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 正文
作者:傅勇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于28日在華盛頓閉幕。為期兩天的對話產生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兩國在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上取得進展,簽署了旨在指導雙方在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進行長期合作的新的備忘錄。此外,王岐山副總理將刺激經濟增長視為中美合作的首要任務,在這一點上,中美雙方也達成共識:繼續共同推動復蘇,并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大行其道。
美國在這次對話中,前所未有地采取了積極、務實和合作的態度,正視中國的重大利益關切,正確評價了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和復蘇過程中的關鍵角色。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美方一改此前的指責和施壓策略,不再糾纏于人民幣匯率問題,而是將話題限定在互利雙贏的復蘇、能源、環境、反恐等領域。此外,美國對中美關系的高度重視和重新定位,也體現在臺前幕后的各個細節上。
美國態度和立場的明顯變化,并非像很多人說的,是在有意“捧殺”中國、企圖以姿態換利益,而更多地是一種被動調整,反映了中美兩國在當今和將來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角色。中美之間的對話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對話,也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和它的最大債權國之間的對話,還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和全球經濟復蘇的先行者之間的對話。
這些對話是關鍵性的,但也只能是長期而進展緩慢的。從對話達成的總體共識來看,首輪對話只是確認了中美經濟早已存在的戰略關系,而不是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全球經濟失衡集中體現在中美失衡上,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薩默斯就曾以“核恐怖平衡”來形容新時期的中美關系。中國超過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接近2/3為美元資產,主要是以美國國債的方式持有。中國將大量資產借給美國政府,面臨著顯而易見的風險。但如果中國主動拋售美元資產,其價值將一落千丈,亦將遭受重大損失;與此同時,美國要想保持美元穩定,并繼續向別國借錢,就必須消除中國的擔憂。
首輪對話顯然未能對解決中美失衡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對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中國在美資產的安全性問題,但美國只是再次作出口頭上承諾。我們明確表達了對美國國債安全的關注,美國財長蓋特納則重申控制印鈔票、控制通貨膨脹、控制財政赤字、提升儲蓄率。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承諾是相當廉價的。全球失衡的調整只能是漸進的,中美失衡還將繼續加劇。客觀地說,對于這個問題,并不存在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唯有在正視中美戰略利益的基礎上,不斷保持對話,逐步緩解。
奧巴馬在對話開幕式上引用孟子的一句話“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來重新定位中美對話基礎。但這句話的含義還不足以概括中美對話的新氣象。中美不僅要勤于對話以便不讓合作之路“茅塞”,還要強調對話的禮尚往來、平等互利。由此而言,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最重要的成果在于奠定了一種新型的對話方式和合作框架,盡管,這只是一個開始。(作者為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