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在生活的河床上流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0日 02:10 第一財經日報 | |||||||||
文/沈南喬 《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作者大衛·弗里德曼,是米爾頓·弗里德曼的兒子。盡管他是一位芝加哥的物理學博士,但在父親米爾頓和母親羅絲(同樣是一位杰出的經濟學家)的熏陶下,大衛最終還是走向了經濟學道路。
《生活經濟學》并不是大衛最重要的作品,因為它實質上是一本經濟學的普及讀物。盡管它是一部輕松的讀物而不是理論巨著,但仍不失為最杰出的經濟學書籍。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充分領會到什么叫做“深入淺出”:它生動風趣的語言引人入勝,引用的實例始終圍繞著日常生活,但卻包含著最深刻的經濟學思考。 第一位以經濟學原理全面詮釋日常生活,并由此為經濟學開拓了全新視野的經濟學家是加里·貝克爾,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瑞典皇家科學院解釋授予貝克爾該獎項的理由是,貝克爾教授“把微觀經濟分析的領域擴大到包括非市場行為的人類行為和相互作用的廣闊領域”。但我一直懷疑,對于頒獎者的這一評價,貝克爾先生本人是否滿意。因為,在真正癡迷的經濟學家眼中,恐怕沒有什么“非市場行為”可言。因為他們研究的,本來就不是什么市場,而是人的選擇。而人類的一切行為,恐怕無一例外都是選擇后的結果。 所以,經濟學原理滲透到我們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之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正如這《生活經濟學》封二上的那段文字:“從生活的角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經濟學家。” 《生活經濟學》與貝克爾的《家庭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之處在于,后者的主要目的是理論創新,而前者更著意于啟發大眾的思維。所以,前者更能引發我們面對一個問題:知識分子以什么樣的方式影響社會? 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樣,理性應該認識到自己的邊界。無所不能的理性是上帝的專利,非人類所能具備。所以,知識應該為信仰留下余地。 如果理性突破了它應有的界限,就會產生理性的譖妄。在認識層面,它表現為種種不容懷疑的“絕對真理”;在實踐層面,它導致了對自然“改天換地”的恣意踐踏和在人間重建天國的種種神話。 從理性層面來看,知識分子在大眾面前占有優勢,所以“知識就是力量”一語更準確的翻譯,或許應該是“知識就是權力”。 無視理性邊界的知識分子要影響社會,選擇的是自盧梭以降的理性主義方式。他們將自己抬高至與上帝比肩的高度,宣稱只有自己洞察了宇宙間最高的原理;他們端坐在平靜的書齋之中,喚起一場喧囂的革命。他們憑借理性的高度傲視眾生——即使他以他們的名義,或者宣稱代表他們的利益,在他們看來,蕓蕓眾生不過是可供驅策的棋子,或者可供試驗的動物。 而恪守理性邊界的知識分子必須采用另一種方式。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跟我本人一樣,無論知識的多寡,都同樣擁有評判真偽的尺度,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對于我所言的任何內容,每個人都可以有懷疑的權利、拒絕的權利和反對的權利。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在大眾面前就是無所作為的,恰好相反,他對于社會、歷史,往往有著堅定而強烈的信念,以及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只是不試圖去強行改變他人的思想。他引導別人的方式不是“教導”,而是對話。 對話者之間需要共同語言。這里所說的“共同語言”,不是共同的字符集、詞匯和語法,而是可以一致認同的討論基礎和對真實世界的共同體驗。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言,語言游戲只是河水,生活形式才是河床。 蘇格拉底為我們營造了對話者的第一座豐碑,他從不試圖改變他人已經形成的固有觀念。恰好相反,他總是從對方最熟悉的領域談起,以對方最認同的說法作為討論的起點,這種方法,被稱為“精神助產術”。而對于大眾來說,最熟悉的莫過于他們的日常生活,最認同的莫過于他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 從這一角度出發,我們或許可以理解大衛的言說和言說方式,當他向我們展示最樸實的生活圖景時,其背后隱藏著人類智慧的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