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周小川超主權儲備貨幣引發熱議 > 正文
G20倫敦峰會決定,9月討論中國央行行長提議構建的超主權貨幣設想;這個設想將給中國外貿和外儲帶來什么;外儲能否分給百姓以拉動消費,或直接投資國內……
N本報記者歐陽進權
核心提示
上周,二十國集團(G20)第二次金融峰會在倫敦舉行。會議透露一個重要信息,9月在紐約舉辦的G20第三次峰會將討論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設想,是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峰會前提出來的。為何周小川的提議會一石激起千層浪?超主權貨幣對我們的外貿格局和外匯儲備能帶來什么變化?擁有2萬億美元外儲的中國,能否將外匯分給老百姓,用來拉動消費,或者直接用于國內投資?
2萬億外儲是怎么來的
進出口貿易長期維持順差,多數出口企業不愿持有外匯,賣給銀行;各銀行又將超額的外匯出讓給央行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外匯儲備在2000年前每年增加不足百億美元,在2004年底突破5000億美元之后,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2006年突破1萬億美元;2007年超過1.5萬億美元;到去年年底逼近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那么,外匯儲備到底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我國這幾年的外匯儲備,為何會以如此驚人的方式激增?
多數企業不愿持有外匯
說外匯儲備,得先說出口。
福州一家外貿公司出口部的林經理告訴記者,他所在公司做紡織品出口生意,出口目的地是歐美。為了方便國際結算,他們在光大銀行開了賬戶。每次出貨后,歐美貿易商就會通過信用證、托收或直接匯兌等方式把貨款轉到銀行。銀行會通知資金已到賬,財務部門上網查賬后就會發現賬戶內的美元活期賬戶的錢多了。而進口設備則需要從賬戶上劃走美元資金。
既然是企業收到的外匯,為什么會變成國家外匯儲備?林經理說,由于沒有一個完善的人民幣對美元或者人民幣對歐元的期貨市場,對沖外匯風險難度很大。所以,多數出口企業并不愿持有外匯,他們很快將美元賣給銀行。
銀行買入的外匯是如何變成國家的呢?中信銀行福州分行的理財師稱,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各家商業銀行持有的外匯總量有限制,超出部分需要出讓給央行,或者在企業賣出當天在銀行間市場轉手。因此,大量出口形成的外匯并不會滯留在銀行,銀行只賺取外匯買賣手續費。也就是說,政府最終用發行的人民幣兌換后,持有了大量的外匯,這也就形成了國家的外匯儲備。
長期貿易順差推高外儲
業內人士認為,從各級政府的考核來看,創匯和吸引外資被鼓勵,進口和境外投資往往被忽視。我國的匯率政策一直有利于出口。這幾年我國進出口貿易長期維持順差,這也是我國外匯儲蓄量猛增的主要原因。
外儲到底能用來干什么
可買外國國債謀求增值,可用來進口和到外國投資
2萬億美元的外儲能用來干什么?有人說,可以用來投資,讓GDP總量增加,投資本身還有拉動內需作用;又有人說,可以把外匯發給老百姓,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這些可能嗎?
外儲在國內其實是負債
要搞清這些問題,得厘清一個觀點。這就是,外儲對國內來說,實際上是負債,而非資產。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外匯儲備是一國政府掌管的外匯資金,在央行的外匯資產負債表上顯現的也是“外匯資產”。但外界對此存在誤解,這些儲備并不是財政資金。總理不能拿來開支票。外匯資產的購買力在國外。在國內,外匯儲備是央行用人民幣買來的,是負債而不是資產。此外,我國2萬億外匯儲備中,除了貿易順差,大多數不是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財產,而是屬于外國政府和外國老板的,包括外國商人來華投資的款項,以及大家熟知的“熱錢”。即使在貿易順差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屬于跨國企業的資產。
分發外匯將引發通脹
對發外匯給老百姓的建議,中國社科院農村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近日稱,進入央行的外匯儲備,要轉身投放進入國內的經濟運行,一定要再轉換成人民幣。如果把外匯儲備分發給老百姓,等于央行開放印鈔機。在我國當前匯率體制下,二次兌換將導致嚴重通貨膨脹。把外匯換成人民幣讓老百姓在國內消費,假設說換1萬億美元外匯,這些外匯又回到央行,相當于多發了等價于1萬億美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本身并沒有消除。如老百姓把外匯拿到外國消費,又如何能刺激中國經濟?所以這種建議是不現實的。
境外采購限制不小
那么,外儲到底有什么用?專家介紹,除買外國國債謀求增值外,外匯儲備還有兩種用途,一是進口,二是到外國投資。福建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說,當前國際上大宗商品的價格很低,包括石油、銅、鐵等的價格都在下降。這是我們購買這些戰略資源的好時機。不過,企業境外采購難度不小,西方國家為對華高科技出口和中國企業購買資源設了很多門檻。比如,買黃金。目前世界各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不足3萬噸,即便按每盎司1000美元計,也只值1萬億美元左右。更何況,歐美國家愿賣黃金嗎?
