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針對近期沿海多個省份先后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6月12日指出,廉價勞動力“并非現階段中國吸引外資的首要因素,提高勞動工資符合中國整體經濟與產業趨勢,應讓更多產業工人與社會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與此同時,“十二五”規劃中負責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制定小組正在征集意見,下半年將制定一份完整的收入分配改革“十二五”規劃。若一切進展順利,2011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該規劃將交由兩會代表表決。屆時,一直被認為缺少統一進程規劃的中國收入分配改革,將明確方向和時間進程。
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是不需討論的問題。如果繼續壓低勞動力成本,必然意味著全球制造業所產生的污染繼續往中國集中;同時原材料和終端產品“兩頭在外”的世界工廠模式,也必然導致商務部發言人所說的“我國在國際貿易體系的定價權幾乎全面崩潰”,中國買什么什么就漲價的結局。如是,中國經濟和百姓生活將長期受到“輸入型通脹”和“內生型通脹”的雙重擠壓。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越持久,對中國的長久環境和資源破壞就越深。
因此,公眾迫切需要看到收入分配改革的決心和勇氣,看到具體明確的改革時間表和清晰可行的改革路徑。
減稅加薪、打破壟斷、同工同酬,歷來被視為提高普通勞工收入的法寶。這一切目前還不太樂觀。僅就目前正在修改的《工資條例》而言,其核心政策之一的“同工同酬”,就可能面臨難以逾越的障礙:需要打破“大鍋飯”;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研究所人士表示,當前國企的體制還是無法適應;8%的壟斷企業職工,常年拿著55%至60%的全國工資總額,更是難以啃動的硬骨頭。
至于“減稅加薪”,理想雖好,但近幾年公眾連續聽到的都是加稅的消息:物業稅、房產稅、資源稅、環境稅……
媒體報道的“十二五”規劃擬提出的“聚焦資產性收入”,也不是如何從產權上“托底”,逐步保障農民獲得應有的土地、房屋等資產性收入,其意似乎更在于“掐尖”,“大家普遍反映,目前應該在稅收等領域,控制資產性收入,比如通過房產稅控制炒房團的暴利等”。其增稅而非減稅的意圖,似乎更明顯。
即使真的拿出“減稅”的勇氣和力度,如果沒有更為基礎的職工權利托底,為企業減掉的稅能否變為員工工資,也成了巨大的問號。而“更為基礎的公民權利”,至少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農民和農民工享有與城市居民平等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二是農民與城市居民在土地、房屋財產權利上平等的“國民待遇”;三是工人與資本所有者平等談判的權利。
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權利托底,“減稅加薪”的結果推之不易,各省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也可能無足輕重。如北京市人保局日前發布2010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自7月1日起,北京最低工資標準將從每月800元上調至960元,漲幅達20%,比常年平均增長比例高出近一倍。但世界銀行普查報告顯示,考慮每人每天的營養攝入量及養育孩子的需要,在中國維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平均費用是每人每月1684元。兩相對比,差距依然很大,工資改革迫在眉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