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有了核心進展:政府放開了貸款利率下限管制。此舉能夠如它表面看起來那樣激動人心嗎?
觀察者|李洋
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假如你用社交工具關注了許多財經人士,那么從7月19日傍晚起,你應該被同一條信息給刷屏了。
這條幾乎讓人們奔走相告的信息,來自于中國人民銀行,它宣布次日起取消貸款利率7折下限的管制,并解除再貼現利率對票據貼現利率的限制。
通俗一點說,利率市場化終于有了核心進展。
眾所周知,在中國,利率一直是由一雙看得見的手—政府之手—來控制和管理的,而非正常地由市場來自動調節。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催生了大銀行、大央企和負利率。大銀行控制了整個中國的金融業,它們大都同質化,這是一種規模經濟而非差異化競爭,因此這個行業常年缺乏創新,它們也不大愿意跟信用風險復雜的中小企業打交道,因為能吃到固定利差,只要拼命擴張信貸就可以了,用很低的成本拿到存款,再貸給由政府做擔保的大型國有企業—后果你已經知道了:炒地、產能過剩、壟斷加劇。消費者的利益也被犧牲了—你把錢存在銀行,得到的利息可能還抵不過CPI的增長速度,在金融危機之后信貸猛增的幾年中,中國經常連年出現負利率,民眾放在銀行里的資產縮水,導致其消費力下降—但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現在,情況終于要發生改變了嗎?
說起來,零售銀行賺錢的方式很簡單:吸儲再貸款。你的存款是銀行的負債,它付給你的存款利率是它的成本,而它再把你的錢貸款給企業、個人甚至地方政府,這是它的收入。
過去,政府對貸款利率實行下限管理,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現在,政府對前者放了手。看上去,在競爭加強、利潤被壓縮的情況下,銀行將被逼著去改善服務,這一定包括降低價格。
中小企業終于要獲得好處了?利率的市場化已經走完了一半嗎?
仔細分析起來,情況仍然很復雜。
在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各家銀行都仍按兵不動。一些來自銀行內部的人士認為,央行此舉暫時不會引發什么改變。銀行眼下沒有多余的錢去做融資,下限雖未限制,但仍有存貸比等考核指標。實際上,中資銀行之前也可以使用7折貸款利率優惠的條件吸引客戶,但降價現象并不多見;類似于票據貼現利率的管制,業內也早有繞過此環節的解決辦法。你不能把政府此舉與一個月前的錢荒分離開來看,一種說法是,對影子銀行壯大的擔憂迫使政府快速做出了反應。
沿著利益流向會發現些不一樣的視角。國企及地方政府在爭食的銀行面前話語權反而更強了—它們才是貸款利率降價的最大受益者,而非中小企業。
影子銀行的形式多種多樣,它向來是銀行體系的補充,比如我們熟知的對沖基金就是一種,但因為處于監管之外,惹出的麻煩也非常多,如果監管不到位,糾錯機制又未建立,它的破壞性也非常大。在中國,商業銀行的表外理財業務、非銀行類信貸產品和民間金融體系,每一個都不是很讓人放心。
而這些并非貸款利率市場化所能一步解決,市場競爭不充分導致利基產品無人顧及,市場需求未能反映到市場中來,信用體系不完整導致的成本過高—這些都是“市場化”的障礙。從某種程度來看,相比起缺乏作為的正規銀行金融系統,影子銀行體系對中小實體經濟反倒有所幫助。
當然,無論如何,利率的市場化是值得期待的。
政府徹底放手—存款利率也解除限制—恐怕不會那么快到來,這將會直接沖擊銀行的盈利能力,經營不善者將面臨淘汰,而中國政府還沒有讓哪家銀行倒閉過。但銀行們也需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它們的日子不會永遠舒服下去。
作者
李洋是本刊助理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