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明
近日,《紐約時報》將前一段時間刊出的有關“階層”(Class)的系列報道和專欄文章結集出書,以解讀當今美國各階層的現狀和走勢。《紐約時報》在長篇大論地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美國人生長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其以后屬于哪個階層。換言之,富人的后代很可能是富人,而窮人的后代也極可能繼承上一代的貧窮,因為窮人向上移動的機會越來越
小。
在我看來,盡管《紐約時報》得出以上的結論是由于明顯的自由派偏頗,但所用的確定階層的公式卻切合實際,正好可以解釋許多旅美華人怎樣步入美國中產階層的現象。
在《紐約時報》網站上,我試著將旅美華人四個方面(職業、教育、收入、家產)的典型數據輸入《紐約時報》的公式,其結果是輸入數據所代表的華人屬于美國的中上階層。其實,許多旅美華人步入中上階層的事實正好說明《紐約時報》結論的偏頗,因為在10年前或他們的上一輩時,這些旅美華人并沒有富裕的家庭。
毋庸置疑,當今美國仍然有許多不公平的地方,富人家庭也的確有許多優勢,但在職業選擇、受教育的機會上卻有相對的平等,而受教育的程度與從事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收入的高低,繼而影響家產的多少。
很明顯的是,職業、教育、收入、家產這四個方面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向上攀升的核心。按《紐約時報》的公式,在職業這一參數中,醫生、律師、數據庫管理員類似的職業是高分職業,而這些職業都與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關。這里所說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指花幾十萬美元拿一個“常春藤大學”的學位,而是指美國任何大學的學士學位。就讀美國的州立大學一般只需要一兩萬美元,并且還有機會獲得助學金、獎學金,以及政府的學生貸款,因此,一般來講,美國高中生不會由于經濟方面的原因上不了大學。
鮮為人知的是,如果在美國上昂貴的私立大學,負擔最重的其實是中產階層,因為富人不在乎十幾萬美元的學費,而窮人只要能被“常春藤大學”錄取就不用自己付學費,而中產階層的家庭卻是實實在在地掏自己的腰包。當然,事業的成功并非要求一個常春藤學校的學位,只要有一個學士學位就足以與大多數美國人拉開距離。應該說,大學學費是人一生最重要、最有回報的投資。
在美國所有族裔里,華人是最重視教育的群體之一,對于華人家庭,上小學、中學是國家強制教育,而上大學則是家庭的“強制”要求,這無疑是華人步入美國中產階層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的一位朋友,夫妻倆收入不豐,不能說是中產階層,兒子立志要當一名醫生,在父母的支持下,兒子上了一所普通的醫學院。當然,如此選擇是走一條比兒子高中畢業就工作要艱苦的路,但那是一條能步入中產階層的道路,而許許多多其他的美國青年卻選擇了更容易的不上大學的人生之路。
除了重視教育的理念外,旅美華人還有另外兩個優勢,一是華人家庭更加穩定,大多華人家庭有雙親在家,并愿意為孩子投入財力和精力,而當今的美國卻有兩千多萬個單身母親家庭的孩子;二是華人歷來有靠自己努力,不要政府福利“白食”的傳統,華人大多辛勤工作,華人孩子刻苦學習。由于華人重視教育、家庭觀念強,又愿意付出辛苦,自然得到步入中產階層良好回報,包括華人在內,亞裔被美國社會稱為珍惜受教育機會、奮發圖強的“模范族裔”,因此也就破了《紐約時報》“繼承貧窮”的結論。
作為社會和政府,不能保證民眾的收入和家產,卻應該為所有的人提供一個平等的受教育機會,而公平競爭的市場則為人們提供職業的選擇,從而給那些愿意在教育上投資、并付出辛勤勞動的人在收入和社會地位上得到公平的回報,這就是《紐約時報》階層公式切合實際的一面,旅美華人也就是在珍惜受教育機會、自己奮發圖強的情形下而得以步入美國中產階層的。(作者為埃森哲美國公司高級信息管理咨詢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