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正文
 

無因的反叛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6日 18:29 21世紀經濟報道

  江海藍

  1955年,秋天明朗流動如金。拍攝了《伊甸園之東》、《無因的反叛》和《巨人》之后的好萊塢新星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駕駛一輛保時捷撞向死神,是年24歲。而此時,以迪恩為偶像的14歲的鮑伯·迪倫還叫羅伯特·艾倫·茲梅爾曼,住在希賓小鎮,喜歡鄉村音樂,即便已經從迪恩和馬龍·白蘭度那里學會了牛仔褲配皮夾克,仍然沒有表現出任何
“像一塊滾石”的可能。直到這一年,他在電影院里看到了《黑板叢林》(《Blackboard Jungle》)。

  兩年后,詹姆斯·迪恩生前熱愛的凱迪拉克推出了經典車款Eldorado,布魯斯·斯普林斯廷特別寫了首Eldorado的贊歌,高唱著:伙計幫幫忙,我死后將我的遺體扔進后座,用我的凱迪拉克帶我到墓地。

  雖然只拍了三部戲的詹姆斯·迪恩,沒能等到他的凱迪拉克,卻絲毫不妨礙他穿著大紅襯衫和爛牛仔褲成為安迪·沃霍眼中永恒斗爭的化身,純真與老練的斗爭,青春與成熟的斗爭。以至于“那些斗爭如同一面鏡子照出無因的反叛的那代人……成為英雄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完美,而在于他完美呈現出了這個時代被傷害而美的靈魂”。

  100年太久,回頭望去,剛好50年的朝夕。

  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憤世嫉俗的孩子們如同雨后春筍般瘋長。嚴肅的古典銀幕英雄們是時候撤退了,浪子迪恩正在透過他那孤獨的眼睛,冷冷地旁觀著成人社會的舉手投足,伊甸園之門開始向青春派發免費通行證。這是西方青年文化崛起的時代,孩子們總能在貓王與Chet Baker中找到最合適的時髦。他們可以在電視機中看見電單車狂歡,并且在沙灘派對上、沖浪過后的疲倦中夢見瑪麗蓮·夢露。青春在握的孩子們不再需要英雄,甚至創造出一個詞組“anti-heroes and heroines”——也許可以翻譯成反英雄與反英雌,紅男綠女的雄雌青春大盜們不加思索又滿腹狐疑地追隨著,以詹姆斯·迪恩為標志的挑戰主流審美的明星。

  那時節,

二戰終了,經濟復蘇,人民富裕,集體消閑。翻開1950年代的廣告設計,一個時代的視覺氣質宣告了現代消費主義的誕生。一方面,無頭蒼蠅般的青春也許一頭扎向毫無節制的炫耀、奢侈和時尚;另一方面,尚在童年的物質生活,還有些甜美純真。青春的飛行家們也許從中嗅出了失落和永恒的殘酷,青蔥歲月還是慘綠少年,似乎只是一念之差。

  于是,任何年齡及階層的人都把便宜耐穿的牛仔布穿在身上,他們無法預料,每個人身體內亂竄的真氣終究要匯聚成一股什么樣的潮流,人們只能自我解釋,這叛逆本來就沒有原因,青春期荷爾蒙過盛過剩,猶如迪恩,風像石頭一樣墜落,孩子們一旦接觸,就全部投入,不惜毀滅自己。

  1980年,40歲的列儂接受采訪說,他厭惡“與其茍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并且列舉了那些在2字頭的年紀就跟我們說再見的名字:性手槍樂隊著名的貝斯手斯德·維席瑟斯(Sid Vicious),還有詹姆斯·迪恩和莫里森。列儂說:“他們的死都是垃圾,我崇敬活著的人。這些所謂‘英雄’的死教給我們什么?除了死亡本身一無所有,難道這就是搖滾的理由?”

  要選擇生活和健康的列儂還是被上帝開了一個大玩笑,他不要死亡,可是他人替他選擇了死亡,并因為這死亡被供奉成偶像,像他指責過的那樣。或者列儂忽略了,一無所有的死,在年輕的生者心中醞釀的巨大悲傷,猶如一個詛咒。據說迪恩那輛被撞毀的跑車后來被拖到了一個修理廠里,在拆卸過程中,砸斷了一名修理工的腿。該車發動機后來被賣給了一名醫生,他將發動機安裝在了自己的

賽車上,這名醫生后來開著賽車比賽時死于
車禍
。另一名購買了迪恩報廢汽車方向軸的賽車手也死于車禍。迪恩汽車的外殼被人用來展覽,然而展廳卻突發火災。還有一次,它從展臺上跌落,砸碎了一名游客的臀骨。

  這聽起來已經有些好笑了,青春到死的怨氣看起來甚至蓋過了傷感。后來的人們常常引用The Who樂隊最有名的一首歌——《我這一代》的兩句歌詞,“我想在變老前死去”,“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你能理解嗎?如果不能,那么你太小或者已經太老,你可以嘗試寫一首歌來唱,揚言給他們點顏色。

  唱歌的人們當然并沒有在變老之前統統死掉,而是等待著變老之后懷念一語成讖,親手把青春到死祭上神壇。

  50年前的秋天,除了我們的迪恩,阿根廷的新軍事政府并沒有把前總統胡安·貝隆送上斷頭臺,而是把他轟出國門,欣喜若狂的人群拖著貝隆夫人的塑像走過大街。多年以后,麥當娜收起《與麥當娜同床》中的囂張,一臉莊重地在《貝隆夫人》里以貝隆夫人艾薇塔的名義唱響《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一個年輕女人在商業插曲中成了真正的圣女。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電影開頭,一項聲明打斷了一位男青年的觀影,聲明宣告“阿根廷人民的精神領袖艾薇塔·貝隆去世”。這個男青年接著唱了一首曲調與《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相同的《噢,多么熱鬧的場面》。他的名字叫做“切”。

  切,可以是切·格瓦拉,也可以是我們把多年的青春祭壇打掃干凈,輕蔑地從鼻腔發出的一聲,基本沒有什么意義,如同一次無因的反叛。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