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社評
近日,美國證監會(SEC)正式向紐約南區法院以涉嫌金融欺詐對高盛公司及高盛舞弊案的核心人物、被告人托雷提出民事訴訟。
據悉,SEC指控高盛2007年在一宗合成債務抵押證券交易中存在欺詐和背信行為。這份22頁的起訴書認為:高盛在開發這一合成CDO的基礎資產本由鮑爾森公司參與挑選,高盛公司卻對投資者知情不報;高盛利用ACA品牌,給投資人造成“獨立第三方”挑選基礎資產的假象;對ACA公司隱瞞鮑爾森公司做空真相,使ACA相信鮑爾森公司與投資者利益正相關;高盛明知美國房地產市場即將崩潰,卻不惜與投資者下相反的賭注來盈利。
對于高盛被指控欺詐問題,市場普遍認為在SEC已掌握的證據面前,高盛的辯解顯得無力。然而,4月19日高盛發表的聲明表示,SEC的訴訟更像是一場鬧劇,而遠非造成金融危機的確鑿證據,并認為SEC要么混淆了現金CDO和合成CDO間的區別,要么就是混淆視聽的模糊指控;同時,高盛認為雖然是次交易獲得1500萬美元傭金,但高盛最終與ACA和IKB一起做多而在交易中損失9000萬美元——高盛也是損失者,且不可能自欺欺人。
當前美國SEC與高盛間的這場指控與反指控的博弈,本質上是如何對是次加速全球金融危機的場外金融衍生品進行的一場監管邊界的博弈,最近以來歐美等政府提出了加強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的要求。
雖然諸如CDO、CDS等金融衍生品屬于市場化的風險管控工具和手段,是一種市場化的風險配置和發現機制;但其場外交易的模式確實存在明顯的信息欺詐、背信等諸多風險可能。因此,科學合理地加強場外金融衍生品監管是必要的。然而,若以干預市場正常交易,甚至為金融衍生品交易設置市場交易障礙的所謂監管則是要不得的。
從目前信息看,市場與監管的邊界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SEC與高盛提供的相關訊息都顯示,起訴的標的是一款帶有CDS功能的合成CDO產品。嚴格地講,對于參與該合成CDO博弈的雙方而言,都應該是專業的風險管控專家,雙方博弈的前提本身就是基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判研能力。畢竟,若金融衍生工具的買賣雙方都具有對等的信息對稱性,那么這種金融衍生產品和工具也就缺乏存在的前提(誰掌握的信息充分誰就更能準確地為風險定價,從而獲得收益)。
從這個角度上講,若SEC僅依據把高盛未能告知鮑爾森公司參與對賭并挑選基礎證券詮釋為高盛欺詐則存在過度干預市場、混淆市場與監管邊界的嫌疑;而高盛的反駁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高盛未能告知投資者的信息并不對基礎資產本身的風險敞口具有直接的正向關聯,即鮑爾森公司的參與并不會直接改變該基礎資產的風險敞口,而且鮑爾森公司參與對賭否并不直接構成投資者投資該合成CDO的決定性因素,否則的話該CDO就無法嫁接CDS工具。
我們認為,對于金融衍生品監管,監管部門首先要做的是為場外衍生品交易的參與方設置風險準入門檻,避免非專業的風險投資者或缺乏相應風險可承載能力的投資者盲目進入復雜的場外衍生品交易市場進行單純的炒作。事實上,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恰恰是非專業風險投資者進入復雜的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進行投資而加劇風險的力度。同時,監管部門需要認真研究當前活躍各類金融市場的場外衍生品工具和產品,對于具備標準化的場外金融衍生工具,應該力促其場外交易場內化,通過標準化的合約科學合理地框定欺詐與正常的市場不對稱交易邊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