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明確才能提高政策的信譽,而政策的信譽決定了政策的有效性。模糊的規則的確能夠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但和人們想象的相反,有了更多的靈活性,未必就能夠增加政策的主動性。
撰稿/何 帆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的公告。根據這一公告,人民幣匯率制度告別了事實上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度,改為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是中國邁向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的第一步。
從過去的盯住一種貨幣到如今的參考一籃子貨幣,最大的好處在于穩定人民幣的貿易加權匯率。簡單地估計,按照中國的對外貿易,如果貨幣籃子中有5種貨幣,那么美元將占27%日元將占31%港幣將占24%歐元占15%英鎊占4%。這些貨幣有升有降,互相抵消,會使得經過加權之后的人民幣匯率變得更加穩定,中長期內對于保持出口競爭力與進口成本具有積極意義。
和過去相比,人民幣對于美元的雙邊匯率波動會更加頻繁。對于習慣了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和以美元為計價貨幣的貿易商而言,不用擔心匯率風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中國95%以上的進出口貿易均使用美元計價,今后進出口企業要不得不學會為匯率風險負責。
需要說明的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并不是實行通常意義上的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貨幣籃子不是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唯一規則,而僅僅是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的一個參考。因為在公告中同時還提到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也談到了國際收支將影響到人民幣匯率的決定。
因此,這是一種“模糊的匯率制度”。這種匯率制度的模糊性還表現為對貨幣籃子中的幣種、各種貨幣的權重均未加以明確說明。
這種匯率制度和新加坡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實行的匯率制度甚為相似。新加坡的匯率制度就是選擇一籃子貨幣做為新加坡元匯率的參照,貨幣籃子的組成包括新加坡的主要貿易伙伴和競爭對手,各種貨幣所占權重取決于新加坡與該國家的貿易依賴程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會根據新加坡貿易模式的變化對貨幣籃子的構成進行周期性的調整。新加坡元的匯率在一個不公開的區間內波動,當匯率的波動超過區間幅度之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買賣外匯,以使匯率重新回到區間范圍之內。
新加坡的這種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被認為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其避免了新加坡元出現過度的浮動,比如,在東亞金融危機期間,由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支持市價的干預措施,避免了新加坡元出現急劇的貶值。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和中國的國情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中國難以照搬新加坡的經驗。對于新加坡而言,匯率制度的首要目標是穩定貿易加權匯率,對于中國而言,貿易固然也非常重要,但是中國的匯率制度還必須考慮到其他因素。新加坡是典型的小國開放經濟,利率政策對于實際經濟活動和居民支出的影響并不有效,因此新加坡可以放棄獨立的利率政策,其利率取決于國外的利率以及投資者對新加坡元未來變動的預期。中國是一個開放程度相對不高、經濟周期和發達國家并不同步、國內經濟情況更為復雜的發展中大國,利率政策的獨立性對中國來說更為重要。
由于匯率的形成規則并不明確,未來的匯率變動充滿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將影響企業的投資行為。當前2%的升值對進出口企業的直接影響是很小的,一次性的升值,對企業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害,真正讓企業頭疼的是,他們不知道明天的匯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由于匯率不確定,進出口的價格隨之不確定,這直接影響到利潤的不確定,企業將難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投資。
如果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那么由于有了清晰的匯率變動規則,人們將主要根據其他貨幣匯率的變動預測人民幣匯率走勢,因為人們知道,在這種規則下,中國國際收支的變化不會直接影響匯率的變動。目前這種“模糊的匯率制度”卻增加了人們隨意猜測的想象空間。
規則明確才能提高政策的信譽,而政策的信譽決定了政策的有效性。模糊的規則的確能夠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但和人們想象的相反,有了更多的靈活性,未必就能夠增加政策的主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