,但飛機其實是交通工具中相對安全的一種。
并非新西蘭不公布我們就不設防
京華時報:這次肉毒桿菌事件中,首先是新西蘭乳制品公司主動發布公告,稱有一批原料發現了可能造成人體中毒的細菌,然后我們知道涉及到中國的可能有哪些企業。有一個問題是,這些企業在進口原料然后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對于原料的檢驗是怎么規定的?如果新西蘭的公司不公告,這個問題就發現不了嗎?
陳渝:這確實是個問題。國家要求嚴格執行原料乳粉、乳清粉批批檢驗等措施。據我所知,我們現在對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原料的檢驗是越來越嚴格了。事情還在調查中,有幾種可能:可能是沒檢測出來,可能是檢測出來了還沒有公告。是不是還沒有進入到最終的生產環節,據我所知一些分銷商進口了原料還沒有進行分銷,到了生產環節,投放原料之前會有嚴格的檢測。
目前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說新西蘭不公布我們就不設防。據我所知很多國內企業在前段時間進口乳品曝出了一些問題之后,因為吃了虧,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現在對進口原料的檢測也是非常嚴格的。對于批批檢,樣品也是有測樣的比率的。更嚴格的是對三聚氰胺等的檢測。
京華時報:恒天然公司稱,發現的這種肉毒桿菌初步判斷污染原因可能是生產線的管道受到污染。國內在這方面的要求是怎樣的?有哪些教訓可以吸取?這個細菌的危害如何?
陳渝:管道消毒對于乳業來說絕非小事。有一個重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食物中毒的案例是2000年6月底到7月中,日本有14555人被感染,感染源來自日本當時最大的牛奶生產商雪印乳業。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很差,生產管道不合格,而且長達3周沒有清洗消毒。所以管道消毒方面乳業有明確的規定。
實際上我們國家在現代化生產過程中,好多企業在這個問題上不斷交學費,不斷完善。管道清洗、消毒很復雜,大家知道牛奶是細菌發育的最好培養基,在清洗、消毒的過程中,哪怕一個細小的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安全。日本雪印這么大的公司就因為這個問題造成人身傷害,虧損倒閉。
肉毒桿菌在不正確的加工、包裝、儲存的罐裝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里都能生長。在臨床上以惡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眼肌、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中毒者如果搶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
消費者不要迷信洋奶粉
京華時報:從牧草養殖到奶粉灌裝到底有多少個環節?哪些環節容易出問題?應該注意的是什么?
陳渝:乳品的質量安全在國際上都有共識,整個產業鏈都有“危害分析關鍵點控制技術”,有ISO22000國際標準,還有生產規范等措施進行管理。牧草、奶牛、擠奶、收奶、初加工、半成品、成品……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盡管生產不同奶制品,比如酸奶、液態奶等關注的關鍵點可能不同,但是很多國內大型奶粉企業已經通過了關鍵控制點、ISO22000和GMP的認證,國家對這些環節是有專門的控制辦法的。不能說哪一個環節更重要,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
京華時報:應該說,目前各方對于乳品的關注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為什么還是頻頻出現問題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陳渝:實際上從國內來講,國家加強了對乳品的抽檢。2011年到2012年,有關部門組織對全國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全部品種的產品進行了風險監測,結果顯示國內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問題檢出率為0.77%。2012年進口不合格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檢出率是1.13%。這個數字已經很低了,怎么能說是頻頻出事呢?當然從這次的事件也應該吸取教訓,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監管機構都不要迷信洋奶粉,中國的月亮也是月亮。有關部門在進行原料監管檢測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進口原料的監管,在生產環節,別人犯過的錯誤我們不要再犯。乳品企業要警鐘長鳴,這根弦時刻都要繃緊,國內企業要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這樣國民信心才有可能恢復。
將推奶粉原輔料備案制
京華時報:您認為目前從根本上講,對于進口奶粉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確保安全?
陳渝:實際上不應該分進口的還是國產的,此前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以管理藥品的方式管理乳品,主要包括嚴格生產許可,從企業生產設備設施、原輔料把關、生產過程控制、檢驗檢測能力、人員素質條件、環境條件控制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條件。
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出要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和原輔料使用備案制度,對于企業生產的每一種產品,其配方和生產該種產品所使用的原料、輔料都必須向食品藥品監管
部門備案,如有變更必須提前申報,現在是企業自己留樣。將來這一措施的實施將對原料質量安全提升起到重要推動。
京華時報:有人說外國奶也出事了,沒有奶可以喝了,您怎么看?
陳渝:實際上這涉及對本國乳業的信心問題。一方面國產乳粉在質量安全指標和營養指標上和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沒有明顯差異,整體的質量安全水平好于其他類食品。另一方面,國內的企業最根本的問題是規模和水平參差不齊,集中度不高。比如美國嬰幼兒配方奶粉消費量比中國大很多,但只有4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而在我國,相關企業有120多家。國家正在醞釀政策,可能馬上就要出臺,鼓勵行業提高集中度,這樣有利于監管,減少出事故的概率,提高研發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
京華時報:關于普通老百姓對乳品的選擇,您有什么建議?您剛才說奶粉不應該區分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選擇的時候應該看什么?
陳渝:不是說洋奶粉不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洋奶粉的配方并不適合中國的寶寶。比如美國對鋅有限量標準,日本對鋅限量就沒有標準。還有國外的一些產品,中國寶寶吃了可能會貧血。別迷信洋奶粉就比中國奶粉好,還是要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