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捷:社會責任是一個終極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11:33 財經時報
本報實習記者 孫維晨 一個“好企業”應當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還應竭盡全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2007年11月24日,中國企業公民論壇暨表彰大會上競選出50家中國優秀企業公民。入選者除了國內著名企業之外,來自法國的凱捷咨詢公司也位列其中。這個一直與社會責任同行的跨國咨詢業巨頭,能為中國帶來哪些借鑒意義?凱捷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波為此接受了《財經時報》的專訪。 《財經時報》:凱捷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 陳波:凱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由來已久。因為企業社會責任最早起源于歐洲。在歐洲,凱捷是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的常任理事單位。自從5年前,凱捷就開始資助希望工程,援助西藏的小學生,以及幫助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等。而參與中國企業公民協會的時間是在2006年。那時,國資委要研究一個關于企業公民責任的課題,找到凱捷尋求合作。當時,我們感覺到中國企業對于企業公民、對于社會責任抱有很大的熱情。于是凱捷積極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 《財經時報》:凱捷的企業社會責任觀是怎樣的? 陳波:我認為企業擁有的一個自然屬性就是回報社會。因為社會繁榮了,企業才能得到最大的繁榮。凱捷的工作一直是以人為本的工作模式。因為人是社會最關鍵的因素。對于凱捷來說,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向社會做貢獻。這是我們的一個工作內容,同時也是我們文化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無論從企業道德,人文關懷等方面說,我們認為它不是一個營銷手段,而是一個企業的道德活動。 《財經時報》:作為世界三大咨詢公司之一,在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凱捷如何與自身發展的長期戰略相結合?比如形成制度化管理或可持續的能力? 陳波:在巴黎總部,我們有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執行官,專門負責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建設,比如怎樣與企業的戰略計劃相結合等工作。所以這方面我們都有比較系統的計劃。 凱捷中國在這方面同樣制定了一些策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員工內部文化交流的計劃和發展規劃。比如我們計劃繼續資助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時我們還參與建設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為他們提供咨詢。 《財經時報》:您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的副會長,這意味著什么? 陳波:我很榮幸的被邀請擔任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的副主任。這說明凱捷希望系統化地參與到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之中。我們也計劃邀請凱捷總部負責這方面的執行官到中國與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作交流,以此讓中國分享歐美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的長遠發展計劃。這樣可以發動更多的西方企業參與到國內的企業公民的建設當中。 《財經時報》:很多人認為捐贈和慈善就是企業社會責任,對此凱捷怎樣理解? 陳波:與國外相比,盡管中國企業在實踐中已經開展了許多社會公益活動,但是對企業公民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并不完全理解。他們所奉行的“回報社會、造福桑梓”的理念,而沒有把這些活動上升到“企業公民”理念的高度,在企業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中,對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形成制度化管理和可持續的發展能力,沒有與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結合起來。 《財經時報》:與歐美相比,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建設情況怎樣? 陳波:由于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公民等概念引入中國時間較短,其推進程度與國際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我們認為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國本土企業對社會責任認識有待提高。由于受到過去 “企業辦社會”的影響深刻,很多企業領導人對社會責任非常敏感,認為是一種新的社會負擔,甚至有意無意逃避一些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義務。 目前中國企業普遍還未建立起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即使是像中遠集團和國家電網公司這樣在社會責任方面已經取得不小進步的企業,其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也還處于探索階段。 《財經時報》:他們面臨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陳波:目前,社會責任行動與企業戰略缺乏協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行動與企業的整體戰略缺乏協調。這主要體現在企業一方面在承擔大量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其某些經營行為卻在大肆破壞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結果表現為企業大量的社會責任投入不能幫助企業有效實現預期的社會影響。 中國尚未參與國際社會責任標準的制定。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相應的標準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很多大型跨國企業都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責任標準的制定工作,力圖使最終的標準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國際化經營。而中國企業在這方面還基本處于空白。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如果逐步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的CSR的建設也就邁出了一大步。 《財經時報》:如果中國的企業都通過SA8000認證,能否看作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 陳波:SA8000認證的依據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一樣,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的國際標準。但是我們認為,SA8000認證并不完全適用于中國。 比如,SA8000標準中涉及的一些問題并不適用于中國法律和法規。比如,結社自由及集體談判權利等絕不是簡單的企業社會責任問題。 《財經時報》:所以SA8000認證常常成為貿易壁壘的一種表現方式? 陳波:從國際方面看,國外采購商在對發展中國家的加工企業實施企業社會責任審核評價時采取了不同的態度。部分采購商只對中國的企業有要求并且必須進行評審,而對于在其他國家的分廠則沒有要求。如福建某企業就告訴我,他們在越南和柬埔寨的分廠,外商就從未去審核過。 目前,SA8000標準在全球只有9家認證機構,且在中國沒有一家機構獲得SAI(社會責任國際)的認可,中國企業的SA8000認證工作只能由國外的公司來做。一個企業有500人左右的規模,要拿到SA8000認證證書一般要花費20萬元,僅每年的固定支出就在3萬元左右。