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埃及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11:37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劉冬 一個先發文明在沉寂了上千年后的再度復興,會顯示它不同尋常的力度與厚度。這個非洲最大經濟體的崛起顯示了與中國格外形似的路徑,這個致力于私有化和對外開放的古老國度對中國企業而言,是另一種走向世界的路徑 從黃河到尼羅河的跨度并非想像中那么巨大。 邊境警察只簡單盤問了兩句,李靜林的車就被放行了。這個江蘇人平常住在開羅,間或,他會開車到開羅以北近200公里,位于蘇伊士運河邊的塞德港公共自由貿易區自己的工廠看一下。這里是埃及9個自由貿易區之一。 工廠這些日子正在進行設備維修,工廠的門口聚集著一大群喝著可口可樂閑聊的年輕人。 走向非洲 李靜林在塞德港的工廠和國內長三角、珠三角的服裝企業并無二致,簡單的二層辦公室后面是可以容納近600名工人的廠房。 李靜林原是江蘇一家國有服裝企業經理,四年前到塞德港創辦了尼羅紡織。“剛來的時候這兒就是一片荒地。從國內來的工人想家,想吃中國飯,但埃及沒有醬油進口,我們只好把醬油瓶貼上設備機油帶進來。” 與海外生活的艱辛比較起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仍然是第一位的。紡織品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和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讓他那間只有幾百員工的企業不堪重負。“在國內每個員工的人工成本至少在人民幣1500元左右。但在這里不會超過400埃鎊(約520元人民幣)。” 而埃及有超過58%的人口都是25歲的年輕勞動力。 “中國企業必須走出來”。李靜林說。像他這樣規模的服裝企業在中國數以萬計,誰也不會在意這么小規模的企業。但在埃及,李靜林已經見過近幾年所有到訪埃及的中國政要。他現在的另一個身份是埃及中國商會副會長。 在這個變平的世界,產業的梯度轉移已經開始從中國向南亞和非洲蔓延。對市場和資源的需求,驅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這些地區尋求解決方案。 盡管埃及是全球最負盛名的棉花產地之一,但尼羅紡織的主要原料還是從國內進口,只有一小部分是從以色列等周邊國家采購。這樣就可以符合向歐洲國家和美國出口的原產地要求。埃及與一些國家和地區簽訂的協議書,如歐洲地中海國家協議書。美國合格工業區協定,大阿拉伯自由貿易區協議等,保證了其出口產品在歐美、中東和非洲市場的優越性。“我們的產品全部出口到美國。”李說,“而且沒有配額限制,但這樣的機會應該只有幾年的時間”。 “最好的年代” 李靜林說,他和其它中國企業家趕上了“中東最好的年代”。 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埃及一直在文明和文化的交匯處,也是國際經濟活動的交流中心。扮演阿拉伯世界“帶頭大哥”角色的埃及,現正經歷一場雄心勃勃的經濟改革。在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執政的近26年的時間里,這個國家維持了基本的政治穩定。在曾經主管電信和新聞的納齊夫擔任總理后,更希望分享到全球化帶給埃及的機會。 在經歷了21世紀初的埃鎊貶值和通貨膨脹后,從2004年開始的以私有化和吸引外資為主的經濟改革計劃主導了埃及的經濟走向。 埃及政府的第6個社會經濟發展5年規劃(2007/08-2011/12)中,制訂了相當進取的政策目標:保持8%的經濟年增長率;民眾收入年均增幅達到6%;新增380萬個就業機會;將失業率從2006年的9.3%降至5.5%;將投資率從20%增加到24%;商品出口年均增幅不低于12%;每年通貨膨脹率控制在6%以內……。 要實現這一系列目標,埃及預計投資總額為2310億美元,政府打算投入約10%,國家控股公司等出資5%,國際貸款、援款、投資等占13%,最大的一塊蛋糕切給了企業及私人投資,72%的份額決定了外來投資將在今后的埃及經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埃及投資與自由區總局(GAFI)是埃及專門為吸引外國投資建立的機構。局長阿西姆·拉杰布在11月中旬剛剛訪問了中國,此前,GAFI與中國商務部合作,在蘇伊士工業區投資近2000萬美元,建立起一個一站式投資服務中心,為進入到這個工業園的投資企業提供包括注冊、商務、后期管理等服務,方便投資取得和政府部門的信息聯系。 就在10月30日,埃及宣布同中國就在埃及建立工業區事宜達成協議,并希望此項目能夠吸引25億美元的中方投資。埃及貿易部長穆罕默德·拉希德表示,建于蘇伊士地區、占地5平方公里的這一工業園將在今后10年中分階段建成,并由中國天津泰達公司負責融資、開發和管理。來此投資的企業將涉及紡織品、服裝、油氣管道、汽車、汽車部件以及電子設備等領域。 “這個工業區將成為中埃經濟合作的試驗田。”