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該怎樣保房地產的平穩發展,我們必須要作出具體分析,予以合理應對。”任玉嶺說,他在2008年為調研“住有所居”問題跑了4個國家,還走了20幾個省市。在他看來,住房問題是特別受到各個國家政府的關注的。解決好住房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
“我國在解決‘住有所居’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要走的路還很長,擔負的使命還很重。中國的住房建設,最大的問題是房價過高,超出了廣大百姓的購買能力。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這樣,總的看來,地市級城市的住房價格還多在每平米3000元左右,而一些省會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等,房價之高已經使廣大‘剛性需求’者難以承受,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常是嗷嗷待哺,而又只能是望房興嘆。”任玉嶺說。
二線城市“購房落戶”可行
任玉嶺認為,對二線的地市級城市實行“購房落戶”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有利于刺激房地產發展,而且有利于地產商向二線城市轉移,并且可以帶動二線城市擴容,利于區域統籌的推進,利于城市化的進行。相反對于一線的大城市,特別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商品房平均房價已經高達每平米15000元左右,居民住房的痛苦指數(即住房價格與居民收入比)已遠遠高于紐約、倫敦和莫斯科的情況下,是萬萬不能推行“購房落戶”的。
任玉嶺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廣西北海工作時,親眼目睹了房地產泡沫的形成與破滅,房地產把這個城市舉到了很高的頂峰之后,泡沫驟然破滅,造成這個城市約有近十年時間的一蹶不振。”
任玉嶺認為,現在北京、上海的高房價,并不是所謂的有“剛性需求”的人把它推起的,而是溫州炒房團、山西煤老板,海外熱錢和城市中的有錢人的投資行為和投機需求及房地產商把它炒作起來的。例如北京約40%的住房是銷售到了外地人的手中。正因為泡沫的嚴重,所以2008年北京商品住宅的銷售下降40%以上。但是,盡管如此,北京2008年房屋價格仍然上漲9.5%。這一方面表明房地產市場已明顯萎縮,另方面也表明房地商仍在硬挺,絕不愿把價格降低。
這種情況下,在北京實行“購房落戶”后,用“落戶”來刺激購房,用“落戶”支持房地產商,這就等于給已經形成的泡沫再鼓氣,使房地產積累的風險更嚴重。會使房地產價格繼續保持高位,住房是為城市市民建造的,當大多數新老居民都買不起住房時,房地產市場就一定會崩潰。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北京實行“購房落戶”就等于飲鴆止渴,其結果將不可收拾。
“‘購房落戶’這是政府擁有的公共資源,這個資源現在拿出來,僅僅是為了讓房地產商享用,而廣大城市居民并不受益。因此,它有著很大的人為不公平。如果要實行購房落戶,應首先解決已經購過房而還沒有落戶的居民的落戶問題,而絕不能只讓新購房者落戶口,置已購房而還沒落戶者而不顧。”
任玉嶺說,保房地產平穩發展的辦法是有的,那就是要大力建設廣大百姓可承受得起的住房,各個城市都應該努力做到住房價位與居民年收入的比值不超過1:5。
“中國城市的‘新市民’大約在2億人以上,有的已經在城市工作近30年了,從未結婚到結婚,孩子都20來歲了,還是沒有房子住,在國外國藉都可以解決了,在我們這里連個城市戶口還不能給。為了解決好城市化問題,解決好新市民的住有所居的問題,除了大量建設廉租房外,還一定要大力發展可承受性住房。”任玉嶺介紹說,我國住房的建筑安裝費是不貴的,根據大量調查資料,在地縣一級城市每平米也就是700元—800元,在省會以上的大城市也不超過2000元。只要把地價降下來,規范好配套費和控制好房地產商的利潤比,住房的價格是完全可以降低的。如果能夠公開核定成本,并實行先定價后指標,最終解決廣大城市居民的“住有所居”問題,完全是具備條件的。這個市場也是極為巨大的。因此,把可承受性住房大規模的啟動超來,不僅可以使房地產平穩發展,使60多個產業很快復蘇,而且可以為城市化的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大貢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錫鋅:
“購房落戶”政策存在四大不公平:一是可能由于某地戶口需求的大量存在,外地民眾涌入導致房價始終處于高位,很多本地居民買不起房子,造成不公平;二是“購房落戶”都有資金門檻,例如杭州最低是80萬元的房子,造成窮人和富人間的不公平;三是即使一些地方購房給藍印戶口,在福利等保障上與普通戶口還是有差別;四是造成了產業間的歧視,為什么只有買房可以落戶而買其他東西不行。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尹伯成:
“購房落戶”政策要上升到全國性的政策還為時尚早。從可行性層面看,對于常住人口超過1700萬的北京和上海來說,城市人口承載力將是“購房落戶”政策最大的阻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