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4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記者孫聞)6月4日,歐盟委員會不顧中國反復交涉和多數成員國反對,宣布從6月6日起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歐盟委員會這一明顯帶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舉措令中方不滿,中方已表示堅決反對。
歐盟委員會稱,歐盟擬在頭兩個月內征收11.8%的稅率,兩個月的緩沖期結束后,如中歐雙方仍未達成妥協方案,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自2012年9月啟動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以來,歐委會的多次粗暴表現令人失望。去年調查初期,歐委會利用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擁有自由裁量權的優勢,選取人力成本遠遠高于中國的美國作為成本參照國,來支持其鼓吹的“中國傾銷論”;今年5月底,中方應歐方要求派出代表團去歐盟進行磋商,歐委會卻對中方的方案和善意不商量、不解釋、不理睬,與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所聲稱的“隨時準備討論”形成鮮明對比。
應看到,歐委會此次初裁之所以會留出兩個月的緩沖期,并非出于妥善解決中歐貿易摩擦的誠意,而是內外反對呼聲高漲所致。在歐盟內部,27個成員國中就有18個國家反對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關稅;6月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話時明確表示,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希望雙方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而不是打貿易戰。
中方領導人坦誠和堅決的表態,是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的結果。眾所周知,中歐光伏產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格局。根據歐洲研究機構的調查,如一意孤行堅持從速懲罰中國光伏產品,可導致歐洲20多萬人失業,經濟損失達270多億歐元(約合353億美元)。就連一貫強硬的德古赫特4日也不得不坦承,前兩個月的低稅期就是為了避免歐盟“極為龐大”的光伏產品進口市場受到“干擾”。
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去年的貿易額高達5460多億美元。歐委會應該利用未來兩個月的緩沖期,改弦易轍,善意回應中方在貿易摩擦中表現出的克制與誠意,盡快通過對話和磋商解決貿易爭端,不要做損人不利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