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解讀2008年度審計報告 > 正文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近日審議了200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有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審計報告中充斥著“少數部門”、“個別單位”、“某人”等模糊表述提出意見,認為該報告“太溫柔”,讓人“猜謎”。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實施一年多了,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審計報告自然應當開誠布公。畢竟,即便是審計出來的問題,大多無關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相反,這些違法違紀事件大多關涉公共利益,與納稅人息息相關,沒有理由遮掩。
作為一種監督手段,審計就是要發現問題,以利于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全國人大代表們關注審計結果自然要甚于關注審計過程。當然,審計署不是反腐機構,一份報告也無法窮盡并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既然“權力的制約與監督”是其價值目標之一,那么,審計報告就當“有一說一”,為權力監督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審計結果“太溫柔”,面上的問題固然可以通過體制機制不斷修正,點上的問題就很可能被遮蔽。這就帶來兩大負面效應:一是審計報告的剛性被不斷削弱。這些年,公眾之所以產生了審計疲勞,雖然有“審計雷聲大,問責雨點小”的現實尷尬,更重要的,也在于原本“鐵面”的審計報告日益疲軟,“一團和氣”得連違法違紀的部門與個人都不再敬畏,更無法承載公眾的滿腔期待。二是模糊的報告人為地給審議者設置了障礙。連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都得“猜謎”,公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又何從談起?
審計的權威來自它的剛性,“太溫柔”的報告只會削減審計機關自身的公信力。直面問題,直接點名,硬氣一點又有何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