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肉類企業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養殖者角色,而成為更有技術含量的品牌公司,掌握了整個肉類供給的價值鏈條,這對我國相關企業的發展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陳 博
不久前,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和史密斯菲爾德(SFD)宣布,雙方已達成收購協議,雙匯國際將收購后者已發行的全部股份,價值約71億美元。這一金額使得該案成為史上最大的民營企業海外并購案件。市場上對這宗收購已經有大量的財務層面上的分析,在此不多贅述。這里主要關注的是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戰略意義以及其經濟影響。
史密斯菲爾德是美國著名的老字號食品品牌,最大的豬肉供應商,專注于豬肉養殖,加工和銷售,在美國消費者中有廣泛的認同。其年營收額約為雙匯的兩倍,因此雙匯此舉頗有蛇吞象的意味。但很難說雙匯收購這一企業的目的完全在于開拓美國市場。這一點從數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從長期趨勢來看,美國豬肉市場已呈現飽和態勢,前五大企業占據95%市場份額。美國農業部數據表明美國豬肉消費已連續四年萎縮,史密斯菲爾德近幾年亦增長停滯,向海外出口成為拉動業績的關鍵。
美國的豬肉市場日趨飽和,相比之下,中國的豬肉消費則蒸蒸日上。中國目前每年豬肉的消費量在5000余萬噸,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市場,規模是美國市場的兩倍,占全球消費量的一半左右。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20%以上,接近每人30公斤/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在向歐盟水平逼近。雙匯坐擁全球最大的市場,卻斥巨資進軍一個正在萎縮的市場,無疑是令人費解的。除去雙匯國際股東間資本運作的考慮,如果雙匯真的意欲在實業經營方面有所作為,這一收購的重點很可能在于使中美兩端的業務形成互補。
中國在2008年就成為了豬肉的凈進口國,近幾年每年進口約50萬噸豬肉。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占三分之一到一半不等。2011年末到2012年初,隨著國內豬肉價格猛漲,我國豬肉進口量也隨之節節攀升。在價格最高峰的時候,進口豬肉價格突破了2000美元/噸。
海外豬肉相較于本土豬肉依然有價格優勢。中國生豬價格在2011年末曾達到17元/公斤左右的高點,而同期美國生豬價格為9.5元/公斤。
但邊際上來說,杯水車薪卻可能成為關鍵的雪中送炭。這不單體現在美國豬肉的成本和價格優勢上,更重要的是隨著中美貿易往來愈加密切,一旦雙方在豬肉檢驗上達成共識,美國的過剩生產能力能夠供給中國市場,將對國內豬肉價格的大幅波動,乃至CPI物價水準的波動都有一定的平抑作用,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雙匯的收購行動有望成為規模引進美國豬肉的先驅。
除了改善供給以外,雙匯收購行動的意義更在于借鑒美國先進肉類企業的經驗。這將有助于其成長為一家國際化肉類企業,在傳統的行業內進行現代化的革新。史密斯菲爾德作為一家國際知名肉企,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鑒。整個美國的豬肉行業都對中國有一定的啟發價值。
美國的養殖經驗不僅僅在“養殖”上。更重要的是,以史密斯菲爾德為代表的肉類公司對整個流通領域有極強的整合能力。從養殖、屠宰、處理、運輸、到銷售,直到豬肉最終抵達消費者的餐桌,肉類企業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養殖者角色,而成為更有技術含量的品牌公司,掌握了整個肉類供給的價值鏈條。這對我國的肉類企業發展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雙匯的收購行動有其獨特的戰略意義,能在技術、管理和品牌定位上對企業的成長有較多助益。但同時必須意識到,雙匯乃至我國肉類企業的現代化之路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比如,美國規模化養殖帶來的成本優勢必須要和進口政策的放寬相結合,才能對中國的豬肉供給造成實際改善。而這中間面臨著兩地檢驗標準不一,本地農戶保護等多重困難,也和貿易的開放程度息息相關。此外,史密斯菲爾德對全價值鏈的把握能否移植中國也是未知之數。畢竟,雙匯要面對的是本土分散化的養殖戶和市場。培育起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終端話語權并打造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并非簡單的收購就能完成。這還涉及到流通環節的效率提升等企業管理層面上的突破。簡而言之,雙匯的收購是引進學習海外經驗的重要一步,但今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作者系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與政治系雙學士,目前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