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摩托羅拉中國裁員風波 > 正文
眼下跨國大公司的紛紛主動裁員,雖然對勞動力市場暫時會帶來沖擊,進一步惡化消費市場,但是長遠來看,卻是全球經濟新陳代謝、逐步尋底的必然過程。
新一輪跨國公司裁員潮已經強勢襲來。四年前金融海嘯之際,得益于天量信貸的刺激,中國經濟復蘇明顯,全球裁員潮中國獲得“豁免權”,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裁員現象。但是,這一回,中國顯然再也難以獨善其身。
近日,摩托羅拉(微博)中國公司開展大規模裁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其實,諾基亞(微博)、惠普(微博)、松下、寶潔等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紛紛爆出大幅裁員的消息,而高盛、瑞銀、匯豐等投行機構,今年以來也相繼實施了多次裁員計劃。
一目了然,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當口,勞動力市場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最近幾個月,美國失業率出現反彈趨勢,歐洲形勢更是十分嚴峻。面對全球性的裁員浪潮,在本輪經濟調整周期中,中國的職場人士將會更加的備受煎熬。
就中國而言,經濟放緩壓縮了市場需求,勞動力成本上升推高了公司運營成本,兩大因素自然擠壓跨國公司的利潤空間,裁員勢在必行。
而且,本輪裁員周期聚焦在消費類、電子科技類和金融類三大領域的公司,預示著行業結構性調整已經出現——市場需求的減少讓消費類公司銷量下滑,不少人不得不“勒緊腰帶”過日子;技術更新加速讓電子科技類產品結構生變,不再需要以往那么多的人力投入,或者那批人已經不再有創新能力;金融市場慘淡、實體經濟低迷讓投行“大展拳腳”的空間變窄,他們本身創造的價值也有限,所以,投行的裁員往往來得更為兇猛。
勞動力市場最能反映實體經濟基本面,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因此,從目前的裁員浪潮來看,跨國公司感受到中國經濟下滑的速度,或許較之經濟數據更為激烈。正是因為此次調整來得“真切”,行業洗牌大勢難逆,那些“聰明”的公司,顯然會借機實施結構性調整,而不是回到像2008年那次的重回“野蠻生長”路徑。
不管是寶潔這樣的消費類公司,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的電子科技類公司,抑或匯豐、高盛等金融機構,加強創新能力,開發新產品,以保證在這場被稱之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環境下,成為行業洗牌的王者。那些繼續依賴過往的研發,依靠粗放的勞動力資源不斷發展壯大,所生產的產品雷同,缺乏市場亮點,那么最終只能被市場淘汰。
從這個角度而言,眼下裁員動作最兇猛的這些企業,一方面固然是被形勢所迫,但另一方面也隱含了他們擁抱“新時代”的欲望。比如摩托羅拉、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競爭中,已經落后于蘋果、三星(微博)、HTC(微博)好幾拍,如果在這個時候既不愿意卸下包袱,也不注入新鮮血液,增強團隊的質量,那么,最終他們只能被時代甩得更遠。
所以,整體看來,此輪裁員潮背后原因眾多。讓我們欣喜的是技術更新帶來的市場結構變化,勢必會帶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畢竟由技術進步推升的經濟增長才更持久。眼下跨國大公司的紛紛主動裁員,雖然對勞動力市場暫時會帶來沖擊,進一步惡化消費市場,但是長遠來看,卻是全球經濟新陳代謝、逐步尋底的必然過程。中國經濟也可能在不斷地沖擊之下,主動進行結構性轉型,迎接新一輪以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為核心的經濟增長周期。這一切,都意味著新的經濟拐點,已經在不遠的將來等著我們。
□倪金節(財經作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