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任志強[微博]撰文反駁樓市拐點論:房價估計還會再漲
【推薦專欄】[樓市救不救]陳志龍:為何房價越調越漲?
請給我一個房價上漲的理由
■曹盛潔
房價似乎是個永遠不過時的話題,一位朋友前幾天問我:“今年下半年房價會漲還是會跌?”
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如果你認為今年房價會繼續上漲,請給我一個理由。”
朋友想了一會兒:“任志強說房地產拐點還沒到,他的預測總是很準。”
“這個嘛,其實,任志強在預測樓市時也有失手的時候。比如2007年底王石[微博]拋出拐點論后,2008年老任和王石爭論得很厲害,老任堅持那年樓市不會出現拐點,事實證明他錯了,當然,他不會承認。”我說。
“再說,什么是拐點?任志強認為拐點的意思是‘降價也沒人買’,這個是他自己發明的,還是張大偉(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說的好,‘降價也沒人買’那是崩盤。”我補充道。
其實,我曾專門思考過拐點這件事,經濟學關于“拐點”的定義通常是指曲線由加速增長轉變為減速增長,但關于房地產行業的“拐點”,王石及國內多數經濟學家的定義更接近于“轉折點”。
除了老任力挺樓市,再看看其他支撐房價上漲的觀點,還是那些老掉牙的理由:城鎮化、人口紅利、剛需、房企拿地成本高……
最后一個理由最讓人無語,難道其他商品是由供求關系決定,房屋價格卻由成本決定?房企拿地成本高,固然會在一定程度影響定價,但如果房子蓋好后賣不出去,成本價甚至虧本也得出貨,不然砸在手里資金無法回籠。
至于剛性需求,一般是針對柔性需求而言,在很多時候,剛需這個概念更接近一個偽概念。部分人群確實有買房的實際需要,但并不意味著這些人不能等,在樓市下行時,他們會選擇觀望,很多人在房價沒有調整到位時不會出手。
人口紅利已經在逐步消失,這點不用多說,還是說說城鎮化吧。誰都知道,城鎮化不等于蓋樓,如果沒有人的城鎮化,就會成為“空心城鎮化”,地方政府也不是不明白這一道理,但地球人已無法阻擋他們的賣地沖動。
在國內很多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驚人,即使地方政府現在不再出讓一寸土地,按目前的去化速度,消化這些庫存也需要很多年。研究機構根據官方數據測算,唐山消化庫存至少需要10年,遼寧錦州的房屋庫存可供14年銷售。三四線城市政府賣地大躍進、熱衷造城的直接后果,就是“空城”、“鬼城”頻現。
當然,庫存是個動態指標,隨時在變化,如果樓市成交旺盛,消化速度會大大加快,但還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樓市成交還不如現在呢?
事實上,房價上漲時,城鎮化、剛需等等都可以成為理由,但房價進入下行通道后,這些理由就都不是理由。
房價這件事,說白了還是和市場預期有關。目前,無論是外部因素,還是內在因素,支持房價短期內再度上漲的動力幾乎全部消失。
在經歷去年一輪大幅上漲之后,很多城市的房價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存在調整需要。此外,經濟大環境、開發商資金狀況均不理想,最關鍵的是,不會再有四萬億了。
盡管目前熱點城市的房價仍然維持在高位,但脫離成交量來談房價,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沒有成交量就沒有市場,成交量不僅是樓市存在之根本,亦是開發商生存之首要因素。
很多人堅稱房價今年還會繼續上漲,不僅是慣性思維使然,還因為中國樓市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賭場”:開發商賭政策是不是會松綁,投資者賭房價再次大幅反彈,更有專家屢次對房價設下賭局。政府反復無常的干預,令這個市場的信號極其混亂,再加上政府講了好幾遍“狼來了”的故事,狼真的來了,也沒人愿意相信。
實際上,中國樓市已經到了不得不調整的時候。如果癲狂的狀態持續下去,一旦泡沫破裂,后果將不堪設想。多年來,被稱為百業之首的房地產業,對中國經濟而言如同大劑量的“鴉片”,如果不戒掉這劑“鴉片”,實體經濟空心化的趨勢就得不到扭轉,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就是一句夢話,而經濟轉型拖的時間越長,付出的代價也將越大。
對于房企而言,在市場走向不明朗的情況下,未雨綢繆勝于亡羊補牢,“主動破局”也遠比“死扛”來得更為積極有效,與其殫精竭慮地與購房者在高房價上進行博弈,不如適度降價以換來資金的快速周轉。(作者為華夏時報編委、地產主編)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