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中國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么越南就是不摸石頭直接趟過河。越南經濟全面開花式的改革與“急追直趕”式的高速增長,隱藏著諸多危機,而且越南在發展經濟時忽略了宏觀經濟目標之間的平衡。在危機出現中期,又采取了激烈的措施調整,前寬后嚴的調控在某種程度上誘發了危機的爆發。越南故事對于中國,不無鏡鑒。
困境重重的越南
越南經濟全面開花式的改革與“急追直趕”式的高速增長,隱藏著諸多危機,中國的改革則一直堅持著“價貿財稅金”的邏輯次序,金融改革和開放處于靠后的次序,中國政府對該項政策長期堅持。直到今天,中國的金融開放仍然非常有節制,對資本項下的外資流入仍然實施嚴格的管理,這也是中國在上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中所受沖擊較小,本次經濟周期如出現波動也不至于劇烈的重要原因。
雖然越南學習了中國重視外商直接投資的做法,但其外匯體制的改革速度要比中國快,所謂“船小好掉頭”,越南正是利用其經濟規模小、機動靈活的特性,實施了追趕的發展策略。很多改革措施一步到位,沒有經過過渡階段。越南雖然也對資本項下的外資流入有所限制,對銀行兌換外匯有所限制,但這些限制措施遠遠不如中國嚴格,這導致了外資比較容易地進出,進而誘發了本次危機。
在管理宏觀經濟目標時,越南政府的目標和重點也不甚清晰。一般而言,在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大目標間,應當確立重點、保護一部分核心目標,犧牲另外一些目標,想完全達到四大目標是不太現實的。中國宏觀經濟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保障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為了經濟增長,可以犧牲國際收支平衡,而只有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才能保證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在這里,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穩定增長而非急速增長,而穩定增長必須防止經濟過熱。
越南在發展經濟時忽略了宏觀經濟目標之間的平衡。為了實現追趕式發展,越南在固定資產投資和FDI流入急劇增長的同時,保持外貿長期逆差;在貿易逆差的同時,保持財政赤字;在經濟過熱的同時,保持高物價的狀態;在國內資產價格上漲的同時,不注意限制外匯資產的流入。在幾方面失衡的同時,沒有明確的調控目標,在危機出現中期,采取了激烈的措施調整,前寬后嚴的調控在某種程度上誘發了危機的爆發。
特別是進入2008年后,越南經濟形勢大變,股市崩盤,樓市暴跌,物價暴漲,貨幣貶值,外資逃離。與11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發生在泰國等國的一幕驚人的相似。
盡管越南的金融危機不太可能蔓延到中國,但此次危機仍應當引起中國的警惕。一方面,中國宜積極呼吁亞洲發展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對越南進行救援。另一方面,中國應重新審視金融對外開放的進度;保持匯率有節制的加快升值;果斷地治理通貨膨脹,甚至不惜付出一定的代價。事實證明,敢于付出成本的調控才是有效的調控。
危機發生的四大誘因
在近50年的新興市場發展史中,昨日的經濟明星,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逆轉為金融危機的動蕩之地,越南的發展似乎也符合這一路徑。那么目前的危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據筆者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危機源于對通脹忽視
通貨膨脹失控是導致越南出現危機最重要的原因。5月份越南CPI指數同比上漲已達25.2%。通脹達到了失控的地步,這嚴重威脅了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
政策調整過急誘發危機提前爆發
應該說,越南官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圖控制危機,但官方和既得利益者不想放棄“改革成果”,猶豫不決,既想維持經濟增長,又不愿意付出調控代價,一拖再拖,喪失了調控的最佳時機;而且一些措施事先沒有很好地審時度勢,因此出臺之后顯得寬嚴失當,甚至適得其反。如不久前越南央行宣布將越南盾兌美元的匯率浮動值放大到2%,此舉造成民間和股市的恐慌,不但令股市大跌,還使老百姓大量拋售越南盾,搶購美元和黃金,導致通脹的加劇和越南盾的貶值。又如在2008年2月官方突然一次性發行20萬億越南盾的票據,導致銀行間拆借利率高達20%,誘發銀行和企業出現資金短缺。
從此次事件來看,越南政府的處理手法是操之過急的。從歷次貨幣危機來看,放寬匯率波動的幅度或者貶值,很容易加大人們對貶值的預期,從而招來進一步的貶值預期,直到最后外匯儲備消耗完畢,轉向浮動匯率為止。所以本文認為,更合適的手段應該是提高利率,或對存款人采取保值貼補的方法。這樣會犧牲一些經濟增長,讓一些企業倒閉,增加一些失業。但也只有這樣,貿易逆差才會減少,進口才會下降,而這都有助于解決目前的危機。任何調控都必須付出代價,不愿意付出代價則會在最后付出更大的代價。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