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琺瑯彩繪:式微的工藝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09:59 經濟觀察報
呂英博 琺瑯彩繪師米克洛什(MiklosMer-czel)不喜歡別人稱他“大師”,他覺得 自己就是個手藝人。“我的工作就是將一些早期繪畫大師的作品或者是印象派的油畫重現在表盤上”,米克洛什邊說邊用手指了指工作臺上面幾塊半成品琺瑯表盤。除了幾塊表盤,工作臺上只有一架顯微鏡,一盞無影臺燈和幾把細頭畫筆,這些幾乎就是米克洛什的全部工具。“在琺瑯彩繪最鼎盛的時候,工具的種類要更豐富一些,現在有不少已經失傳了,這也是現代琺瑯彩繪的成就無法超越那個時代的一個原因吧。” 琺瑯彩繪最早出現在15世紀中葉的歐洲,其中尤以法國出產的彩繪琺瑯器做工最為精良。在當時的歐洲,王公貴族們都為能擁有一件法國里摩居的彩繪琺瑯器而驕傲不已。然而十幾年后在法國爆發的一場宗教戰爭讓這頂“琺瑯重鎮”的帽子轉移到了瑞士的頭上。 1572年,法國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斗爭達到了白熱化的境地,到處是屠殺和迫害,上萬人被迫離開法國,躲到了瑞士山區的偏遠小鎮里,幾個優秀的琺瑯彩繪師也在其中。在瑞士,琺瑯師們重操舊業,把成品帶到集市上去賣。很快,他們的作品就吸引了眼光獨到的表商,從此,瑞士便有了以釉質透明、畫風細膩為代表的琺瑯表。 從18世紀開始,彩繪琺瑯在琺瑯表上的演繹達到頂峰。此時的琺瑯表多為精美玲瓏的掛表,按施彩的部位劃分,有單面、雙面與內畫三種;表現的主題也很固定,其中以美女圖為最,另外還有風景、圣經故事以及戰爭場面和風土人情。制表人為了裝飾琺瑯表的富貴氣,還常常用珍珠鑲嵌邊圈,或者把外框用鏨金處理,以此來突出畫琺瑯的欣賞性。琺瑯表的胎骨多以銅質鎏金,也有一些銀質品,但金質的就極為少見了。當時的琺瑯表通常都配以銀鏈,只有極少數珍品的鏈子會被燒制成琺瑯,價格相當昂貴。 “琺瑯表的鼎盛時期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因為制作工序太復雜,成功率又很低,愿意耐著性子投身其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江詩丹頓日內瓦總店的店長伯納茲(DominiqueBernaz)介紹說,“這樣,幾代下來,不少手藝和經驗就失傳了。為百達翡麗工作了40年的彩繪師蘇珊羅爾(SuzanneRohr)是日內瓦裝飾學院琺瑯專業的最后一名學生。那之后,如果有人想學習琺瑯彩繪,只能從零開始,自己去摸索。米克洛什就是個例子。” 米克洛什通過自學成為行業大師的故事在琺瑯界是個傳奇,但也側面佐證了這門傳統工藝的式微。“1991年,我去參加巴塞爾鐘表展。其中有一套三塊的古董琺瑯懷表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們太漂亮了”,米克洛什回憶道,“回去以后,我決定要學習琺瑯彩繪。各方打聽之后,才發現自己無處可去——沒有學校、少數的懂得這工藝的人又都在其他的表商那里。” 無奈的米克洛什只能選擇自學。“我找來了幾本講授琺瑯制作的書,年代都很久遠,有的還是從18世紀傳下來的。就這樣,我靠著幾本書,一個朋友送的小爐子,開始自學琺瑯彩繪。” 琺瑯制作全程都離不開火,所以這門工藝又被稱為制表中的煉金術。米克洛什介紹說:“琺瑯表之所以珍貴,一是因為掌握的人數寥寥無幾,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工藝復雜,而且制作過程還有許多不能預測的因素,所以成品更加難得。”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