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記述中,成吉思汗似乎永遠只是一個毫無感情的暴君,但事實并非如此。冉平根據《蒙古秘史》的記述,又在自己的作品中,還原了一個更加真實而豐滿的鐵木真
□ 本報記者 楊時旸
“天生一個蒼色的狼,和一個慘白的鹿,一起度過騰吉思海子,在斡嫩河的源頭,不
兒罕山下相合了,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巴塔赤年!
上述古怪而雄奇的詩句源自于8個世紀前寫成而后散佚的奇書《蒙古秘史》,而奇書所吟頌的就是偉大的歷史傳奇——成吉思汗。
一個傳奇的開端
用蒙語寫成的《蒙古秘史》成書于13世紀,作者至今已不可考。全書以史詩般的氣魄和語言記述了成吉思汗先祖譜系,及其本人的事跡和傳說。
原書最早密藏于內廷,不準外人閱讀,后來原文散佚,明洪武時期,經過翰林的重新翻譯搜集后,用同音的漢字記述轉譯而成,也正由于此,《蒙古秘史》在語言上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個性,拗口但又能脫離漢語習慣的牽絆而直達本質。
這樣一種古怪而又不失宏大氣魄的文字風格,使人們在讀到它的第一瞬間就能進入那個遙遠的古代夢想——茂盛的草原,奔馳的戰馬,還有關于成吉思汗那些足以讓全世界銘記的史詩般傳說。而這一切,在今天被一個叫“冉平”的漢語作家,還原成了一部新的歷史小說——《蒙古往事》。
在世界歷史中,成吉思汗無疑是個傳奇。他率領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打破了當時在各自疆界自足的文明。蒙古人用自己的驍勇建立起世界最大的草原帝國。
在以往的記述中,成吉思汗似乎永遠只是一個毫無感情的暴君,但事實并非如此。冉平根據《蒙古秘史》的記述,又在自己的作品中,還原了一個更加真實而豐滿的鐵木真。
歷史從鐵木真一降生就已注定它不同凡俗的呈現。
根據《蒙古往事》中的記述,出生于當時一個小部落首領家庭的鐵木真,從小就已精通部落政治這門復雜的藝術。殘酷的生活使得小鐵木真很早就懂得將忠誠與背叛、勇敢與狡猾區分開來,為他以后能成為一呼百應的部落首領奠定了基礎。
傳說,鐵木真這個名字是他的父親在一次戰爭中殺掉的第一個敵人的名字,他的父親以此來做紀念并激勵小鐵木真要勇敢善戰。在鐵木真出生的時候,據說他的手掌中有一塊黑紅透亮的胎記,這正是傳說中必將收定天下的標記。也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小鐵木真從童年的困頓中掙扎出來,成為日后那個草原帝國的英雄。
鐵木真有著典型的蒙古人性格,堅韌、勇敢、決不退縮,還有那種“祝福斟在酒碗里,仇恨留在刀鞘里”的愛憎分明。就是在這樣一個領袖的影響之下,蒙古軍隊戰無不勝。
《蒙古往事》很好地還原了當時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全書以極為細致的想像和充沛的情感,全力捕捉《蒙古秘史》中歌唱和描述的那個世界。那時的蒙古戰士,平日生活就如同作戰演習,這些武士可以在極少休息、吃飯的情況下,連續騎馬行軍幾天幾夜,由此帶來的“閃電戰術”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
世界語境中的英雄
在談論成吉思汗的時候,文學批評家李敬澤開玩笑說,就在前不久,他和一個法國朋友說起了成吉思汗,那個法國人仍是一臉的敬畏。
成吉思汗無疑是古今中外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沒有幾個人能夠像他那樣,引得如此眾多的學者對他進行研究。著名學者巴拉吉尼瑪在自己的著作《千年風云第一人》中寫到:“我們敬重成吉思汗,并不只是因為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的成功者之一!
世界上許多人都因偉大的戰功而名垂青史,但是就連拿破侖本人都曾說過:“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無這樣的好運!
伊朗著名史學家則在《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設想了成吉思汗與亞歷山大大帝之間的一場對決。他半開玩笑地寫到:“倘若那善于運籌帷幄、料事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的時代,他會在使用計策方面成為成吉思汗的學生,在攻城掠地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是盲目地跟著成吉思汗走!
世界史學家對于成吉思汗的重視與景仰決不只是在于他戰爭方面的天賦,而是成吉思汗與生俱來的帶有草原氣息的傳奇色彩。拿破侖固然偉大,但他卻將自己軍隊的命運任其自然地遺棄在埃及的旅途,又掩埋于俄羅斯的雪原之中,最終敗于滑鐵盧,而他的帝國也在他仍在世的時候就徹底崩潰了。
亞歷山大剛一謝世,他的高官們就因為爭奪權位而相互傾軋,亞歷山大的兒子被迫逃亡。
唯獨成吉思汗,有一種令人難以琢磨的凝聚力,在他死后,他的部下仍忠心耿耿,他的幾個兒子則君臨西起亞美尼亞、東至朝鮮、南自西藏、北至伏爾加的廣闊領域,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更是支配了亞歐大陸五分之四的版圖。這一切,在如今已是傳奇,而在《蒙古往事》中,那些當年的故事又都鮮活了起來。
關于草原的古歌
冉平最初接觸成吉思汗本是巧合。他原來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編劇,曾經寫過《水滸傳》、《武則天》許多著名歷史題材的電視劇。
在一次為電視臺準備專題片的時候,因為工作需要才首次接觸到許多關于成吉思汗的資料。由于種種原因,那部電視片最終并沒有拍攝。
可是,對這些材料的接觸,使冉平對成吉思汗這個人物再也難以割舍!皬慕佑|這些史料到最終動筆已經過了許多年,成吉思汗的影子始終在我腦子里,從未放下。”
冉平說他從開始動筆到完成,一直處于一種戰戰兢兢的狀態,因為他一直試圖尋求一種敘述方式上的突破,他不想寫出那種把小說可以直接拆分成劇本的流行歷史題材。就像批評家雷達所說:“流行歷史小說已經由寫農民起義轉向寫圣君賢相,又由此轉向了寫奪帝爭寵,更多的是追求戲劇性,是用夸張的歷史文化趣味和傳奇故事來吸引讀者!
冉平想從這種狀態中解放出來。最后,他從那部《蒙古秘史》中得到了啟發——一定要擺脫漢語習慣的表達模式,以找到那種更切近于蒙古文化本身的詩意的語言。
就像《蒙古秘史》中的語言一樣,沒有那么多約定俗成的成語句式,所以顯得更為直接。冉平一直在說,“歷史不在于講述什么,而在于如何講述。”最終他找到了一種類似于《蒙古秘史》中的直白卻不失色彩的語言。
也許,李敬澤的評論非常能夠表達出這部作品的核心:《蒙古往事》恐怕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歷史小說,它從草原的史詩、說唱、傳說等歷史中吸取了敘事精神,其中包括了對世界、對人的想像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