這不僅大大增加了中國企業的成本,而且會使中國出口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所受的嚴重影響。 《財經時報》:從一個企業的角度去看,政府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過程中應該發揮那些作用? 陳波:政府應當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工作,以限制性措施規范企業行為,使企業嚴格在法制的軌道內運行;另一方面,政府還應以各種鼓勵性措施來激勵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比如,許多企業樂于參加慈善捐贈活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還沒有出臺有關捐贈免稅或納稅優惠的法律,這限制了企業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政府必須進行稅制改革,以鼓勵企業善舉。 比如,政府在制定認證政策方面的作用就具有獨一無二的作用。國家認證監督委員(以下簡稱認監委)會曾經表示,在現階段,國家認監委不采用其他國家或組織的標準在中國境內開展社會責任認證,待中國的國家標準發布實施以后,再考慮此方面的認證問題。所以,企業社會責任要想得到不斷完善,政府就要盡早制定、推行、完善相關政策法令。 《財經時報》:凱捷在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活動中如何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 陳波: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個終極問題。而解決的前提是要明確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是什么?作為社會公民的一員,企業與其他公民的不同在于,它是一個經濟組織,生產經營是企業最主要的活動。所以,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最主要的表現就應該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為社會創造財富。 如果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脫離了社會,企業就失去了承擔責任的對象,“責任”二字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凱捷一直注重與其他參與者的合作。從中國的現狀看,媒體等輿論監督機構應發揮更加活躍和積極的作用;作為社會公眾,更應樹立新財富觀和良好的心態,既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又能理性看待企業的行為。在建設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和行動的過程中,其他社會公眾包括政府的責任就是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財經時報》:這也是你們花費大量時間參與《企業公民委員會戰略規劃項目最終報告》編制的原因? 陳波:我們一直積極投入企業公民的活動,并參與制作了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的發展規劃,為中國企業公民的發展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凱捷一直致力于做優秀的企業公民,想做的就是將社會責任進行到底,使其長期的做下去。一個“好企業”應當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還應竭盡全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財經時報》:凱捷將如何承擔在中國的社會責任? 陳波:在這個方面,凱捷作為企業公民已經將自己的社會責任與公司制度、品牌、文化、價值觀融匯為一體。企業公民形象建設,已經不再只是公共關系、市場推廣的課題,而是根植于公司性格、倫理和客戶價值體系的核心因素。 目前,凱捷中國團隊和其服務的客戶都以“做中國社會的優秀企業公民”為共識,并一直在努力踐行。今后,凱捷中國將持之以恒的把慈善公益事業和社會貢獻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創造富裕、和諧的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財經時報》:凱捷有沒有遇到過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利益相沖突的情況? 陳波:其實這種沖突每天都會有。比如在公司使用紙張方面。因為咨詢公司每天會消耗大量的紙張,那么一方面來說這是對我的客戶服務;另一方面與紙張節約、環保卻有沖突。尤其對中國的植被特點來說,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很低,人均擁有量貧乏。現在我們對于紙張的使用上都建立了嚴格的限制規定。所以我認為這種沖突每天都會有,那么如何合理解決才是關鍵所在。 《財經時報》:在第三屆“中國優秀企業公民表彰大會”上凱捷被評選為“中國優秀企業公民”。凱捷下一個目標是什么? 陳波:首先,獲得到這樣的一個獎勵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鞭策。其實,我們希望不僅有凱捷中國來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推動作用來號召亞太、歐洲等地區的分公司來共同參與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比如邀請總部專家來中國交流。同時我們建議、也愿意聯系中國的企業公民代表去歐洲交流。比如做一些遠程的會議或者論壇,以此來宣傳中國企業、中國政府對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貢獻。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升中國的在環保等方面的影響力。目前凱捷中國在積極與歐洲等國家地區聯系,來建立一個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基金。- 鏈接 凱捷咨詢公司(Capgemini),創建于1967年,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技術和外包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凱捷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與客戶進行協作,稱之為協同管理關系。基于對互利雙贏和由此產生的企業價值增長的鄭重承諾,凱捷幫助企業制定發展戰略,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凱捷在34個國家擁有員工,在專業服務領域中位居世界前三名,并已在巴黎證券交易所掛牌。 評論 與CSR一起游泳 本報記者 鄧心 全球三大咨詢公司之一的法國凱捷,1996 年就登陸中國。但無論與IBM、HP這種轉型服務的“前IT公司”,或者埃森哲、畢博、德勤這些傳統的“四大”公司,還是麥肯錫、波士頓這種以戰略咨詢見長的公司相比,凱捷在中國都算是悄然無聲。但事實上,在中國并不為人們熟知的凱捷,在美國《咨詢新聞》公布的年度50大咨詢公司排名(以營業收入排名)中,位列第三,但相對名列榜首的IBM,和排名第二的埃森哲,凱捷這家典型的歐洲公司,都顯得過于低調。 外界對于凱捷的低調有著種種猜測,一種說法是凱捷要在中國修煉其內功,但走進凱捷辦公室,一幅配有漫畫的警言“SWIM WITH THE BIG FISH”(和大魚一起游泳)頗為引人注意,也在不經意間透露了凱捷與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一起“游泳”的決心。 2004年凱捷在中國導入了CBE(協同管理關系),并把它作為區別于其他咨詢公司的競爭策略。有趣的是:在中國,CBE的形象代言人是“孔夫子”,凱捷希望CBE和中國人做事的思維、邏輯和方法一致。而凱捷更是從《論語》中拿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古訓作為自己的咨詢理念。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凱捷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并為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提交了一份《企業公民委員會戰略規劃項目最終報告》。 這是一個標志,代表著一直服務于世界最大制造商的凱捷,要與中國的CSR(企業社會責任)一起“游泳”了,正如凱捷的CBE一樣,除了一般性合作,凱捷會和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一起配合、落實工作。對于正處于迅速發展階段,對知識轉移的需求非常強烈的中國來說,頂級咨詢公司的加入,將有助于中國企業在觀察和了解項目之外,更加客觀地觀察和了解自己。凱捷將通過一個分享的平臺,與中國企業一起在企業社會責任之路上并肩工作。-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