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周小川超主權儲備貨幣引發熱議 > 正文
◇ 曾國安
作者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武漢大學政府管制與公共經濟研究所所長
早在二戰期間,就有學者提出過超主權貨幣的構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在1969年創設特別提款權(SDR),不過SDR離真正的國際貨幣仍相距甚遠。最疑似的超主權貨幣當屬歐元。1999年1月1日起法國等11個國家開始正式使用歐元,2009年1月1日已有16個國家加入歐元區,但嚴格來說,歐元也非真正超主權。
雖然超主權貨幣在理論和現實中都不新鮮,但在G20峰會召開前夕,我國央行行長發表的有關要創設超主權貨幣的觀點依然在國內外引起很大的反響。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增強了,另一方面反映了一旦真的出現超主權貨幣替代現有的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格局,則會對各國或者區域集團的利益有著極大的影響。
放棄經濟主權是基本前提
60多年來美元一直充當著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作為美元發行國由此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它通過發行美元不斷地向世界各國征收著鑄幣稅,它只要開動它的印鈔機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國獲得各種商品,美元發行規模越大,美國不勞而獲就越多。
相比較而言,其他國家,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則不得不依靠人民的辛勤勞動輸出商品來換取這種貨幣,以滿足商品進口以及從事其他國際經濟和政治活動之需。而美國卻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不斷擴大美元發行,只要美元數量不斷增長,發展中國家同樣的勞動換得的商品就只會越來越少。
從邏輯上來看,如果美元過度發行而致不斷貶值,則會使美元喪失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但出現這種結局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有足以與美元抗衡的國際儲備貨幣。雖然美國的相對經濟實力不斷下降,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依然是全球經濟、科技、政治實力最為雄厚的國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不會出現能與美國匹敵的國家,因此也就使得美國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決定美元的發行規模。
從美國的利益考慮,不斷增加美元的發行完全是無本萬利的事情,那又何樂而不為呢?廣大發展中國家卻不能通過發行貨幣斂財,這顯然是極不公平的事情。這樣人們自然會想到拋棄美元,發行一種不受美國控制的超主權貨幣,一方面免受美國剝削,另一方面免受美國貨幣和經濟政策的調整對本國經濟的沖擊。這種想法自然正當,你美國只要開動印鈔機就可以聚斂財富,我卻必須依靠辛勤勞動換取你那不斷貶值的鈔票,為何不擺脫美元的控制呢?可是這種想法能夠成為現實嗎?
創設全球統一的超主權貨幣的前提,最基本的是世界各國要放棄自己的經濟主權。各國有各國的利益,沒有哪個國家不是自私自利的,放棄經濟主權就意味著要放棄維護本國經濟利益的最基本的手段,在可見的未來,還不會有這樣的國家。經濟發達國家對創設超主權貨幣的建議已經表達明確的反對意見,這說明它們絕不會為了全球利益而放棄它們自己的利益。
無法滿足“超主權”和“貨幣”
實際上,只有實現了世界大同,發行全球統一的超主權貨幣才會成為可能,不過既然實現了世界大同,也就不存在超主權貨幣問題了。在沒有實現世界大同之前,即便世界各國愿意犧牲自己的經濟主權而把貨幣發行權交給一個各國聯合成立的組織,則依然無法滿足“超主權”和“貨幣”兩個方面的要求。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從來都是按“叢林規則”行事,真正的公平從來就不存在,在超主權貨幣發行和管理組織中,肯定是強國主導,所謂“超主權”只可能是超弱國主權,而不可能超強國主權,超主權貨幣的發行肯定是按強國利益和意志行事,唯強國馬首是瞻,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仍然無法保證,所以所謂的“超主權”并不可能真正實現。
作為貨幣,其必須具有作為價值尺度、交易手段、支付手段和貯藏手段的功能,這一方面要求貨幣幣值保持穩定,另一方面貨幣供應量也必須能滿足國際貿易之需。而在現實條件下,這種超主權貨幣要能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無法得到保證,一方面股份制性質或者合作社性質的貨幣發行組織的穩定性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在各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條件下,強國意志會決定貨幣發行規模,而不是由國際貿易需要決定貨幣發行規模。
超主權貨幣也是一種信用貨幣,獨立國家信用貨幣發行存在的問題它也不可能避免,而且可能成為更為信用保證的貨幣,因為支撐它的除了信用還是信用,獨立國家發行的信用貨幣至少還有該國資產作為信用保證。一旦超主權貨幣發行組織不復存在,這種超主權貨幣的持有會連索償對象都沒有。
結語:什么是中國的最好選擇
對中國而言,最好的選擇是大量減持美元儲備,多進口些急需的商品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實現國際貿易平衡;在沒有任何可以信賴的國際儲備貨幣的條件下,應隨中國經濟發展,不斷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化和最終國際化。到人民幣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時候,也就不用費那么多勁琢磨如何挑選國際儲備貨幣籃子里面的幣種和比重了,更不用去鼓搗創設超主權貨幣的事兒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