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 翎
法國當代非常重要的概念藝術家蘇菲(Sophie Calle),于1980年代創作的一個“跟蹤”作品,堪稱經典。
嚴格來說,是兩個作品。
第一個作品,她跟蹤一個初相識的男子到威尼斯,偷偷跟在對方和妻子后面十多天,像影子一樣過著人家的生活。第二個作品,她請母親代為聘請私家偵探跟蹤她,她不知道甚么時候會被跟蹤,但每天出門她總把自己沿路所見拍攝下來,也詳細記下當天日程,其間她也安排了朋友替她拍下懷疑跟蹤者偵探的身影,最后把自己的圖片和手札跟私家偵探的報告并置展出。
透過這兩個游戲,蘇菲把“跟蹤”這個概念拆解,玩弄得出神入化。她先是一個跟蹤者,虛構各種借口,緊追目標人物的所有行蹤線索。譬如為了掌握被跟蹤者的作息時間,她借故向旅館的員工打聽,也喬裝打扮免被認出。過程困難重重,有幾次她差點要放棄了,又不禁質疑自己是否在浪費生命。但到她真的跟上了,就擺脫不了這個游戲帶來的快感:好像她暫時離開了蘇菲的身份,成了用別人的足走路、別人的眼睛看世界的另一個人——雖然這也意味著她把自己捆綁在別人的日程里。
然后,她是一個被跟蹤者。但因早已事先得知,過程中她遂有意識地引領跟蹤者觀看她要向他展示的東西。她一邊安排約會日程,一邊揣度跟蹤者的心意——換句話說,她其實是重新布置了一個被偷窺的生活。她原該是被侵犯私隱的受害者,卻自行顛倒了這個權力關系,倒過來占了上風。有趣的是,把私家偵探的“專業”報告跟她的日志并讀,就看到從跟蹤衍生的雙重視點(并不一定是重疊的影像)。兩個人即使走在同一條路上,看出去的景觀也大不相同,甚至時間的觀念也可以是相對的。
今年三月在巴黎書展巧遇蘇菲,我趕忙買了她的幾本書請她簽名,其中一本即是著名的跟蹤事件。動態的創作結束了,展覽也結束了,可幸還留下文字和圖片記錄。她是有點顯老了,但她早年的概念至今仍十分前衛,年輕創作者跟著她的腳步走,也沒做出甚么新意來。
時常看到明星抱怨被狗仔隊跟蹤,兩方沖突頻生。若他們看了蘇菲對“跟蹤”的揭示,可能會對各自的身份和困境有新的看法,這樣就可以把跟蹤當游戲來玩,不用太認真,更不用口角或動武了。
所謂私隱生活,是沒有密不透風這回事的,從任何一個細微處皆可露出線索,何況是公眾人物。狗仔隊跟蹤目標人物的時候,像偷偷闖進人家的園子,卻有可能根本是在被布置的生活軌跡里兜圈子,被牽著走。跟蹤,到底是一場角色扮演的互動游戲,參與者的身份界線模糊,最終誰也作不了主,不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