拉希德說。中國與埃及的經濟合作金額已經超過33億美元。 埃及政府近年來降低了國內外投資者的準入門檻,精簡了海關作業流程,并于2004年設立了一個專門負責促進和管理投資的政府部門。稅務系統也同樣進行大幅精簡,將稅率原先在32%至40%之間不等的企業所得稅一律降至20%,并取消了約3000種免稅條款。 埃及已完全放寬并開放制造領域(除國防產業)。外資在金融服務行業和私營電信行業所允許的參股比例也達到了100%。財產登記不僅降低了收費,效率也大為加快,通過“一站式”服務,原先平均耗費193天的登記流程如今僅需一周。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2007年世界投資報告》說,埃及經歷了非洲大陸規模最大的經濟崛起,其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吸引了各個行業的外國投資者。埃及在外國直接投資表現指數榜的排名從2004年的第102位上升到2006年第33位。 《華爾街日報》則直截了當評價——埃及政府理應得到我們的掌聲,因為他們做對了一件事:經濟改革。 中國企業的機會 埃及政府在2004年啟動的經濟改革計劃,將外國直接投資對本國經濟的助益推廣到各個行業。2004年,三分之二的外國直接投資涌向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而到2006年時,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吸納的FDI投資僅占總投資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則進入生產和服務行業。 中興通訊1998年就在埃及開羅設立了代表處,并迅速成為當地成長最快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并打入主流運營商行列。 像所有致力于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一樣,在埃及開拓市場看中的不僅是埃及近8000萬人口的市場,更是在于非洲廣袤的腹地。 1999年,納齊夫首次進入內閣,出任電信和新聞國務部長,隨后改任通訊部長,負責埃及的信息化建設。他被認為是接受過西方教育的“技術官僚”,主張對外開放。他擔任通訊部長期間,埃及電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取消上網費等優惠措施,從而使埃及的信息產業迅速發展,網民人數從4年前的30萬猛增至目前的100萬。3家運營商和258家互聯網供應商,是這個古老的國家在信息化的新經濟領域取得驕人成就。埃及政府在3G牌照拍賣中嘗到了甜頭,因而更傾向于開放電信市場,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中興通訊埃及公司運營經理馮學才對說,“埃及電信公司的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在140多美元/年,比中國的約80美元/年還要高。這的確令開拓海外市場的電信企業興奮。中興通訊在埃及的年度營收已經達到4000萬美元。” 這個近40人的中興海外團隊對未來市場非常樂觀,他們把公司開設在了開羅的高檔社區,越來越多的埃及員工加入到這家公司,中國的企業文化融進當地,一名埃及司機被評為“明星員工”。 人口達到近1700萬的開羅,行駛著全世界各個品牌的汽車。這個不存在汽車年檢報廢制度的城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的汽車,依然歡實地行駛在擁堵的道路上,只是,其間中國奇瑞汽車的身影時有所見。時至今日,埃及仍然沒有自己的整車廠,全球18個品牌的車大多是通過CKD(散件組裝)的形式進入到埃及市場。 奇瑞汽車以技術參股的方式入股,在埃及生產QQ,A5及東方之子等幾款車型。奇瑞國際公司部長助理,中東/非洲大區副總經理丁嘉銘介紹,他們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市場份額就已經占到第5位。在埃及每年13萬輛左右的新增銷量中,銷量迅速上升到一萬輛。 在埃及汽車的合資企業必須達到45%的國產化率,丁介紹說。這對中國人來說并不是一個難題,因為他們都經歷過同樣的合資過程。“我們會盡量讓產品符合當地市場的需要”,對低端用戶我們甚至會犧牲空調裝置,盡管埃及最高氣溫會達到40攝氏度。但在高端的東方之子,其性價比甚至超過國內的產品。 奇瑞在埃及的市場拓展會遇到通關壁壘、技術壁壘以及其他一些牽扯額外成本的消耗,但如果埃及多邊及雙邊貿易協定中“零關稅”的優惠對汽車業開放,那么奇瑞就可以占得先機,輻射周邊,打開通往非洲廣闊市場的大門。 2007年11月,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少年圖坦卡蒙的木乃伊第一次向世人展出,但這個古老國度的歷史已經不是再吸引世人目光唯一的焦點了。-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