美元占比這么大,風險何在
如果美國大量發行美元,將導致美元貶值,進而導致中國外儲購買力下降
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占了70%。之所以美元占比很大,是因為目前美元是60%的國際儲備資產計價貨幣、70%左右的國際貿易交換媒介、80%甚至更高的國際金融交易的計價貨幣。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我國外貿企業出口換回的,只是美國印鈔機印制的鈔票(每1美元成本才6美分),而不是上世紀70年代前的黃金。于是,外儲的風險問題浮出水面。
美國又開動超級印鈔機
3月13日,今年“兩會”結束后的總理答記者問上,溫總理曾表達過對這筆投資安全性的擔憂,美國隨即作出保證。但僅隔4天,美國又開動超級印鈔機:美聯儲宣布回購1.3萬億美國國債,美元貶值壓力大增。
“這些外匯儲備只是賬面財富。”福州一家國有銀行的負責人說,由于國際貿易結算以美元為主,全球眾多銀行都在美國設立了清算賬戶。我國央行買入外匯后,國家并未將相關外匯提取出來,而是記賬在美國。中國已清楚地認識到,現行的以美元為主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有很大缺陷。這次全球金融海嘯的爆發就是明證。與銀行貸款要求資產抵押不同的是,我國購買美國債務,手上并無任何實物做抵押。雖然美國不會破產,但如果美國大量發行美元,也會沖淡美國債務負擔,導致美元貶值,進而導致中國外儲購買力下降。
廈大金融系一位教授還說,各國之所以愿意持有外匯儲備,是希望隨時用來購買國外商品,企業收到的款項,相當于外國承諾以后給我們對等的產品或服務。如果持有的外匯出現貶值,雖然外匯儲備總量不變,但同樣的錢在國際市場上能買到的東西將減少,外儲購買力將下降。
增持美國國債實屬無奈
持有美國國債有風險,但為何在過去一年多,我國大量增持美國國債?去年1月底,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為4926億美元,到今年1月底已達到7396億美元。
“就算有擔心,美國推銷國債時,我們還是會買。”上海交通大學一位教授周末在榕稱,我國已被美國國債“綁架”,購買實屬無奈,既是為了“讓游戲規則繼續玩下去”,也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最安全和最保險的增值辦法。當然增持過程中不排除是為了與美國在國際發言權中“討價還價”。
不只是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40%的外匯儲備也是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資產配置都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多數外匯儲備只能以美元資產為主,美元也是主要結算貨幣。美國國債市場規模巨大(可供買賣的共有6.3萬億美元),收益也穩定。這是我國不得不購買美國國債的原因。
中國為何要提超主權貨幣
金融危機的爆發,根子就在以美元為本位的貨幣體系
專家介紹,此次金融危機之所以波及全球,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當今的以美元為本位的貨幣體系。美元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國不需要借錢來彌補赤字,只需通過印貨幣還債,其后果就是通貨膨脹、流動性過剩和美元的不斷貶值。
要想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基本的方向就是最終形成“超越主權貨幣”的國際貨幣。
于是,在上周G20倫敦峰會開幕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連續推出三篇署名文章,提出要構建超越主權的儲備貨幣,并引發全球極大關注。這一建議得到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積極響應,并獲得聯合國和IMF等國際組織的認同。新興市場國家也希望以世界貨幣取代美元,認為“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是一個現成、可利用的選擇”。英國首相布朗在倫敦峰會閉幕后表示,設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提議此次未能取得與會國的具體共識,安排在9月紐約舉辦的第三輪峰會上再討論。
“超主權”金融新秩序原理其實很簡單,只要創始國將自己一定數額外匯儲備、順差儲備交換成全球獨立貨幣,讓獨立貨幣在這些成員國之間先進行運行。當成員國原有儲備資產不足時,可以向IMF提取儲備資產,類似于互助基金。這樣的功能使SDR有了成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可能。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超主權儲備貨幣在中、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只是表達了中國的想法。美元仍然將是全球主要的交易貨幣和儲蓄貨幣。如果中國的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達到了一定的成熟度,未來可能出現美元、歐元、日元及人民幣四足鼎立局面。不過,“這至少是10年后的事情”。
如果四足鼎立的局面能實現,我們的外貿企業就可以用人民幣買賣國際商品,不必承擔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國家的外匯儲備風險也會下降,國家還能享受人民幣發行后流通到國外的“鑄幣收入”,即只要發行貨幣,就能提前買入境外商品和服務。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SDR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上周決定向IMF增資5000億美元后,我國的投票權只占3.807%,美國17.09%的比例仍高于規定的15%的否決權。這意味著美國仍掌控著IMF重大事項的唯一一個否決權,美國目前只把IMF看成是服務于它的國家利益的工具。要把IMF變成名副其實的世界中央銀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點擊
特別提款權
從名稱上看,特別提款權指IMF分配給成員國的在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之外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它是相對于普通提款權而言的。從性質上看,特別提款權是IMF為緩解國際儲備資產不足的困難,在1969年創設的、用以補充原有儲備資產不足的一種國際流通手段和新型國際儲備資產。普通提款權,指成員國在IMF的普通賬戶中可自由提用的資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