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 彰顯王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1日 07:44 《財經時報》 | |||||||||
□ 梁強 隨著越來越突出的單邊主義行為,世界政治重心在2005年從反恐再次“回落”均勢原則和地緣政治。在這樣的背景下一貫秉行現實主義傳統的中國大國外交,在2005年也順理成章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以中俄首次大規模聯合軍演為標志,中俄關系在2005年進一步深化;中美成功實現元首互訪;中國領導人對歐洲傳統友好國家的訪問,也都為中國營造出了一個更加富有建設性的大國環境。 兩件事表明了中國在2005年大國外交中的成熟和前所未有的活躍性。 在整整20個月的艱難談判后,朝核六方在9月結束第四輪會談時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第一份共同文件——《六方會談共同聲明》。 在北京聲明達成前,有一個鮮為人知卻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細節:共同聲明簽署的前一天晚上,朝鮮和美國代表仍在為條款的文字爭執不休,美方更是提出了自己所擬的共同聲明文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方提出以中方提出的文件為最后文本,如果各方承認這一文本,則明天就簽署文件,如果任何一方有異議,則明天宣布第四輪會談就此結束。 這樣的舉動在外交談判中不失為一種策略,但對于中國外交來說,卻具有相當重要的宣告意義:它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中國在解決地區安全上不容置疑的決心和作為一個大國的氣度。 此后美、日、韓代表在首爾聚會,把中俄排除在外,想單獨商量如何對付平壤。但漢城會晤剛一結束,一位日本外交官就向中國方面傳達信息,“請幫幫忙,沒有你們還是不行”。 2005年影響中國大國外交的另一件事,是“顏色革命”在獨聯體境內的蔓延。 烏茲別克鞏固國內統治的努力,得到了俄中等周邊大國的支持,塔什干在對外政策上也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主動地向莫斯科和北京這兩個重要的本地鄰國靠攏。 7月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各國元首們就共同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達成了共識,并發表聯合宣言要求美國盡快撤出在中亞的駐軍。7月底烏茲別克正式提出了美軍在半年內撤出駐烏軍事基地的要求。 隨著烏美關系全面破裂,中烏加強了政、經、軍全方位的合作,烏茲別克總統和國防部長先后訪華,中烏在能源合作上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朝鮮半島和中亞一直是中國對外政策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兩個地區,但限于歷史積累和國家實力,這兩個地區上中國外交多年來一直未取得大的進展。2005年中國在這里展現出的影響力,讓整個世界都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 國際關系的游戲規則說到底是權力(power)在起作用,但如何行使權力卻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永遠不稱霸”是中國的對外政策基本原則,但在摒棄霸道主義的路線后,中國外交的“王道”思維開始浮現。 而在國際輿論從熱炒“中國威脅論”轉回務實探討“中國崛起”的話題時,俄新社獨辟蹊徑地提出,中國外交的特點是不咄咄逼人,只要有選擇的余地,它就不會這樣做,這樣人們才會一次次地來找你,請教你。 這正符合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王道”本質——領袖地位不是強加出來的,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