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013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會暨國智傳媒成立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圍繞近期金融領域激烈爭論的“影子銀行”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微博]做了針對性的發言。在他看來,這絕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的爭論,實際上涉及到怎么看待金融體系變革的方向、怎么看待2013年社會融資總量可能會有比較快的增幅而貸款增長可能依然會非常疲弱的問題。對這一概念界定清楚,也有利于對整個變化的金融環境和政策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把握。
我們把時間放長一點看,十年前,貸款占整個社會融資總量超過90%,那時候看銀行貸款基本上就能掌握社會融資的波動情況。近年來這個比例開始出現一些回落,對應的就是社會融資趨于多元化。在2012年,這種多元化的變化非常突出。2012年初貸款占整個社會融資的比重還高達75%,但是到12月份,這個比重迅速下降到只有45%,由此成為整個金融界爭論的非常大的焦點問題。有人把融資多元化的快速擴張稱之為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是反思歐美金融危機時被廣泛引用的詞匯,被看作促成歐美金融危機的重要導火索。如果是這樣界定的話,就應該對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進行清理,從而可能蘊含的風險是威脅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當然也有比較積極的看法。這隱含著不同的政策建議。
我主要想從三個方面來闡述我的看法。
首先需要對“影子銀行”進行界定。在當前金融市場發展的水平上,如果界定得非常寬泛,容易導致對金融創新活動的抑制。如果把銀行貸款之外的全部融資渠道界定為影子銀行的話,反而可能會導致社會融資的收縮,對于2012年下半年開始的經濟的觸底回升可能是一個金融上的沖擊。目前我們看到,有很多越來越大膽的預測,認為影子銀行的規模有10萬億甚至40萬億,這甚至引發了國際金融界對中國金融體系穩定的擔心。
我們回到一個最根本的界定上看,什么叫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是2007年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一位執行董事首次提出來的。因為在歐美特別是美國的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越來越被廣泛地運用。
2011年4月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影子銀行”作了嚴格的界定。影子銀行是游離于銀行的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的信用中介體系。目前范圍不宜大。通常被視為“影子銀行”主導力量的信托公司,他們有嚴格的凈資本的約束監管,信托公司不能有直接的負債,不能有杠桿的放大,你很難說是“影子銀行”。監管部門人士也和歐美的機構做了交流,實際上在美國的信托業務的監管也跟中國現有的凈資本的監管約束是一樣的,并沒有把它劃入到影子銀行的范疇。我們現在要求信托公司凈資本和風險資本之比必須大于100%。
我們現在還有一個通常的錯誤界定,就是把銀行正常的表內表外業務簡單劃為“影子銀行”和“非影子銀行”。而實際上銀行正常的表外業務也受到了金融監管的約束,即使按照巴塞爾監管協議的框架要求,也是要計算風險權重的,只不過是把表外轉化到表內的時候,有一個轉換系數而已。我們把信托算進去,銀行正常的表內表外業務算進去,夸大了 “影子銀行”的范圍。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有一部分有“影子銀行”特征的,比如說小額信貸的這部分,PE投資基金等,大概規模在2、3萬億的范圍。對整個金融業的總資產來比,占非常小的比重。所以,目前對影子銀行的范圍界定不宜過大。
這個界定直接影響著我們下一步對宏觀政策特別是金融政策松緊的判斷。
第二,目前被界定為影子銀行的這些機構或者產品絕大多數已經被納入正規的監管體系,也不具備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兩個要素,就是高杠桿和期限的錯配。我們金融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實行風險的跨期限配置,期限錯配的缺口過大,直接影響流動性風險。
具體來說,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在監管部門現有的監管統計口徑里面,每一家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運行情況需要定期報送監管部門,而理財產品的明細也需要報送央行納入到社會融資總量的口徑。具體來說,2005年商業銀行個人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2012年實施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基本上把理財產品納入到監管體系。
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已經實施了包括準入、資本監管這些要求,使信托公司面臨非常嚴厲的擴張凈資本的約束,用銀監會某個領導的話說就是拼縫,意思就是主要的融資功能由銀行的貸款業務承擔,而一些實體經濟得不到滿足的需求才轉向理財產品,F有的這些理財產品也并不具備像歐美的影子銀行通常高達40倍甚至70、80倍的高杠桿率。合規的理財產品的資金池要單獨的管理,充分信息披露,使每一筆資金都有對應資產。
當前銀行三個月的理財產品預期的年收益率在4.6%左右,這個收益率大概比6個月的短期貸款利率5.6%低一個百分點,并不是通常說的理財產品都是追求高風險,實際上還是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而同期6個月的國債的收益率在2.7-2.9%左右。根據市場的測算只有不到10%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高于5%。
所以這個風險狀況大致上跟基金公司管的固定收益產品差不多,而從資金投向來說,90%以上的資產期限都在5年以內。這種期限的錯配跟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大致相當,并沒有非常典型的短期資金長期錯配運用。
而從規模來看,信托公司的總體規模相對比較小,到2012年下半年,全國66家信托公司總資產約占銀行業總資產5.2%。在歐美,受到監管的美國銀行的資產規模和沒有受到監管的影子銀行的規模差不多是1:1,我們現在被監管的這部分被懷疑像影子銀行的也不過5.2%。從資金運用看,主要是流向實體經濟,從風險的傳染來看有相關的隔離措施。
第三,在中國當前的環境下,我們的所謂的被視為“影子銀行”的體系是融資多元化進程中的表現。如果回到最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實際上這種宏觀金融結構蘊含的風險更大,多元化的融資實際上改善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其中,主要的動力就是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受種種管制因素,需要通過創新的方式滿足它。
2008、2009年啟動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加上地方政府的項目,應該差不多10萬多億。接下來迅速的信貸收縮過程中,這些項目從正規的銀行體系得不到支持,就面臨兩種選擇,一個是變成爛尾工程,這對實體經濟和銀行的沖擊可能更大。另外一個是除信貸之外的其它融資渠道可以滿足這一部分資金的需求。
所以我們更多應該引導這一部分理財產品。這部分理財產品從特定意義上是商業銀行對于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預演,在存貸款利率受到管制的情況下,通過理財產品的創新設計來發行利率市場化程度更高的理財產品,實際上也給商業銀行提供了一個在沒有完全放開的利率環境下逐步學會產品定價、提升定價能力的積累經驗的過程。如果說現在沒有這些產品來發展,未來利率一放開商業銀行就會面臨非常顯著的沖擊。
所以“影子銀行”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金融創新,應該避免簡單地搬用“影子銀行”的概念,而更多從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非傳統的銀行業務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規范和引導這些金融創新。需要對非傳統的銀行業務分類進行監管,不要過分妖魔化。只要抓住一個關鍵,整個風險就可控,那就是嚴格控制銀行資金流入到帶有“影子銀行”特點的機構幫它放大杠桿。只要把這個總的水龍頭控制住,給市場留出充足的創新空間,這對金融市場活力的提升、下一步宏觀經濟的平穩復蘇,有積極的意義。
。ū究浾唏R吉英根據巴曙松現場發言整理,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