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浩俊
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和企業的強烈抗議,歐盟委員會4日宣布,歐盟自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顯然,歐盟此舉,最表象的原因,就是保護歐盟企業的利益,讓歐盟市場不受到中國產品的沖擊和影響。但是,深層次原因,則不是光伏企業利益那么簡單。要知道,光伏產業雖然是新興產業,是未來發展的目標之一。但是,就眼前來說,其地位尚沒有達到可以讓歐盟與中國打貿易戰的地步。歐盟所以這樣做,是另有企圖,是想以此為籌碼,迫使中國在其他歐盟國家和企業更感興趣、更能獲得巨大利益回報的行業和領域作出讓步。畢竟,中國是一個令所有國家和企業都十分感興趣、十分有吸引力的市場。
同時,也想通過此舉,探一探中國的底,看一看中國的反應。不然,也不會用臨時反傾銷稅的方式,給雙方進一步商談留下空間。
這一點,從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的講話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歐盟委員會將隨時準備與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商和相關商會展開討論,如果雙方能夠找到妥善解決方案,臨時性關稅將停止征收。”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解決方案”才是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反傾銷的核心所在。所有的奧秘,所有需要向中國提出的條件,都將在“解決方案”中得到體現。不然,反傾銷行為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然上升到更加嚴格和苛刻的水平。
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是中歐雙方新一輪討價還價的開始,也是新一輪利益博弈的開始。歐盟會開出怎樣的條件,中國能夠接受到什么程度,雙方的交鋒,能否找到一個結合點,值得關注。
需要中國政府及其企業把握好的是,就算中國能夠作出一些讓步,使雙方的談判能夠順利推進,并最終達成“解決方案”,問題也不會就此結束。因為,貿易保護主義不會因為一次談判的成功而永遠消失,中歐雙方也不可能只在一個方面發生貿易摩擦。從這些年包括歐盟在內的歐美發達國家對中國實施的貿易保護行為來看,不僅頻率越來越快,而且范圍越來越廣。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貿易保護,只是歐盟抓住了一次最好、最難得的機會。如果中國光伏企業的經營狀況較好,市場也處于相對平穩狀態,歐盟或許就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
因此,在接下來的“解決方案”談判工作中,筆者認為,中國可以作出適當讓步,但決不能退縮,決不能任歐盟漫天要價。哪怕談判不成功,也要堅持原則問題不讓步。不僅如此,在商談“解決方案”過程中,中國也要向歐盟提出一些條件和要求,而不是一味地讓歐盟向我們提條件和要求。
必須注意,如果中國在此次談判中作出太大的讓步,作出太多的利益犧牲,會形成惡性循環,其他國家也會紛紛效仿歐盟的做法。如果這樣,中國就真的是四面楚歌、風聲鶴唳了。
當然,此次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反傾銷,也進一步提醒中國政府及其企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何等的重要與緊迫。同時,政府在如何幫助與扶持企業問題上,也要更加站在市場經濟的角度,突出市場規律,充分體現獎優罰劣,用政策和資金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只有苦練好內功,有了真正的看家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任何風浪的考驗。 譚浩俊(江蘇 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